老中青三代攻坚科技自立自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方琳通讯员华萱
非遗和高科技有啥关系?前不久,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向全国观众展示绚丽的荆楚非遗魅力,节目中,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一项成果让人大开眼界——那是一项类似于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升级版”,打印出的字体大小和头发丝直径相当,精细程度令人啧啧称奇。
这项“电流体喷印技术”来自该校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机械学院”)院长尹周平团队。这也是近年来华科大机械学院“有组织科研”结下的硕果之一。
机械学院现有8位两院院士,每位院士都有专攻领域,但又交叉融合,互相促进。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学院依托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面向工业母机、工业软件、集成电路、高端仪器等领域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以“有组织科研”激发创新潜力,让老中青三代共同发挥作用,凝心聚力攻克一个个硬骨头项目,充分体现出院士领衔攻关、团队与国内高技术企业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技术产品化的特色。
9月8日,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上,机械学院捧回“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瞄准集成电路和电子制造新兴产业核心技术
尹周平教授团队研发的高分辨率电流体喷印技术可以高效实现4K、8K显示的喷印效果,不仅分辨率很高,材料利用率也从30%提高至90%以上。今年6月,团队完成的“新型显示器件高分辨率喷印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据了解,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和在建产线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核心装备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自主可控发展。团队持续开展原创研究,提出高分辨率电流体喷印新原理,发明了电流体喷印新喷头、新技术和新装备,“精准点墨成像”的打印精度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7月,当“国内首套超精密主动减振器在汉面世”的消息发布,业内充满惊喜与期待,这是陈学东院士团队成功转化的成果。
减振器被称为光刻机的“基石”,是光刻机稳定性和成品率的重要保障。团队20年磨一剑,将减振器技术从振动传递3%精进到不足0.3%,攻克国产光刻机减振器“卡脖子”难题,其发明的准零刚度减振器填补了国产高端主动减振器技术空白,并逐步提升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国产化替代和配套生产。
工业母机和工业软件助推制造产业改进升级
工业母机(即机床)是制造业的核心基石,也是我国“强链补链”的重要环节。陈吉红教授团队研发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正在推动机床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机床行业“由丝入微,提质增效”。
丁汉院士团队提出的“多机器人协同加工新原理与新模式”持续推进,其中高铁车身、风电叶片、水轮机叶片等大型构件机器人自适应磨抛与原位修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正在运载、能源、国防等领域得到重要应用。面向国产大飞机表面活化需求,团队研发的变曲率曲面吸附与自适应恒力磨抛的吸附式移动加工机器人系统,正在进行工艺验证,可望突破大飞机蒙皮活化产能瓶颈。
工业软件研发也步步攀升。陈立平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几何约束求解、多体系统动力学、多领域建模分析等数字化设计支撑技术研究,近年来成果频出,应用于航天领域嫦娥工程、空间站、载人登月等领域,为大国重器作出重大贡献。
针对车间动态调度特点,高亮教授团队提出了数据与知识混合驱动的车间动态调度技术,设计了一系列新方法体系,取得重大突破,开发了相应的调度算法引擎与系统软件,得到应用。相关成果获202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站在前沿投身医工交叉和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中国必须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难题。华科大主动担负起“国家队”职责,在多个领域潜心攻关。
机械学院院长尹周平教授介绍,“有组织科研”是学院的传统,既有计划内的“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也会遵循科研创新的“个性化”“小手笔”等规律,给其他自由探索基础研究和“长线”研究充分的生长空间。
“有组织科研”从杨叔子院士团队开始,学院几代人接力不断突破,从手持式检测到在线磁光融合无损检测,持续领跑钢丝绳探伤检测技术。多年来,多个领域、多个团队步履不歇。
面对未来产业,学院也早有布局。目前,学院正致力于未来医疗超声芯片、超声成像、人机混合智能医疗装备等医工交叉方向,丁汉院士团队和陈学东院士团队投身眼下最热的人形机器人领域,正争分夺秒。
科研攻关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步步扎实。丁汉院士说,华科大人有着“顶天立地,追求卓越”的信念,面对难啃的硬骨头、难攻的碉堡,期待更多优秀年轻人加入,共同挑起“国之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