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服务后,4点建议提升基层监管水平

2024-09-12 08:00:31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报

在一些乡镇等基层政府,由于专职环保人员的流动性大,很多还是兼职,因此会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排污单位监管等工作进行“网格化”“区块化”外包辅助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会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将所有问题都推给第三方“环保管家”。

笔者认为,购买第三方服务的目的是辅助基层监管,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化治理,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不能放手不管,而是要真正落实主体责任、属地监管责任,将问题、矛盾化解到位,举措落实到位,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将环境质量抓上去。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打破信息壁垒,与基层部门紧密开展联教联学。增强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环保专业知识储备,不仅限于通过讲座培训传达环境法律法规,更要增强实际操作性。比如,形成日常巡查、抽查等联动检查机制,在执法人员执法、监测人员采样时,街镇人员要一同学习,对于环保疑难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解惑。通过此类形式,有利于在短期内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

定期进行基层调研,确保常态化落实环境监管责任。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增强主动性,积极对接属地部门,定期开展调研工作,切实掌握各街镇环境治理监管情况,及时动态纠偏和优化帮扶举措。通过实地调研,不断汲取优良做法和经验,在区域内进行复制推广。优化与属地部门的反馈和沟通机制,加大通报频次、深化通报内容,压实属地环境治理的政治责任。

做好考核工作,综合性评估属地部门治理工作。引入对社会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考核工作,针对服务内容、服务成效进行绩效评估,对比、类比同行业机构情况,开展测评,以便日后对第三方机构进行评星定级。

加大群众满意度的考核权重,其中的“群众”不单指属地居民,还应包括企业、单位等排污主体,在缓解和消除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应兼顾企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大各属地之间的流域、区域考核力度,强化系统治理和整体治理理念,弱化镇域行政边界概念,着重考核区域和流域之间的环境质量,切实将环境治理责任落到实处,下好大环保“一盘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