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 只问耕耘

2024-09-12 08:00:00 - 昭通新闻网

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 只问耕耘

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 只问耕耘

刘跃权自1997年6月从教以来,先后在永善县大兴镇梨园小学、码口镇雪金小学和码口镇中心校工作。近年来,他先后被各级组织授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永葆初心,做温情的教育人

刘跃权从教27年以来,一直认真钻研教学方法,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团结同事、热爱学生,时时以德为先,处处为人师表;倾心教育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素养,所教学科学生成绩多次名列全镇前茅。

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 只问耕耘

永善县大兴镇梨园小学是刘跃权从教的起点,学校位于边远贫困乡村,那里的多数家庭因为经济困难或家长对教育认识不足,对子女上学读书不重视。刘跃权进入学校后,分析班情、研究教材,课后辅导、家访等,每天将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他经常与学生在一起,鼓励学生多表达,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频繁的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他们更加信任对方。他抽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家访,与学生家长交心谈心,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反映给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一天,刘跃权班上的学生周乔(化名)缺席了,当时还没有手机,无法与家长取得联系。下午放学后,刘跃权踏着泥泞的乡间小路直奔周乔家。结果,周乔家空无一人,刘跃权只好坐在路边的玉米秆上,拿出教材,边备课边耐心等待。天快黑了,周乔才和父亲从山上劳动回来,通过谈话,刘跃权才知晓周乔不去上学的原因:跟父亲要钱买学习用品,父亲不给,所以赌气不读书。刘跃权给周乔讲了自己身边的例子,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并承诺周乔上学的学习用品由他承担。在返校途中,刘跃权凭借一个打火机照明,经过社民开的便民店时,他进去赊了(去周乔家走得急,身上没带钱)6支圆珠笔、1支钢笔、1瓶墨水和10本作业本。第二天早上,周乔按时来到了学校,当刘跃权送给他学习用品时,周乔十分高兴,视为他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27年来,刘跃权一直坚守着教育的初心,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无怨无悔,誓做一个有温情的教育人。

待生如子,让爱的教育常青

刘跃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呵护,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由于集中办学的缘故,离家寄宿在中心校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在住校生中,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占比大,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刘跃权一直坚持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生活,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关心关爱学生,时时帮助有困难的孩子。27年来,刘跃权经常为住校生购买沐浴用品、洗衣粉、鞋刷等,并指导他们洗头、洗鞋、洗衣服、打扫宿舍;遇上传统佳节,他还会买来蛋糕等食品与孩子们一起过节,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孩子们生病时,他第一时间送医并全程陪伴,及时与在外务工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是应该的。”他说。在刘跃权的精心呵护下,班上的孩子们都健康、阳光、快乐地成长着。爱,让教育常青。

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 只问耕耘

勤于钻研,提升素养

刘跃权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是职责所在。27年来,刘跃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孩子的想象力,放手让孩子去思考、表达,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思考的快乐,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与积极性。刘跃权把课堂主导权还给学生,做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

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 只问耕耘

在课堂之外,刘跃权认真参加各种教研、培训、竞赛活动,积极撰写论文、案例,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2年春季学期全县统考,刘跃权所教学科获永善县教育体育局教学质量量化考评二等奖;2023年春季学期全县统考,刘跃权所教学科在全镇教学质量量化考核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因教学成绩突出,刘跃权在2022—2023年度教学工作中,被码口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023年9月,被永善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24年7月,永善县教体局授予其“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刘跃权表示,他将继续扎根乡村,为新时代的乡村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

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 只问耕耘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杜恩亮

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 只问耕耘

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 只问耕耘

原标题:阅读昭通·教育丨刘跃权:扎根乡村只问耕耘来源:昭通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