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马铃薯新品种一“种”难求 刚出地头就遭抢购
转自:新华财经
初秋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阴雨连绵,多少影响了马铃薯种薯收获的进度,但来自福建厦门的销售商谢宝福的采购热情不减。为了“抢”到首批“希森77号”种薯,他已在商都县住了3天。“只有拿到新品种薯,才能给几十户薯农一个交代。”操着令人难懂的“普通话”,谢宝福又去种薯田盯守。
“希森77号”是一个全新的国产马铃薯品种,9月9日在第五届希森马铃薯种业联合会年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发布者是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个中心2007年由科技部批复,依托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组建,先后在山东省乐陵市、北京市延庆区、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建立3个现代化马铃薯育种基地。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新品种“希森6号”,在全国26个省区市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
“今年,‘希森3号’‘希森4号’‘希森6号’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供不应求,20多名销售商在等着种薯收获,种薯一出地头就被抢购,推广情况非常好。”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总经理梁召坤说,尤其是新上市发布的“希森77”号,因为种薯数量少,不得不按需分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一直以来,国内种植品种大都来自荷兰、美国,大规模推广的自主薯种寥寥无几。
18年前,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携手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来到商都县开始种薯新品种繁育和示范推广,先后投资40亿元,依靠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示范推广3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品种,入列《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累计推广总面积达3500万亩,带动了超100万农民致富。
种子的繁育推广是一个漫长过程。像新品种“希森77号”,历经田间株选、检测、茎尖培养、扩繁、自然隔离繁殖、大田隔离繁殖等程序,耗时12年。根据试验田数据,最高亩产4.4吨。不仅如此,该品种抗高温、喜水肥,属于中早熟鲜食品种,干物质含量高达21.6%-24%,适宜薯条加工。
据了解,“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是国内首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布局从新品种研发到种薯繁育、示范推广再到马铃薯全粉、马铃薯馒头加工全产业链。同时,成立希森马铃薯种业联合会,连续举办五届年会,推出新品种,让广大农民示范种植推广。(蔡文典于东钧贾鹏)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