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去世,曾在南京读书

2024-10-22 21:35:21 - 扬子晚报

2024年10月21日,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在爱荷华的家中去世,距她100周岁生日只有3个月。聂华苓次女王晓蓝称母亲“走得很安祥,没有太多痛苦”。

著名作家去世,曾在南京读书

与南京的缘分:

短暂求学求职,多次到访南京

聂华苓是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与两岸三地作家多有联络,她与丈夫发起的“国际写作计划”造福大批华语作家。

据公开资料,聂华苓1925年生于武汉,父亲聂洗是贵州省平越行政专员,但在聂华苓11岁时就去世了。

1944年,聂华苓考入当时迁至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起初读经济系,后转入外文系。1947年,学校回迁,聂华苓在南京完成学业。1948年夏聂华苓毕业,之后在南京求职。

据南京教师、作家陈仲凯《一份珍贵的求职手迹》,他的友人谷万中曾在“南京青年会中学”的材料中,发现一份聂华苓当年的求职手迹。南京青年会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私立学校,1951年3月并入南京第五中学。

据该档案显示,1948年8月,聂华苓到该校求职,并于当月被录用到校就职。在该校教职员履历表中,有她的职责和待遇记录。从中可以看到,聂华苓当时教授该校初三、高一、高三三个年级的英文课,21课时,工资为82元。

不过,聂华苓任教的时间并不长,1949年初,聂华苓只身前往北平和大学校友王正路结婚。当年6月,一家人从北平辗转到了台湾。

后来聂华苓多次到访南京,与江苏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张昌华多有书信往还,聂华苓写给他的信有十多封。据张昌华在《我为他们照过相》一书中回忆,他与聂华苓结识于1998年,当时江苏文艺出版社计划出版聂华苓的一本“自传”。这年夏天,聂华苓到南京,两人有了“一面之雅”。

后来,张昌华为写一篇关于聂华苓人生飘零的文章,请她寄了不少资料。文章写好后请聂华苓过目,聂华苓认为有些地方有“错误”,建议“不要发表”。后来张昌华另辟蹊径写了篇《聂华苓印象》,她读后感觉不错,认为“货真价实”。

南京大学百年华诞,邀聂华苓到南京“温故”。在南大专家楼,张昌华再次见到聂华苓。在这次南京之旅中,作家苏童请她吃饭,问她还想请谁作陪,她说:“把张昌华叫上。”

著名作家去世,曾在南京读书

作为文学家:

发掘作家作品,《桑青与桃花》入选百大

聂华苓的文学生涯是在大学期间开启的,南京是她的文学创作的启航地。多年后,聂华苓回忆说:“我在中央大学就喜欢写文章,在南京时还用笔名‘远思’发表过几篇短文,有一篇叫《变形虫》所写的也就是目前的‘风派’那一类的人物吧。”她所说的这篇文章原名为《“变形虫”的世界》,是目前所见最早以“远思”为笔名的文章,是一篇针对战争时期囤积居奇、投机钻营者所写的讽刺散文,可视为聂华苓的处女作。

在台湾地区,聂华苓一边在大学任教,一边还编刊物、写小说。聂华苓在文学报刊工作期间,发掘了很多作家作品,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陈之藩的《旅美小简》、朱西宁的《铁浆》;作家如后来以《丑陋的中国人》出名的柏杨等。

但因所在刊物批评蒋介石,她被迫离开教席,闭门不出。

在台湾地区,除了发表散作外,聂华苓还结集出版了一些作品,如:中篇小说《葛藤》(1953)、短篇小说集《翡翠猫》(1959)、短篇小说集《李环的皮包》(1959)、短篇小说集《一朵小白花》(1963)等。她笔下的几类人物,大部分都有大陆背景,这类创作也是她短篇小说中比较成熟的。

1963年春,聂华苓在一场鸡尾酒会上,结识了前来邀请青年作家赴美交流的美国现代派诗人、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的负责人保罗·安格尔。安格尔非常欣赏聂华苓,喜欢她的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他忍不住发出邀请:“你想去爱荷华吗?”

1964年,聂华苓接受安格尔邀请赴美,在“作家工作室”工作,也在爱荷华大学教书,同时从事写作和绘画。1971年,已经离异的聂华苓与作家保罗·安格尔结婚。

到美国爱荷华后,聂华苓爆发创作热情,除了《千山外,水长流》、《三生影像》等著作外,她还出版了写作生涯最具影响力的小说《桑青与桃红》。

“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国际写作计划帮助千余名作家

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是聂华苓后半生的工作重心。这个项目由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在1967年共同创办。江苏作家汪曾祺曾对此评价:“心血来潮、感情用事、居然成事”。

据聂华苓生前回忆,这项计划是在一次泛舟爱荷华河时由她提议的。当时安格尔正计划退休。安格尔认为这个计划有点疯狂,但聂华苓坚持,最终说服了安格尔。

从1967年开始,“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都会邀请二三十位国外优秀作家参与进来,后来限于财力,时长从半个学年缩减为3个月,人数也逐年减少。在爱荷华,作家们可以自主写作、讨论、参观和旅行。至于经费,最初由她和安格尔自筹,后来得到一些基金会、学术机构的资助。

如今,超过一千个作家从世界各地来到爱荷华参与这个国际项目。访问过爱荷华的作家刘恒说,“这个计划融合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作家、形形色色的人,它创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交流方式。”由此,聂华苓本人也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成为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在受邀参加“国际写作计划”的众多作家中,我们能看到不少著名作家的身影。如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波兰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爱尔兰作家谢默斯·希尼和中国作家莫言,他们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中国大陆作家中,萧乾、艾青、丁玲、王蒙、王安忆、茹志鹃、陈白尘,汪曾祺、冯骥才、北岛、苏童、李锐、迟子建等先后参加了该项写作计划;台湾地区的白先勇、郑愁予、余光中、杨牧、林怀民、蒋勋、张大春,香港的董启章、李怡、钟玲、潘耀明等,也都先后到访爱荷华,通过“国际写作计划”与各地作家进行交流。

聂华苓曾慨叹自己的一生像活了三辈子,一辈子在大陆(24年),二辈子在台湾(15年),三辈子在爱荷华(60年)。她还曾这样形容自己的一生:“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熟悉她的作家李锐认为,后面应加上一句:“果实在全世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