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干担当书写“最美答卷”——记市场监管总局驻黑龙江省抚远市通江镇东发村挂职干部李炳龙

2023-11-22 12:31:34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这里,中俄界江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这里,每天2时至3时就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里,被誉为“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这里,也是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干部李炳龙奋斗了两年的地方。

10月24日至26日,记者来到李炳龙担任第一书记的黑龙江省抚远市通江镇东发村实地采访,近距离观察两年来村子里的新变化。

2021年10月,李炳龙从北京来到东发村。两年来,他始终将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乡村建设水平作为驻村帮扶的最重要职责。他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优势,积极谋划产业项目,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文明的乡村新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

用实干担当书写“最美答卷”——记市场监管总局驻黑龙江省抚远市通江镇东发村挂职干部李炳龙

亮出来的旗帜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李炳龙深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工作的核心,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他的带领下,东发村党支部始终将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支部建设的核心工作,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和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保障。

“2021年底,村党支部获得佳木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甚至是更高级别的荣誉努力。”李炳龙向记者介绍。

两年来,东发村党支部在李炳龙的带领下,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开展“四学三讲”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等;健全基层党建各项制度,不断激发党员活力,切实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用实干担当书写“最美答卷”——记市场监管总局驻黑龙江省抚远市通江镇东发村挂职干部李炳龙

“晒”出来的幸福

乡村要振兴,基础设施要先行。

“要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入手,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这是总局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的共识。

东发村是一个水稻种植大村,以往水稻种植面积都在0.8万亩至1万亩之间。之前,村里没有专业的粮食晾晒场,每年秋天,由于没有合适的地方晾晒,水稻的水分无法及时挥发,容易变质。这一问题存在多年,一直是村民的“心病”。

“我第一次组织村里党员开大会时,就有很多党员提出粮食晾晒难的问题。东发村村南有几条废弃路,我们之前利用总局帮扶资金做了一个简易粮食晾晒场,大概6000平方米,但仍无法满足村民需求。”李炳龙回忆说。

为了建设晾晒场,李炳龙跟工作队队员一起,费尽心思,排除各种困难。2022年8月,一个更宽敞的晾晒场终于建成投入使用,结束了东发村没有专业晾晒场的历史。

“晾晒场是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帮我们设计的,从水泥的厚度,到温度、湿度的控制以及排水等方面,都严格按照标准来施工,质量很过硬。由此,大大提高了粮食的晾晒效率,减少了粮食损失。看着村民脸上的笑容,我打心眼里高兴。”李炳龙笑着说。

用实干担当书写“最美答卷”——记市场监管总局驻黑龙江省抚远市通江镇东发村挂职干部李炳龙

试出来的增收

如何在“输血”的同时更好地“造血”,是李炳龙一直思考的事情。

“我们村耕地总面积约3.2万亩,村民以种植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老百姓手里有地,但是没有机械,难以开展大面积种植,又不想把这个地承包出去,两头为难。我到任后,一直在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022年,我们在全市率先试点土地托管模式,一公顷(15亩)土地能增收3000元到5000元,收成好的时候,增收近万元也有可能。”李炳龙介绍。

李炳龙介绍,2022年村民托管了2231亩土地,带动15户农民增收。到今年春天的时候,很多村民主动加入土地托管行列,托管土地达到了15986亩,预计带动40户农民增收。

“土地托管这个做法是多赢的。今年托管的土地,如果最后经过审计验收都符合标准,我们明年就能得到近80万元的托管补贴收入。再加上投资的鲜食玉米生产加工设备项目的收益,我们村有可能成为市里第二个实现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的行政村。对比2021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近21万元,这就翻了好几番。”李炳龙兴奋地表示。

用实干担当书写“最美答卷”——记市场监管总局驻黑龙江省抚远市通江镇东发村挂职干部李炳龙

暖出来的人心

2021年10月17日,李炳龙来到东发村的第一天,就与村党支部书记、工作队和组织部同志一起到脱贫户张维国家中帮着采收白菜、萝卜。自那天起,村里的脱贫户便一直是驻村书记的重点帮扶对象。

“张维国大爷跟老伴儿任玉兰大娘一直相依为命。大娘今年2月18日的时候,在哈尔滨因病去世了,现在就剩张大爷一人。我任期结束离开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李炳龙口中的张大爷今年75岁,家中没有儿女,在老伴儿去世后,身体也越来越弱。于是,李炳龙跟另外两名驻村队员约定,轮流每周入户一次,实地了解张大爷的身体情况和生产生活情况,遇到什么问题当时就解决。

2023年10月,李炳龙结束驻村工作时,心中满是不舍。

在回北京之前,李炳龙决定再去看望一下他牵挂的张大爷。在张维国老人家中,不大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杂物。得知李炳龙即将离开东发村,张大爷红着眼眶对记者说:“我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这两年多亏了李书记。这样的好书记,再留两年多好啊!”

很快就要离开这个已经战斗了两年的地方。回想起驻村期间的点点滴滴,李炳龙的心里更多的是牵挂。他表示,回去以后如果村里有需要他的地方,他还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希望东发村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

两年的时间不长,但李炳龙向东发村父老乡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份答卷承载着他的责任和承诺,见证了他和大家的付出和努力。他向组织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这份答卷背后,是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他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那段难忘时光里,李炳龙和大家向新时代驻村帮扶工作交上了自己用真情和汗水书写的答卷。这份答卷是他内心深处的呼唤和坚守,更是为乡村振兴事业不懈奋斗的见证!

用实干担当书写“最美答卷”——记市场监管总局驻黑龙江省抚远市通江镇东发村挂职干部李炳龙

用实干担当书写“最美答卷”——记市场监管总局驻黑龙江省抚远市通江镇东发村挂职干部李炳龙

记者手记

由于工作的关系,在李炳龙到抚远挂职之前,我们经常通电话,却一直没有见过面。

在抚远第一次见到李炳龙的时候,印象很深刻——晒得黢黑的脸庞,上身一件朴素的外套,脚上一双沾有泥土的运动鞋。

走在东发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上,记者发现,过往的村民都会热情地跟李炳龙打招呼。“李书记,走之前来我家吃个饭啊”“炳龙啊,走了之后要常回来看看呀”……看得出来,他在村里特别受欢迎。

来到驻村工作队的住处,眼前的景象有点让记者惊讶——李炳龙住的房屋前面是一个猪圈,房屋后面散养着十几只鸡鹅。屋子里面,除了三张简易的床之外,还摆着两张桌子。我问炳龙:“在这儿苦不苦?”他笑着说:“这就是农村真实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亲眼看着村里一点一点变好,我就不苦了。”

李炳龙告诉我,马上就要结束两年的挂职,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在任期内解决村民室内如厕的问题。这里冬天常常零下几十摄氏度,每次出门上厕所都像是经历了一场战斗。不过,如今村里的污水管网已经开始施工了,等到明年春天工程结束,东发村家家户户就都可以在室内上厕所了。

在采访过程中,当聊到家人的时候,这名坚强的东北汉子一度哽咽:“每次想到家人,想到自己不能与家人一起面对困难、承受艰难,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愧疚。”

一任驻村干部,一生农村情缘。李炳龙说,两年驻村工作经历是他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虽然他不再担任东发村第一书记,但一颗心永远留在了那里。记者深知,这两年的真诚付出,更让李炳龙成了东发村村民时常念叨的那个人。

作者|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袁赞

编辑|黄星蓉

审核|周山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