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丨“上海6000年”第七期:上海近代金融业的本土化现代化国际化
转自:上观新闻
许多描述近代的电影里,都会有票号、钱庄等场景,钱庄是中国近代金融史上不可或缺的专业名词,更是伴随着开放后衔接着中外金融交互的载体。明清江南经济的发达,商贸活动的频繁,在1776年催生了上海钱庄的诞生,钱庄不仅是金融贸易工具,也有着自己的行业文化和社会担当。开埠后,外资银行入驻后面临本土化的挑战,钱业人士与时俱进,用钱庄庄票与外商银行支票进行结算,成为连接华洋出口商的信用工具。此后,随着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的开设,钱庄、外商银行和华商银行三大金融势力展开竞争与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大大小小的金融风潮。这段近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与运行,有着本土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对当代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有哪些启示?
11月23日14:00,由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上海6000年”将举办最后一讲,主题为《当钱庄庄票与外商银行支票结算时——上海近代金融业的本土化现代化国际化》。讲座将讲述钱庄的起源与转型,钱庄与外商银行、华商银行三大金融势力的竞争和合作;并就钱庄与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关系深入探讨。
“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上海6000年”由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协办。项目以最新考古史料、翻新档案来理解上海6000年历史,探寻“上海之根”,回答“何以中国”;通过“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进一步传承上海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
第7讲
当钱庄庄票与外商银行支票结算时
——上海近代金融业的本土化现代化国际化
&
上海6000年
讲座信息
主讲
吴景平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
对话主持
宋佩玉
中国钱币学会货币史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
顾文俊
《顾问天下》UP主
主讲人简介
吴景平,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著有《宋子文评传》《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政商博弈视野下的近代中国金融》《中国金融史十讲》《近代中国金融风潮研究》《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等专著,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宋子文档案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制作”和国家社科基金抗战研究专项工程项目“海外藏战后日本赔偿问题档案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首席专家。
宋佩玉,历史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钱币学会货币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先后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兼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项目近20项,获得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第五届金融图书“金羊奖”(2017)、上海市“重点图书”(2022)、第十七届上海图书奖(2023)。
讲座时间
2024年11月23日(周六)
14:00-16:40
直播通道
•••
·上海博物馆·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教育部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