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里的新疆风情

2023-02-22 09:47:35 - 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赵剑尘)今天的乌鲁木齐天空蔚蓝,阳光正好,仿佛正是为了印证“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好日子。

农历二月二里的新疆风情

农历“二月二”,这个虽没有被正式命名,却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节日,俗称为“二月二,龙抬头”。在南方,这一天又称为花朝节、踏青节,人们会到郊外踏青迎春。到北方,又称为春龙节,各地的人们都会以不同形式的习俗来度过这一天。

在新疆,从乌鲁木齐市到一些地州小县城,古时起遗留下来一些民俗,时至今日,仍流传于市井街巷间。 

01

看《王宝钏》,抛绣球讨彩头

关于二月二,无论是哪种说法和来历,都有着深厚的渊源。早些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年的迪化(今乌鲁木齐)人也用自己的方式过着这一天。当年在迪化出生,一生没有离开过乌鲁木齐市的老人马贵仁说,二月二那天,男人们都要剃头,刮干净胡子,女人们也收拾打扮一番,带着老人孩子听戏去。

那时候大西门的新中大舞台,还有别的戏院在这一天都要演秦腔、京戏、新疆小曲子,剧目基本上都是一种,主角都是王宝钏。王宝钏何许人也?唐懿宗时期朝中宰相王允之三女儿,看中了家境贫困的薛平贵,在二月二这天将绣球抛给薛平贵,被父母赶出家门,嫁于薛来贵为妻。后来薛平贵从军征战,远赴西凉,王宝钏独自一人在寒窑中苦度18年。后来薛平贵当上了西凉国的国主,寻回王宝钏并做了正宫娘娘,可惜18天后便撒手归西。当时戏里就有“二月二日龙发显,王三姐打扮彩楼前,那王孙公子千千万,彩球单打平贵男”的唱词。

马贵仁老人用地道的新疆话说:“那(音nai)个时候,我早早就把头发理好,换上身干净衣裳,从来不照镜子的我在那天也要照照镜子,就跑去听戏了。为啥要收拾打扮呢,看《王宝钏彩楼飘彩》那一段,我就巴望着王宝钏在抛绣球时,把绣球抛到我身上来。干净整齐了台上的王宝钏才能看见我呀,绣球才有可能扔到我这个方向来。王宝钏一抛绣球,台下的观众都鼓掌叫好,吼起来了。大家都想在这天讨个好彩头,这一年的运气都好!” 

02

龙神庇佑下的杨柳青人

在乌鲁木齐,一些人会在二月二这天吃糖饼和煎焖子(意为煎龙鳞,用粉块熬制,比凉粉略硬,用油煎好后浇上汁食用)。这些人,正是在新疆生活有着100多年的老天津杨柳青人,他们吃的两种风味食品也是天津所特有的。新疆作家李颖超是老天津杨柳青后人,她多年来收集采访杨柳青人的故事,在2006年出版了《天津津帮》一书。她说,在新疆的杨柳青人之所以如此重视二月二这个节日,还有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

1876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时,数百名天津杨柳青的货郎赶大营随军做生意,来到迪化(今乌鲁木齐)定居下来,后来他们的家属坐马拉大车也陆续来到这里。传说清末有一辆家眷车行至甘肃境内,黎明时分来到一片草地上,突然拉车的马停止不前,并轻轻的打着响鼻,车上的人都睡着了,车把式觉得奇怪跳下车察看,发现几匹马盯着前方四五十米之处,他注目细看,草地上竟然卧着一条金龙,身上的龙鳞都闪闪发光。龙听到了远处的动静,飞跃而起,龙爪在空中舞动,逐渐升空。这时发呆的车把式才大声喊起来:“快起来看龙啊!”车上的人爬起来看时,龙已飞往高空,只见天空中飘来一朵彩云,龙头龙身钻进云里,最后龙尾在云外摇摆几下,便消逝不见。

这件奇闻在20世纪初在边城一时广为流传,说者皆有声有色,听者在惊叹之余,却质疑这件事的真假。但老天津杨柳青人却将这事看得非常隆重,认为真龙在他们面前显灵,是对他们的奔波在他乡的庇佑。所以,二月二这天,天津杨柳青人都要祈望龙神继续显灵,让好运在新的一年伴随他们,便用天津人的风味吃食虔诚的祭祀龙神,祈求龙神降福。 

03

羊头羊蹄祈龙神

在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中华文化习俗流传浓厚的巴里坤县,在以前那里的人们过二月二的方式和别的地方都不同。那就是用羊头来进行祭祀,庆祝春龙抬头。

巴里坤县多年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许学诚老人,对巴里坤的各种民俗了解的特别详细。在他生前,记者曾采访过他。据许学诚老人讲述,巴里坤以前叫镇西,那时的农户们,在入冬时都要宰羊储备冬肉,羊头羊蹄则要捆好吊在房梁上。来年正月一过,人们就把羊头羊蹄取下,先笼火燎去上面的长毛,然后再用烧红的烙铁将残毛烙去,将羊头羊蹄收拾干净。到二月初一夜里,将羊头羊蹄下锅用文火清炖。到了二月二这天,人们就把羊头羊蹄作为供品供献在家里的供桌上,上香磕头,祝福蜇龙苏醒,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让将要下田劳作的他们有个好收成。

这羊头羊蹄供献完春龙后,还有很多用处:一是羊蹄子的短骨可以作呜呜子风车,将两个羊蹄子的短骨捆绑在一起,穿上双线,使其旋转起来扯动双线,利用其惯性正反循环飞转。那时候,二月二祭祀过后,家家孩子手上都扯着这个风车,玩得高兴。二是当地的姑娘们用煮过羊头的浓汤,配以烧碱来洗头发,据说用浓稠的肉汤洗发,不仅让头发光亮顺滑,还可以让人好运相随。三是人们将煮过羊肉的肉汤再慢熬蒸发,使之成为凝胶状,再切成小块,晒干了作农用胶。需要时加水熬成胶水,用来粘合农具,不仅牢固,而且吉祥。

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些习俗或许还在巴里坤乡镇的农户家流传,或许已被淹没在岁月的烟尘中。 

04

二月二,剃龙头

据说,“二月二”在周代本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到了唐代才演变成一个民俗节日。为什么二月初二,龙要抬头,从节气和天文方面来说,究竟有什么来历和说法呢?

新疆学者夏冠洲说,农历二月是一个从冷到暖的过渡期,随着春天的一步步临近,农民们就要着手计划春耕播种了,这时湿润的土壤对于一年的好收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雨水就成了必要条件。再者,从节气上说,二月初处于“雨水”、“惊蛰”、“春分”之间,在这时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都蠢蠢欲动,而龙抬头,说明龙也从沉睡中苏醒,开始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从而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人们在此时祈求龙王降雨,期望这一年都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资料记载,中国古代天文学解释,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把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周年运动轨迹视为一个圆,称为黄道。然后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并按照它们的形象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组合被想像成一条巨龙。每到农历二月,处于龙头位置的角宿会在东方地平线显现,所以民间认为“龙抬头”。

全疆各地的人们,在二月二这天,也会有一个不约而同的举动,那就是“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要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理发。孩子要“剃喜头”,保佑健康,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要“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上一年的腊月,也就是春节前,民间也有说法“有钱没钱,剃个头过年”,无论男女老幼皆要实行,不仅是要有个全新的面貌过大年,还因为在我们的传统习俗里,正月里是不剃头的。

所以,到了二月二这天,大街小巷的理发店都人满为患。今时今日,仍是这样,老人孩子都要在这天剃头,以图一年有个好彩头。理发修整面容,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春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