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如何避免环境负面舆情问题“摁下葫芦浮起瓢”?

2023-02-22 15:42:43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日前,某县生态环境部门的舆情处置工作负责人被约谈。原因是今年以来,这个县的环境负面舆情总量已达5件,处于全市各县(市、区)首位。

梳理这5件环境舆情,笔者发现其中4件都是因为企业物料苫盖不严引起的扬尘污染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如果单从舆情个案来看,这位负责人的工作是及时、规范、圆满的,他做了大量工作,如协调执法人员监督企业整改等。但他责任范围内扬尘污染舆情总是“摁下葫芦浮起瓢”。这件事提示我们,如果舆情处置工作的思路、措施出现偏差,即便尽心竭力也不会取得预期效果,甚至疲于应付、事与愿违。

如何避免舆情问题“摁下葫芦浮起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雷厉风行,不要有丝毫拖延。舆情本身具有很强的“破窗效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又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极易引起网民跟风。当某件环境负面舆情发生后,一分钟的拖延都有可能需要十分钟的努力去弥补。应第一时间安排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并迅速依法依规做出处理。环境舆情处置人员不能存在“只要不超过规定时限,没必要太着急”的思想,人为造成环境舆情复杂化和负面影响扩大化。同时,相关污染问题彻底解决后,应迅速在网络上做出回应,力争尽快消除环境舆情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回应舆情时应讲究技巧和策略,由生态环境部门做出“官方”回应是一种方式,但如果能够动员周边群众据实说话,对广大网民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消除影响的效果更好。

要触类旁通,不要案结事了。一些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的舆情处置人员认为,相关污染问题得到整改、向上级部门进行了回复,事情就算过去了。这种认识就单个舆情来讲无可厚非,但从舆情处置工作全局来看,不免有些狭隘和短视,成为导致同类环境舆情反复出现的根源。要避免这种情况,舆情处置人员要有“将一件舆情当作一类舆情”的忧患意识和大局观念,在妥善处置某件舆情后,不是鸣金收兵,而是向单位领导建言献策,组织更大范围的行动,对同类、同行业污染源进行统一排查,发现类似环境污染问题立即跟进整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将舆情转化为推进环境改善的动力,不断压缩环境负面舆情发生的空间,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靠前化解,不要坐等事来。主动征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是有的放矢治理群众身边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遏制环境负面舆情发生的治本之策。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要定期组织各界代表座谈交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并适时进行环保政策法规宣传。同时,结合日常巡查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常态化下基层走访机制,主动深入到企业员工、周边群众及其他群众中去,以拉家常方式倾听不同声音。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和戒备心,群众更愿意说出真实情况;听取不同声音,可以避免偏听偏信,准确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将各类环境负面舆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