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制造模式转型升级的MOM重构

2023-12-22 11:00:42 - 媒体滚动

支撑制造模式转型升级的MOM重构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制造运营管理MOM(ManufacturingOperationManagement)系统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支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制造场景中。由于传统的MOM软件架构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多个场景、多个专业在智能化制造方面的多种需求,引入中台思想和领域驱动设计DDD(DomainDriverDesign)来重新构建MOM系统,成为支撑制造模式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通过阐述MOM系统的中台架构设计与应用架构设计的原理以及实施方法,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助力企业构建起能够适应智能制造的MOM系统,助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背景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已经从单一生产线的自动化制造,逐渐拓展到整个制造流程中各个制造环节的智能化。制造设备产生的数据也成为生产制造的重要资源,通过采集、分析和利用各类生产数据,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快速回溯。

MOM软件作为制造执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它不仅能够实现生产计划的动态调度、生产过程的精细控制、质量管理的实时有效;同时还能够在线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如工厂可以通过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追踪物流、管理库存等方式,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调优,实现生产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此外,MOM软件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优化生产计划、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总的来说,MOM软件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优化和升级生产过程以及实现数字化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比之下,传统单体架构的MOM软件扩展性差、不易维护,难以完全满足数字化制造的需求,业务上也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当组织能力需要扩展时又无法通过软件持续复用,导致企业信息化重复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复杂度高。软件通常针对特定的业务场景进行开发,不易于扩展和定制化。

2.缺乏灵活性。无法快速响应企业业务需求和变化,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创新和转型的需要。

3.数字化能力无法持续被复用。传统的单体软件缺乏模块化的设计,新增业务需求大部分需要重新设计和开发新的模块。

4.数据孤岛现象。各模块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导致数据孤岛现象,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整合,不利于整个企业的数据流通和协同。

5.维护成本高。软件升级和扩展困难,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基于中台能力和DDD的MOM系统架构设计

针对传统单体生产管理软件中存在的问题,考虑采用基于中台架构和DDD的MOM系统进行重构,即按照业务进行划分和抽象,构建领域模型,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将业务逻辑和数据统一管理起来,从而提高数字化能力的持续共享和复用,为制造业务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数据支撑。此外,采用中台架构可实现各个业务模块的解耦,降低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因此,企业在进行制造模式转型升级时,结合中台和DDD的思想,重构MOM系统,可实现更加准确、快速、可靠的数字化能力,并支持业务变化和需求演进。

1.业务架构设计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从业务领域入手,基于DDD思想,划分业务领域边界,并按照不同加工的工艺特点进行划分;采用事件风暴工作坊方法,对多个业务场景进行分析,并提取实体、值对象、聚合根、聚合、领域事件等领域对象;根据限界上下文边界构建领域模型,将领域模型作为微服务设计的输入,从而完成微服务架构的设计。

同时,结合MOM标准通用参考模型,将分散在不同车间和业务部门的针对相应场景重复建设的业务能力(即面向前台应用提供基于API接口的业务服务能力),沉淀到中台业务模型中。此外,还可以将领域模型所在的微服务和微前端组合为业务单元,以组件的形式面向前台应用,提供基于微前端的页面级服务能力,以支持不断快速变化的业务应用。

2.数据架构设计采用DDD的设计思想,将MOM通用活动模型中的活动抽象为领域数据模型,并根据业务场景和需求进行领域数据建模,从而设计出通用的领域数据模型,以实现功能的模块化以及应用与数据的低耦合,其中,不同的业务场景和需求可以共享和复用通用的领域模型和数据模型;数据中台可提供数据服务和数据治理,以支持业务系统对数据的操作和管理,进而实现数据模型的统一定义、统一管理、共享和复用,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应用架构设计架构采用基于DDD思想、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微前端、微服务和API中台等技术构建的方法进行设计,具有高度解耦、高度可维护、高度可扩展的特点,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持。

其应用架构由以下五个层次构成:

(1)基础设施层:包含一系列基础设施组件,如数据库、缓存和消息队列等,为MOM系统提供基础支撑。

(2)应用服务层:包含一系列微服务,基于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构建,并通过DDD思想来设计和实现,如订单服务、库存服务和生产计划服务等,可为MOM系统提供高度可靠、可扩展、可维护的业务逻辑服务。

(3)中台层:包括微前端中台和API中台,微前端中台通过微前端框架实现不同前端应用的组合,而API中台则将微服务API封装成统一的API接口并提供服务编排,以支持前端应用的调用。

(4)前端应用层:基于角色构建的相对独立的应用,包括有线、无线、离线等不同模式下使用的前端应用,其通过微前端中台组合在一起,并利用微前端框架进行构建,前端通过API调用后端,后端经过服务编排后将结果信息发送。

(5)用户角色层:对不同用户角色的权限和功能访问进行定义,如管理员、操作工、生产主管等,不同角色在前端应用中看到的功能和数据不同。

实施建议和展望

基于中台能力和DDD重构MOM系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需将“业务”作为中心进行设计,而非以“技术”为出发点。需注意不同业务模块之间的耦合度,避免因业务变化而导致整体系统调整。

(2)需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设计时应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的可能性,避免系统出现瓶颈。只有设计简单易维护的系统架构,才能降低维护成本。

(3)需重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多次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

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1)系统规划:明确需求,分析生产流程,制定实施方案和时间表,规划系统架构和技术选型,确定实施目标和范围。

(2)项目管理:组建专业的项目团队,明确职责和工作计划,制定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计划,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3)系统开发:以业务为核心,采用DDD设计思想进行领域建模和设计,制定开发计划和规范,采用敏捷开发方法,按照迭代式开发流程进行系统开发。

(4)系统测试和优化: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5)系统部署和上线:进行系统部署和安装,包括硬件和软件环境的搭建、数据库的部署和系统配置安装等,进行上线前的备份和恢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系统维护和培训:进行用户培训,制定用户手册和操作规范,建立技术支持和维护体系,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

(7)持续优化和升级:基于微服务和中台思想,持续优化和升级系统,满足业务变化。

针对企业已有MOM系统的情况,其系统开发环节的升级策略如下:

(1)技术储备:团队需掌握微服务、DDD、中台架构等技能,以支持升级。

(2)业务场景分析:分析业务场景,确定微服务划分,重构现有MOM功能。

(3)领域建模:基于DDD,建立业务模型,支持微服务设计和开发。

(4)系统架构设计:基于中台架构,设计微服务协作和交互、中台服务管理和治理等。

(5)微服务开发:根据领域建模和系统架构设计和开发高内聚、松耦合的微服务。

(6)微服务集成:采用合适技术实现微服务间集成和交互,确保数据一致性。

(7)替换单体MOM功能:逐步替换、迁移和升级单体MOM功能,确保业务正常运转和平滑过渡。

未来,基于中台能力和DDD的MOM系统架构设计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随着应用的深入和技术的持续演进,企业将出现更多的数字化需求,需要更先进、更高效的系统架构来实现。总体来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并进行持续的探索实践,从而满足企业的降本增效需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