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话节气丨冬至一阳生 珍重待春风

2023-12-22 12:01:54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双语话节气丨冬至一阳生 珍重待春风

寒潮涌动齐鲁,冰花铺满大地。今天11时27分,冬至节气如约而来。

古人通过观测太阳、北斗星和自身所处天地的关系,建构了最早的时间体系。早在商朝末年,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点基本确定。“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清代学者陈希龄所著《恪遵宪度抄本》中,对冬至有如此解读。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逐日增长,太阳由南向北推进,天地阳气自此时起开始兴作渐强,所以冬至这一天预示着否极泰来、万象更新。古人将五天定为一候,一候一变,三候为一节气。对于冬至,有三候:一为“蚯蚓结”,冬至后,地下的蚯蚓仍然蜷曲着身体,像打了结的绳子;二为“麋角解”,冬至麋鹿角脱落,古人认为这是阳气初回,一轮新生开启的迹象;三为“水泉动”,冬至十日后,井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

在先民的感知中,冬至在气候、光影上的变化,恰是阳气渐长、春日即来的标志,即所谓“冬至一阳生”和“春生冬至时”。此时,反而激发了古人对“天地之心”的无尽思索。在中国哲学中,“天地之心”指的是天地、宇宙运行中的内在主导力量。“天地之心”的说法,最早见于《周易》复卦彖辞:“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卦象是冬至之后,阴气剥尽、一阳复始所见到的天地之心。可见,“天地之心”与冬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愈是寒冷、苍凉,愈有“绿满窗前草不除”的生生之意。

冬至时,万物俱寂,春日待启,在敛与藏之间,大自然处于一个微妙的节点。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旧时每个学识字的儿童,在冬至这天会被分到一张“九九消寒帖”,用以描红的九画空白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注:繁体字‘風’)”,从冬至第二天早上开始,每天在空格上按照笔序填上一个笔画。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寒转春暖。

农谚云:“入了九,背粪篓。”“数九骡马要加料,开春上套不为难。”这都提示农人要抓紧积肥,并饲喂好耕畜,为来年春耕做好准备。冬至节气农事活动,主要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冬耕可将潜伏在土内的越冬虫、蛹或卵翻到地表冻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山东多地的农人忙着对大棚蔬菜多层覆盖,做好保温防冻。

早在周代,人们以冬十一月为一年的开端,冬至这天作为新年起点,被视为吉日。此后诸多朝代,对冬至甚为重视。明清更是如此,无论君民,都要在这一天“贺冬”。以至于现在民间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饺子则与人们尚“圆”心理相互映衬,成为冬至日最有仪式感的“标配”。这“馄饨”“饺子”本为一家,古时统用“馄饨”称之。南北朝时的文学家颜之推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者也。”从“形如偃月”推断,他所言“馄饨”状如今天的饺子。从出土实物来看,早在春秋时期或许已有“馄饨”,1978年,在枣庄滕州薛国故城遗址一号墓出土的一件铜簠中,发现有状似现今水饺的食物。有学者认为此乃中国传统的早期馄饨或美食水饺。

随着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冬天在蓄力孕育着希望和生机。愿每个人的冬至之旅,以“春生”“大如年”为动力,奋起追寻美好生活的脚步。

(大众新闻客户端卢昱杨庭栋毕淑雅唐亚迪策划姚广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