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专题报告表明“第三方测评”亟需规范

2023-03-22 09:28:03 - 经济日报

□整个“第三方测评”市场处于发展前期阶段,准入门槛低,市场参与主体较为零散,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比23.4%。

□针对“第三方测评”存在的问题,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应协同发力,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平台方需进行账号身份认证,强化问题账号审核;消费者也需提高对测评作品的鉴别力。

当前,市场上“第三方测评”账号众多,测评方法和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参差不齐,涉嫌“以商养测”及“以测养商”的现象屡见不鲜。少数“第三方测评”非但无法帮助消费者作出正确判断,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科学、不公正、不客观的“第三方测评”对生产和消费造成严重干扰。

3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中消协对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后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测评标准有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第三方测评”通常是指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组织或者个人,宣称通过自身测评或引用对比专业检测结果、分析调研数据、表达主观使用感受等方式对商品的质量、功能、设计、成分、服务、性价比等方面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将结果主要通过自媒体以图文、视频或直播的形式进行发布推广,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参考,以实现择优汰劣的目标。中消协报告中“第三方测评”体验式调查指出,整个“第三方测评”市场处于发展前期阶段,准入门槛低,市场参与主体较为零散,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比23.4%。

中消协消费监督部主任张德志介绍,“第三方测评”与我国现行的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企业自主委托的检验检测不同,是独立于国家司法部门、行政机关、经营者和消费者之外的民商事行为,具有非官方性特征。第三方测评的结果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客观公正科学的测评结果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反之,则可能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不客观、不公正以及不科学的结果还会损害经营者商业信誉,破坏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

针对“第三方测评”存在的问题,张德志建议,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应协同发力,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明确规定从事“第三方测评”的准入条件,设置基本准入门槛并制定合理的申请审批机制,针对从事商业行为的测评账号进行统一备案管理,强化测评人员审核,营造良好的“第三方测评”环境。相关部门应组织市场主体形成行业组织,制定并发布相关职业规范,形成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消费投诉的“绿色通道”。

同时,平台方需进行账号身份认证,强化问题账号审核。如对测评类账号进行身份认证,设置“第三方测评”标签,通过账号标签向消费者进行正面推广,针对未持有相关标签的“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限流或屏蔽。加强对平台内的测评账号建立作品审核、信用投诉、宣传带货管理以及账号粉丝管理等多重监管机制,以保障消费者不被误导。建立“健康账号管理体系”,为测评账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管理指标。

此外,消费者需提高对测评作品的鉴别力,善用搜索引擎、同类比较的方法,浏览多个测评作品进行二次验证,应留意测评方法,拒绝“只评不测”的主观推断。(经济日报记者佘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