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及第”匾后的故事

2024-03-22 00:00:57 - 媒体滚动

转自:新安晚报

“榜眼及第”匾后的故事

这是一块竖形匾额,明朝安徽休宁人程敏政立,时间是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题匾人是刘定之。

刘定之,江西永新人。永新地处偏僻,刘定之自幼聪颖过人,背着父亲悄悄写诗。一天,不意让父亲看见,其父大为惊叹,称此子将来考取功名当不在话下。果然,在26岁时,刘定之考中举人。正统元年进京会试,考取第一,殿试时名列第三(探花)。程敏政参加会试时,57岁的刘定之是会试考官。这方匾额右边的题款“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是刘定之成化三年时的官衔。由此,我们便知道刘定之给程敏政的这一题字,是在程敏政中榜眼的第二年所为。

按照那个年代的规矩,中榜进士悉呼考官为老师,这样,刘定之便成了程敏政的老师。刘定之为进士第二名的学生题字“榜眼及第”,当是师生彼此都非常开心的事情。这一方匾额上款题名是长辈探花、落款是晚辈榜眼,也算是千万匾额中的一朵“奇葩”了。

程敏政与刘定之一样,自幼号称神童,并是明朝以“神童”被举荐进入翰林院读书的第一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春,程敏政成为新科会试副主考官。这一榜,会试有著名“江南四大才子”唐寅(唐伯虎)参加。唐寅在乡试中,轻易取得第一名举人身份。进京之后,便与同道而来的富二代徐经共同拜访程敏政。两位后生登门时,各自都带了拜师礼物,声称是来京赶考的,希望得到恩师指点。作为长辈学者,程敏政当然会礼节性地做些鼓励和指导。巧的是,朝廷随后公布的会试考官名单中,主考官是礼部尚书李东阳,副主考官就是程敏政。说得通俗点,唐寅与徐经俩算是考前押宝对路了。

可后来,有人弹劾程敏政,指摘其“鬻题”给唐寅和徐经,于是唐寅、徐经、程敏政相继下狱。鬻题,就是卖题目。明孝宗指派三法司和锦衣卫办理此案。虽然调查结果显示程敏政并没有“鬻题”,但程敏政接受唐寅和徐经礼物的事实是存在的。结果,唐寅和徐经虽花钱赎了罪,但被处终身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程敏政被释放回家后的第四天,便因痈毒病发而去世。

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知道这是一起冤案。“牛人”唐伯虎从此告别科场,告别官场,可历史的舞台上却多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书画家,这不也是一件幸事吗?丰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