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立体的打开方式

2024-04-22 18:00:36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4月16日一大早,一辆来自南通市图书馆的“阅读巴士”停在了朝晖小学门口,车内上上下下都放满了书架,2000多本图书涵盖文学、历史、艺术、绘本等各种类型,这些书籍将流动到每个班级,引领孩子形成读书热潮。这是“阅读巴士”第50次开进校园,“馆校合作”的模式打破界限,让更多好书在孩子们的童年生根发芽。

如今,在江苏,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不再固守一隅,坐等读者上门,而是主动“走出去”,将服务触角下沉到学校,走向企业,融入人们的生活,让图书像蒲公英一样飘散开来,让图书馆与城市“共同生长”。

公共图书馆,立体的打开方式

馆校合作,让图书馆成“第二课堂”

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月12日,镇江市图书馆馆员走进京河路幼儿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你好,神奇的中国龙》民俗绘本,精彩的讲解,让孩子们对于中国龙的传说、文物等有更深的了解,在馆员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还兴致勃勃地捏制了龙头形状的糖葫芦。

镇江市图书馆副馆长吕超告诉记者,该馆已与30多所学校建立合作,每年组织30多场进校园活动。2023年,他们在幼儿园开展“古诗词诵读”,组织百位家长参与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在专业馆员的指导下开展亲子共读,让家庭教育更见成效。他们还将传统手工制作和科普类活动带进小学,雕版印刷体验,制作线装书、中国结等活动,提升了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大国重器”系列则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公共图书馆,立体的打开方式

不光是中小学,图书馆还将读书的触角延伸到大学校园。临近毕业季,位于独墅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格外热闹,一场场关于职业规划的沙龙在高校服务专业馆陆续展开。

坐落在新兴产业高地,背靠众多高校资源的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一直以来以丰富的活动、专业的资源联结着高校学子,不仅丰富了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还积极联结企业与青年学子的需求,成为指导毕业生创业就业的信息“补给场”。

公共图书馆,立体的打开方式

该馆馆长邱振告诉记者,不久前,高校服务专业馆邀请了蒋方舟、曲飞、邓安庆、路魆等名家名师开展各类阅读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与名师大咖近距离交流分享的机会,还联合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学业指导、职业规划、信息咨询等服务。邱振希望图书馆不仅是阅读的地方,更能聚合各方资源,为高校学生和企业创造更多可能。

信息“智库”,企业的“情报中枢”

3月14日,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知识产权工程师郭雨凡来到南通开发区图书馆企业服务中心,“漫游”至国家图书馆文化信息中心,检索同行先进专利技术,以防出现专利侵权行为。

中天科技是光通信行业“走出去”的先驱之一,从2012年开始,公司的产品出口印度、摩洛哥、巴西等160个国家和地区。每进入一个海外市场,郭雨凡都会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法规及专利技术。然而仅凭企业内部数据库,不足以判定产品是否属于对方专利保护范围,国图检索非专利文献的资源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开发区是南通的产业高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健康和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迅猛,这三年,开发区图书馆结合辖区产业特色,积极探索为企业服务特色模式,先后为中天科技等企业提供专利检索与分析服务,还利用专业优势汇编形成《开发区政策动态监测月报》和《生物医药产业监测月报》。接下来,图书馆还将走出开发区,为南通更多企业提供专业参考咨询增值服务。

无独有偶,作为全国第一座国家图书馆共建馆,南京江北图书馆(新馆)也成为辅助企业发展的“情报中枢”。

在图书馆三层的“产业阅览区”,两万多种产业图书形成了“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知识产权”等专题书架。“企业读者”在科研过程中如果有所需要的文献,可随时通过邮箱、公众号提交文献请求。除了专业书籍,江北图书馆(新馆)还联合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以“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为主题,形成产业情报月刊,在园区内发放。

公共图书馆,立体的打开方式

不仅如此,他们还面向企业开展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等主题培训,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他们邀请专家深入园区,面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政策解读,专利申请、保护、合规等实务类培训。

南京江北图书馆(新馆)副馆长周鑫认为,产业类服务更具专业性,图书馆要架起一座桥梁,让有价值的产业信息畅达园区和企业。他希望借力国家图书馆产业信息广、领域深、专业强的优势,不断丰富馆藏文献资源,为园区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文献信息方面的参考。

图书馆同时还为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提供了“支撑”。

在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南京图书馆发放《两会参阅》和《决策参考》共计708册,涵盖经济、教育、科技、文旅、民生、绿色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等诸多领域,《两会参阅》由长三角地区21个公共图书馆共同参与编撰,形成的23篇调研报告涵盖了当地民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地方特色等热点问题。

文化走读,立体地“打开”城市

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当阅读打破空间界限,书中所见所闻在身边重现,记忆里的人文故事触手可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江苏很多公共图书馆以“边走边读”打开城市。在“行走老师”的带领下,实地实景沉浸式的阅读讲解,不仅为景点注入了文化内涵,也让人们更立体地了解经典图书的时代背景。

这些年,南京图书馆的“文化走读”不断升级,从“总统府”到明城墙,从现代书籍到馆藏古籍。四百年前,明代书画家朱之蕃梳理了南京四十处山水名胜,编撰成《金陵图咏》。2023年,南京图书馆立足这“四十景”,定制了14条走读路线,带领读者在“凭虚听雨”间徜徉文学小道,凝望“鸡笼云树”中的城墙残垣,在“平堤湖水”边赏柳怀古,咀嚼四百年前的金陵神韵。

公共图书馆,立体的打开方式

2024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南京图书馆联合运河沿线八省(市)的公共图书馆推出“沿着运河读中国”活动。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说,江苏是唯一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沿着运河读中国”将通过阅读与行走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名家带领读者寻迹大运河遗产点,领略大运河文化的千年遗韵,也是弘扬运河文化,希望大家在“深度走读”中读懂运河、读懂江苏、读懂中国。

读一本书,走一座城,于“走读”中,我们了解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还观察到它的发展演变。

南通市图书馆“边走边读”活动中,人们倾听“张謇的家国情怀”,步入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故居,“爱国企业家”的故事深入人心;从回眸“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到踏访蓝印花布博物馆,独具南通韵味的匠心之作尽在眼前。

宿迁市宿城区图书馆组织学生走读耿车镇刘圩村,在白鹿书院,大家了解耿车的发展巨变。在多肉博物馆,他们震撼于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走进刘圩村落,水声潺潺,花草芬芳,环状“8”字形天然水圩,错落有致的白墙灰瓦,无不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徐州经济开发区辖区内企业超5000家,徐州经开区图书馆立足这一特色,不仅与青岛啤酒、宜家商城等30家企业合建了“企业书房”,还首创了“企业研学”,他们带领着读者走进农科院和青岛啤酒见证“从一粒小麦到一杯啤酒”,在中秋节前往徐工月饼厂见证月饼流水线,在研学中,书本的知识变成了更为深刻的记忆。

徐州经开区图书馆馆长陈盛文认为,时代在变化,城市在变化,图书馆应该以更主动的姿态,适应流动的人群,呼应时代的需求,让更多人可以在图书馆找到兴趣点和归属感,将图书馆打造成一个与城市共栖共生的空间,这是图书馆人的使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周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