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线“规划师”,而今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2023-05-22 08:28:36 - 上观新闻

转自:黄勇娣管天瑞

“五一”小长假,在上海湾区高新区高楼村,刚开张不久的“乡游中心”人气大涨,有颜值有气质的民宿、餐厅和书房受到不少市民喜爱。而这个乡村振兴项目的创新实施和成功开张,与当地规划干部李相婷的积极争取和专业努力密不可分。

她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线“规划师”,而今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其实,作为上海湾区高新区规建办主任,李相婷的工作与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有关,专业性很强,但她却在扎根乡村建设一线的十多年里,以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为民办实事的使命追求,让当地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赢得了同事、企业家和周边农民的真心夸赞。

“来时满身书卷气,如今两袖泥土香”。十二年的积累沉淀,十二年的默默坚守,这位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线“规划师”,如今收获了各方肯定,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眼下,李相婷已转岗担任上海湾区高新区社建办主任、城运中心党支部书记,开始了在全新领域的奋斗。

她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线“规划师”,而今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扎根乡村建设一线,高材生甘当“小学生”

2010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李相婷,辞去在上海市中心的房产公司工作,选择远赴沪郊的原金山工业区(现为上海湾区高新区),从零开始,扎根基层甘当“小学生”,在城建领域一步步成长起来。

初来时,为了在短时间内摸清情况,徒步深入田间地头踏勘现场,被宅基上的土狗追着跑、迷失方向找不到归路等“难忘”小插曲,都被她当作“苦中作乐”的笑谈。为了尽快融入适应,她抓住一切机会,主动向领导、同事、村民请教,暗下决心定要在这片产城融合发展的热土上有一番作为。

全情投入,他乡变故乡。十二年里,她用脚步丈量高新区每寸土地,每项工作都尽心尽力,每个问题都搞清弄透,尽其所能、尽展其才。

她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线“规划师”,而今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为了摸清园区内公交客流实际情况,她会在不同时段,全程跟车做数据调查;为了检验积水点排水改造效果,她会在降雨未停时,就冲到马路上一个个检查雨水口;为了处理邻里建房矛盾,她会反复协调,直到喉咙哑掉;为了得到最好的规划设计成果,她经常利用双休日跑到市区,跟第三方头脑风暴,几乎把设计单位逼“疯”;为了梳理清楚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她会问遍能找到的所有经手人,跑遍所有可能的存档单位,哪怕是蛛丝马迹也不放过;为了沟通项目审批,她会跟相关部门经办人员争论得面红耳赤,查规范、找条例,不“磕”出一个结果誓不罢休……

特别是在参与金水湖产业社区和高楼村市民农庄两个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中,面对千头万绪、繁冗复杂的前期工作,她顶住压力、一往无前。同事们形容道,“她像上了发条一样,全身心扑在项目上,把可参照案例资料全部研究了一遍,还利用休息时间到上海周边观摩学习同类型项目,跑遍了所有需对接职能部门跟踪项目落地……”

她的身体力行、全情投入,也感染了部门同事。在她的带领下,三年之内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大幅提升,“90后”新进员工从“一张白纸”已成长为可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这么拼的动力与初心是什么?对此,李相婷回答道,“能来到上海湾区高新区,能有机会参与和见证园区发展,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能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一点点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用看得到、摸得着的工作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我最大的满足。”

她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线“规划师”,而今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在专业领域苦心钻研,避免乡村规划“水土不服”

在工作中,李相婷始终秉承“搞建设要懂专业”的自我要求,积极学习跨领域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先后通过了注册房产估价师、注册规划师的资格考试。

多年来,她完成了十余个规划编制任务,积极探索产城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努力为把高新区建设成为上海湾区的经济增长强引擎和产城融合示范地“添砖加瓦”。

在实践中,她总结并推广了规划管理“三必须、三确保”工作法:一是必须深入村居、企业现场,确保现状情况摸得透;二是必须对规划涉及专项指标进行全面分析比对,确保主要矛盾抓得准;三是必须对重点发展项目进行综合研判论证,确保落地路径走得通。

在这个工作法的实践应用下,上海湾区高新区在各类项目推进中与乙方的谈判对接效率显著提升。几年来,合作过的乙方都评价李相婷是“想干事、会干事”的甲方,是“比乙方还要专业的甲方”。

她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线“规划师”,而今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市民农庄项目是高新区引进社会资本,在乡村振兴示范村高楼村实施的以三产融合、三生融合为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项目。项目于2017年启动前期相关工作。但没有规划作为依据,项目就难以实质性落地。为了抢出项目落地的时间,必须加快推进郊野单元规划编制。

2018年,上海湾区高新区启动郊野单元规划的编制工作。但在当时,郊野单元规划作为一个全新规划范畴,市、区规划管理部门相关规范、技术口径也处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中。对此,李相婷没有坐等,而是在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上,深入研究,主动向上对接沟通,寻求支持,明确解决路径和技术指标。最终,上海湾区高新区郊野单元规划成为全市第二个获批的同类规划,为市民农庄首个点供地块的出让争取了宝贵时间。

2019年,市民农庄首幅地块出让工作启动,“乡游中心”成为市民农庄首个新建商业项目。这个地块规模只有3亩左右,但在地块收储及出让各环节碰到了很多问题,对于相关职能部门来说也都是第一次吃螃蟹。“按照原先的规定,需要在建筑围墙外规划设置一个短边不小于12米的绿地,但整个地块太小,根本‘切’不出来。”回忆起当时的难处,上海世民农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书锦坦言,其实,对于小而精的农村建设项目来说,地块可用面积进一步收缩,无疑限制了后续的发展规划。

按照城市标准去规划建设乡村,难免生搬硬套、水土不服。在李相婷看来,郊野地区与城市化地区地块出让管理技术要求尚未有明确界定,依然需要通过反复沟通协调来推进。于是,她主动沟通跟进项目,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多次召开专题会,与多个部门协调,探寻符合乡村实际的规范标准。后来,乡游中心项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理解与认可,在保障绿化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放宽了对“短边不小于12米”的要求,为地块建设留下了充足的发挥空间。

2020年11月,地块最终完成挂牌。2021年,项目完成建设。2022年底,乡游中心的特色民宿正式营业,27间带有露台的客房融入自然、推窗即景,吸引了众多远道而来的游客。

她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线“规划师”,而今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始终心系民生,把实事项目真正办实办好

乡村规划建设,事无巨细,琐碎繁杂。但那些琐碎的事,就是一个个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而且往往是关系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难题。

高楼村中心路是村内的主干道,因早年各项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一处农宅凸出到道路合理线型内,使道路被迫在农宅旁形成一个硬折点,变成了一条有凸点的路。时常堵车的尴尬情况,日益增加的安全隐患,让李相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解决这个历史遗留的民生难题,李相婷主动进行多方面努力。一方面,她多次与设计单位及相关项目审批部门沟通,在耕地管理紧约束的政策背景下,找到最优改造方案,既符合耕地管理政策要求,又满足道路通行需要,使项目能顺利获批并争取到上级配套资金,减轻基层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她牵头属地村及动迁部门多次到需搬迁农户的家里,真心实意、不厌其烦地劝说,用恒心、耐心和诚心打动了农户,最终农户同意搬迁。

2021年,项目启动建设。2022年6月,项目顺利完工。如今,中心路已被成功“拉直”,同时,5米宽的乡村窄路变成了7米宽的双向车道。

她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线“规划师”,而今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高楼村的集中居住点位置优越,配套完善,但一开始大多村民持观望态度,几乎无人申请平移建房。特别是一些困难家庭,虽然也想申请建新房,但苦于经济困难,担心无力负担建房费用,一时犹豫不决。

李相婷听说后,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宝贵的资源、优惠的补贴要尽可能让那些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困难农户享受到。于是,她向区有关部门咨询政策,争取支持,把困难家庭可申请的各类补贴梳理清楚,帮困难农户算好一笔明明白白的建房账,再找村干部商量,一起做好政策宣传,最终成功打消村民顾虑,让大家放心申请平移建房。

高楼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寒冬告诉记者,现在,集中居住点一期已搬迁入住,项目二期规划选址已完成,申请名额供不应求。

2022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李相婷转岗任上海湾区高新区社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履职新岗位后,她继续沉下心、放下身,一如既往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前辈学,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掌握部门的业务知识,充分发挥城建工作的背景优势,对部门近年的疑难工单深入分析,开展深入调研和分析,探寻共性工单背后反映的基层治理痛点难点问题,提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