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新职业:提供更精准的照护

2024-05-22 07:52: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个性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新需求让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助浴师、居家长期照护师等应运而生——(引题)

养老服务新职业:提供更精准的照护(主题)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贾臻

当我们倾听社会发展的脚步声,就会有创新的动力,很多新鲜美好的事情就会自然发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催生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居家长期照护师、助浴师、失能失智延缓师等养老服务新职业,其中有的职业已被收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日前,记者走访发现,与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相比,这些新职业对养老服务从业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打好分,让照护更精准”

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一新职业,原本学计算机专业的宋成溪当即决定报考,并于2021年10月份顺利通过考试。

评估不是凭经验和感觉,而是有着一整套的评估量表和规范。评估师要严格按照老年人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开展全面评价和打分。

“自理能力包括是否可以独立进食,能否自己洗澡、穿衣等;基础运动能力则包括是否能自己起床、是否能独立行走等;精神状态则是看老人能否分清时间、空间等;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则是评估老年人的视力、听力以及社交能力等。”宋成溪说,因为评估要最大可能地对老人实施精准精细的评估,因此一次评估大概需要半个小时,最后根据评分判断老人属于何种能力等级。

养老服务新职业:提供更精准的照护

“根据评估得分,我们会将老人划分为完全失能、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轻度失能、能力完好等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也将分别获得不同级别的照护。”宋成溪说。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不仅仅针对单独的老年人做评估,有时候还需要对一个区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摸排,得出这个区域老年人的能力整体情况,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惠老政策提供依据。

做好老年人能力评估,仅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不够,还要具备充分的耐心、足够的爱心和细心,自己摸索提问技巧,而不仅仅是用一张没有温度的表格去打分。比如想了解老人能否自主吃饭,直接问询会显得特别生硬,也容易伤害老年人的自尊心,如果让他试一下“把手举过肩膀,活动手指”,便可以直观判断。

几年下来,宋成溪已经为上千位老年人做了能力评估,让他们可以及时享受到诸如家庭养老床位照护等政策。

“我记得一位老人手术后需要定期更换胃管,本来就不富裕的家人要花钱找来车辆将老人送到医院更换。在做了能力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与老人签订了家庭养老床位,医护团队为其制订个性化的照料方案,不仅更换胃管不需要去医院,还有医生护士定期上门给老人做检查,那一刻,我就觉得一定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老年人能力打好分,让照护更精准。”宋成溪说。

助浴师:“让失能老人洗澡不再是‘奢侈事’”

今年56岁的李桂华原来是福山老年公寓的一名护理员,现在是福山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居家服务的助浴师。

“给老年人助浴是个专业活,助浴师上岗前须接受养老护理员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因为只有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经验,才能保证老年人获得专业化、高质量的助浴服务。”李桂华说。

助浴服务到底有多“繁琐”?记者跟着李桂华和她的同事体验了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其中的不易。

养老服务新职业:提供更精准的照护

家住市北区的86岁失能老人马建设(化名)家人预约了上门助浴服务。在接单后,李桂华和同事就开始了准备工作。首先,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服务要备齐助浴床、加热器、毛巾、升降架以及医药箱等洗浴用品和设备,差不多200斤重。老人家住在5楼,并且是没有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李桂华和她的两名同事只能把这一套助浴用品和设备扛上去。其次,开展助浴服务不是进门就直接开始为老人洗澡,而是有着严格规范的流程。进门后,李桂华先向老人及家属介绍助浴服务流程、细节和团队人员,接下来询问老人的健康状况,并由团队的另一名同事为老人测量血压、体温,在开展初步评估确认具备条件后,才能真正进入助浴环节。再次,洗浴过程中,李桂华和同事需要全程监控老人的状态,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停止。洗完澡后,还需要给老人涂上润肤露后做按摩。如果老人有剪指甲、理发的需求,团队也需要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很难一个人独立完成助浴工作,往往需要两三个人配合。”李桂华说。

今年91岁的李明花(化名)是李桂华的一位“老顾客”,因多次脑梗造成瘫痪,常年处于卧床失能状态。“对于家属来说,能够照顾老人的日常饮食已属不易,洗澡是不敢想的‘奢侈事’。老人卧床两年多来,多亏了李桂华大姐和她的同事。”李明花家属说。

“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进入老人房间时,虽然戴着口罩,仍能闻到屋内充满了异味。在洗浴过程中,我和同事们一边轻轻地给老人搓手、擦胳膊,一边问老人是否舒服,老人很满足地点点头。为了确保老人舒适安全,我们团队在服务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细致,整个助浴过程花了近一个半小时。”李桂华说,助浴师的服务对象大都是长期卧床失能的老人,对这些老人来说,洗浴是个艰巨的任务,只靠家人很难完成。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对助浴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老年人的皮肤变薄容易受损,而且身体机能下降,助浴服务可以保证老年人的身体清洁和健康,预防疾病发生,在降低老年人健康风险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应有的尊严和体面。

如今,李桂华从事助浴工作已将近两年,她和同事们已经为上百名老人提供助浴服务。

失能失智延缓中医康复师:“让伤痛来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失能失智,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无法回避的伤痛。今年29岁的失能失智延缓中医康复师叶传响深有感触地说,“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老人在失能失智的同时,都伴随着极大的精神痛苦,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老人的失能失智来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是我不停奔跑的目标。”

86岁的于仁江(化名),因为阿尔茨海默症双手、双脚抖动严重,并且伴随着严重的抑郁,家人和老人饱受折磨。

叶传响上门时,老人情绪十分激动,在给老人做身体经络疏通时,甚至遭到老人的打骂。“虽然心里也委屈,但是切身为老人的处境想一想,我就平静下来。根据老人的情况,我通过中医穴位点穴给老人增强手部、腿部和肩颈的力量。在得知老人生病前爱唱歌后,我就在调理时给老人放音乐听。”叶传响说,经过大半年的康复治疗,老人手抖的症状已经明显改善,可以自己拿起东西,而且也能靠自己的力量起床。伴随着身体的好转,老人的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不但开始和家人沟通聊天,在叶传响上门按摩时,还会和他讲年轻时的事情。

就在不久前的一天,叶传响收到了老人妻子发来的视频。视频中,老人在精神饱满、底气十足地唱歌。这让叶传响很感动,觉得自己的工作格外有意义。

“前些日子,我接待了一个家属。她和我说,早在一年前,她就发现她的母亲爱忘事儿,并且情绪不稳定。现在她母亲的症状更加恶化,所以来找我上门去给她康复,看看能不能延缓一下失能失智的进程。”叶传响为此也陷入了沉思:如果早一点发现干预,老人的症状会不会轻一些?干预效果会不会好一些?

现在,叶传响找到了“答案”。他在工作单位的帮助下开通了视频号,工作间隙时,录制一些关于及时发现、减缓阿尔茨海默症的视频,他也会发布一些关于老人经络调理、保护颈椎的康养小视频,让老年人和家属可以学习更多的护理知识。

居家长期照护师:“需要拿出对待自己家人的爱心和耐心”

今年56岁的刘秀丽是青岛博厚慧慈医疗医护百家利贞养老的一名居家长期照护师。原来是养老护理员的她,在两年前加入了居家长期照护这一行业后,已经与住在“山里”的17名老人“结了亲”。

刘秀丽家住在王哥庄街道江家土寨村。每天早晨六点半,她便会准时骑着电动车出门,去往王哥庄、北宅、沙子口等街道对评定出的失能老人提供居家长期照护服务。

在王哥庄雕龙嘴社区失能老人王红利(化名)家中,刘秀丽一进门便熟练地拿起扫把,将家里的卫生打扫了一遍,并将这几天家里的垃圾送到投放点。考虑到天气转暖老人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洗头,刘秀丽烧开了两壶热水,并拿出从家带来的吹风机,做好充分准备后才开始给老人洗头。因为长期卧床老人不会配合,洗头吹干整个过程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

“山里的一些失能老人,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工作,或者有的老人没有子女,因此我们每周一到两次的上门服务,成了他们最期盼的事儿。”刘秀丽说,几个小时的服务时间看着不短,但是清扫卫生、给老人擦擦澡、洗洗头、修剪手脚指甲等服务内容比较繁琐,时间会过得很快。

因为每周定期登门,老人们和刘秀丽产生了深厚感情。听到有位老人已经好久没吃到爱吃的包子,刘秀丽每次上门时总是要带自己包的包子送给这位老人。

在刘秀丽看来,做居家长期照护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养老护理的基本技能,更多的是需要付出爱心和耐心。“我们要照护好老人,必须拿出对待自己家人的爱心和耐心才行。”

到现在,刘秀丽还清楚地记得刚见到王红利时的情形。因为常年不与人沟通,老人目光呆滞。经过刘秀丽将近两年的照护,王红利像换了一个人,不但精神头变好了,连胳膊都从原来的无法抬起,到现在可以向人招手。

在青岛,凡是经照护需求等级评估,达到三、四、五级失能或重度失智的,都可以按规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医疗护理内容涵盖基本医疗保险三大服务目录,生活照护服务包括洗头、喂饭、康复训练等61项内容。

在入户过程中,刘秀丽也曾遇到过老人不理解的情况。“有的老人一生都十分要强,他们接受不了不是自己子女的外人来照顾他们,脾气情绪很大。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他们就是‘老小孩’,拿出笑脸对他们,看到我的到来确实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好一些,老人们就打心眼里接受了我。”刘秀丽说,有一位老人曾经要赶她走,但是经过半年多的照护后,她晚上门几分钟,老人都会打电话问她到哪了。“尤其有一次,当一个老人从被窝里小心翼翼拿出两块饼干和三块糖塞给我时,我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看着被自己照护的老人状态越来越好,我越发觉得自己的工作再苦再累都值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人的晚年更幸福更温暖一些。”刘秀丽说。

记者手记

新职业带来新变化

新需求引导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市场,新业态持续带动新就业。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9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全国居家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的缺口在60万人左右,今后这个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而养老服务新需求催生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助浴师等新职业的从业者,正在不断开拓新市场、新业态,以其专业化、精细化的优势,成为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新需求的“主力军”。

长期以来,养老行业由于收入低、上升空间有限等原因,人才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流失严重等问题。而随着各地高校陆续开设养老专业,以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促进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专业化年轻人才开始加入养老队伍,这也为养老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新职业的出现有助于打开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推动社会劳动力实现转型。新职业在不断拓宽新就业空间,新就业空间反过来也在增强养老产业活力,实现产业和就业双向驱动。(贾臻)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