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店小二”即将轮换,在阳江各镇街留下的产业情况如何?

2024-05-22 13:05:57 - 政府网站

转自:广东阳江发布

首批“店小二”即将轮换,在阳江各镇街留下的产业情况如何?

阳春市春湾镇

一筐筐青瓜、丝瓜、茄子分类装车,准备从阳春市春湾镇运往珠海市、中山市,实现了产销对接。

近日,在阳春市昌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看着忙碌的村民、满车的蔬菜,即将返回珠海工作的驻春湾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廖文感慨:“帮扶是为了让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自力更生’。”

2021年

我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进驻全市48个镇街

围绕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镇域公共服务能力、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水平五大主要任务开展帮扶。

如今

驻镇帮扶工作已开展将近3年

第一批队员即将轮换回岗

经过近3年的探索积累

产业帮扶该怎样开展

如何实现产业“自力更生”?

驻镇帮扶工作队逐步形成了一套立足当地产业基础、不干预生产经营的帮扶模式,让产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惠及一方群众。

以扶为主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一天运2万多斤蔬菜到珠海、中山销售,阳春市昌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基光满怀感激:“春湾蔬菜到珠海、中山的销路打通了,这要感谢驻镇帮扶工作队为我们来回跑腿,解决了许多运输、销售问题。”

春湾镇是传统的蔬菜种植大镇,这是当地的产业基础。廖文不仅看到了春湾蔬菜产业的基础,还看到了产业劣势:流通销售不完善。这也有了进一步帮扶的必要性和施展空间。

对于产业帮扶,驻春湾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是慎之又慎,花了半年时间开展产业调研,做可行性分析,并主动联系全镇77家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带头人,听听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其实就是找能人。”廖文的思路很清晰,首先你要有能力做这个产业,而且是积极主动愿意做的,工作队才会进行帮扶,“不然,我们也怕钱打了水漂”。工作队“慎之又慎”的目的在于,希望找到当地有基础、有前景的产业,以及能带动这一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能人。

发展蔬菜产业,叶基光就是工作队需要的能人。经过双方多次洽谈,工作队利用珠海的资源优势,帮助叶基光在珠海、中山租赁了4个市场摊位,并购置2辆货车负责运送蔬菜,逐步打开了珠海、中山的销售市场。

记者走访发现,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产业帮扶的思路跟过去精准扶贫时发生了明显变化:各驻镇帮扶工作队以“扶”为主,挖掘当地的产业资源,进一步扶持壮大当地的特色产业,很少会自行创办新的产业。

为什么会选择以“扶”为主?廖文坦言:“我们要承认一点:工作队员并不是创业专家,也没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些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工作,促进产业的稳定发展,这是较为便捷、稳定、高效的产业帮扶模式。”

“本地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市农业农村局扶贫科科长林良蕴表示,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沉淀的本地产业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之所以没有发展壮大,可能是因为种植、管理、加工、运输、销售这条产业链存在困难和问题,这也正是产业帮扶的意义所在,通过帮扶让本地特色产业焕发生机,并保障帮扶资金的投资更加安全高效。

首批“店小二”即将轮换,在阳江各镇街留下的产业情况如何?

当好“店小二”

不干预生产经营

“在产业帮扶中,工作队要尽可能教会村民到政府部门如何办理相关业务。”近3年的帮扶工作,让驻阳西县程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罗晖摸索出了许多门道,“在开展产业帮扶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难办事、不会办事的经营主体顺利开展各项生产经营业务。”

程村镇是传统的养蚝大镇,但蚝加工产业一直是短板弱项。瞄准蚝产业以“家庭作坊”“零散式”发展的实际情况,罗晖将产业帮扶的重心放在了发展蚝加工产业上,支持引导镇上的养殖加工大户,创办专业化的蚝加工企业。

经过调研,工作队选择了阳西县程村金质原生态蚝业有限公司作为党建引领重点企业,立项投资200多万元参与打造阳江市蚝产业龙头企业暨3A级旅游企业,协助其从国内外引进先进设备,建成首个程村蚝现代化全产业链加工车间。在工作队的帮扶下,近3年来,公司厂区面积扩大了8倍,日生蚝加工量提升至5万公斤,年纯收入增长了4倍。

投钱而不参与生产经营,如何才能平衡好各方利益呢?这需要处理好工作队、村委会、经营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驻程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扶阳西县程村金质原生态蚝业有限公司的200多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设备,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设备的产权归当地村委会所有,企业以租赁的形式使用设备。

如此一来,企业得到了发展资金,村委会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工作队完成了产业帮扶任务。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帮扶项目都以这样的模式确定帮扶资产的产权及收益,从而规避帮扶资金产权不明、过多参与企业股权结构等问题。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大部分村委会没有生产经营能力。”廖文补充道,这就需要从产权收益的角度避免村委会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所以工作队出资建设的物业设备,产权归村委会后,村委会与企业签订稳定的租赁合同,以收租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不是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

“我们做这么多服务工作,是为了保障经营主体能够顺利开展生产经营工作。”罗晖说,专业的事情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不能因为工作队的帮扶、村委会的介入,而扰乱了经营主体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完善产业链

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离开了帮扶,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这是廖文这些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一直思考的问题,帮扶产业最终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生存下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阳江38个镇,每个镇开展的产业帮扶项目在3个左右。各工作队也意识到,产业帮扶是驻镇帮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产业这块蛋糕做大了,联农带农、提高村民收入才能有效落实。

与精准扶贫相比,驻镇产业帮扶工作有了更广的范围、更多的资源,可以从全镇的角度筛选有基础、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支持该产业完善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因此,驻镇产业帮扶工作应该更多地聚焦于‘一镇一业’上。”林良蕴表示,我市许多乡镇产业存在产业链不完善、规模小而散、没有品牌影响力等特点。因此,在帮扶的过程中,可以从龙头企业带动、形成规模效益、打造特色品牌、完善产业链条等角度,扶持壮大“一镇一业”。

春湾镇的青梅产业曾经因为产业“短”、只有种植环节而面临发展困难,导致青梅收购价格波动较大,部分种植户甚至不愿意管理青梅。工作队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联系有想法、有能力的种植户,支持建设青梅加工厂,为青梅种植户提供稳定的销路和价格。得益于加工厂的建设,春湾镇的青梅产业也逐步发展壮大。

首批“店小二”即将轮换,在阳江各镇街留下的产业情况如何?

“工作队更多的是给予我们产业发展的思路。”春湾镇青梅加工基地负责人方洪余表示,大部分青梅种植户,既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也缺乏产业发展壮大的资金和资源,所以导致了春湾镇青梅产业一直缺乏加工环节。

针对青梅产业的现实情况,工作队做了青梅产业发展规划,并到云浮市的凉果加工企业考察学习,为种植户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正因为工作队的指导,让方洪余转变了思路,开始从市场的角度思考青梅产业,也让他看到了青梅产业的市场前景。

“工作队要想着帮扶产业怎样才能生存下去。”珠海市派驻阳江市帮扶指挥部指挥长黄聪灵表示,在开展产业帮扶的过程中,首先市场定位要准确,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产业帮扶,避免盲目地开展没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其次要选准经营主体,经营主体必须具有市场经营能力,才能带领帮扶产业走上正轨,“等工作队离开后,产业依然能够‘自力更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