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总体下降!北京三中院通报涉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

2022-06-22 09:19:12 - 北京日报

昨天,北京三中院通报了近三年涉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三中院辖区(朝阳、通州、顺义、怀柔、平谷、密云6区)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290件,判处毒品犯罪分子400余人,其中三中院判处涉毒品犯罪分子88人,判处十五年及以上有期徒刑(含数罪并罚)的18人。数据显示,毒品案件数量总体上较2020年前有所下降。三中院表示,将严厉打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大宗毒品等源头性犯罪,严惩累犯、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对毒品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惩治力度不减。

近三年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总体下降!北京三中院通报涉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

三中院介绍,2020年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15件,同比减少38.8%;2021年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54件;今年1至5月审结毒品犯罪案件21件,同比减少62.8%。

2020年至2022年5月,三中院辖区内审理跨境毒品犯罪案件仅7件。三中院副院长王海虹表示,在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下,传统的随身携带、人体藏毒、跨境物流等境外毒品流入方式均得到更严厉的管控,跨境大宗毒品犯罪案件相对较少。

从毒品来源上看,境内来源主要涉及云南、广东、湖北、四川等地,部分境内毒品犯罪案件涉案毒品的源头也为境外地区,境外毒品来源地主要包括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巴西等美洲国家。“境外毒品依然持续向我国渗透。”王海虹说。

三中院辖区近三年来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中,超6成依托互联网实施。利用物流或快递运输、交付毒品,也成为近几年毒品犯罪的又一明显特点。在三中院审理的一起运输毒品案中,犯罪分子利用物流运输货物,在货物箱内夹带毒品,从云南发至北京,民警从货物的包装箱夹层内起获淡黄色粉末块16块,经鉴定,含有毒品海洛因共计5600余克。

“毒品交易联络以及毒资支付、毒品交付的网络化,使毒品交易的人、资、货相互分离,打破了传统毒品犯罪层层传递的传统链条模式,使毒品犯罪不再局限于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加速毒品传播蔓延,同时容易产生大宗毒品犯罪案件,社会危害性极大。”王海虹分析。

从毒品种类来看,涉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类毒品犯罪案件依旧占绝大多数,同时近年出现的氯胺酮(K粉)、甲卡西酮、MDMA(摇头丸)、麦角二乙胺(LSD)、丁丙诺啡等各种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仍然存在,还出现使用苄基异丙胺这类性状与冰毒极为相似的物质冒充毒品进行贩卖的案件。新型毒品伪装性更强。“比如LSD通常被制成溶剂后吸附在纸上,制作成邮票的样子,还有的新型毒品在传播过程中被制作成食品。”王海虹说。

此外,向吸毒人员贩卖少量毒品的零散贩卖毒品行为,仍旧是毒品犯罪的主要形式,毒品直接进入终端消费环节。近三年审理的毒品案件中,10克以下的零包贩卖毒品案件数为172件,占全部毒品案件的59.3%。

法官提醒公众,要积极提高识毒、拒毒、防毒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筑牢拒毒防毒的思想防线,树立健康的人生信念,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原标题:三中院通报涉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近三年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总体下降)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徐慧瑶

流程编辑:u025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