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06-22 06:50:17 - 媒体滚动

转自:黑龙江日报

构筑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朱大鹏

培育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我省坚持夯实实体经济基础,以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现代化产业集群,要立足本省资源特点,以高端、智能、绿色、集约为方向,构筑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科技创新落到产业发展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依靠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聚焦关键领域。着重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农机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深空、深海、深地等未来产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好我省在智能装备领域的优势,围绕高端智能装备自主可控,加强基础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建立全链条智能自主可控技术体系。围绕生产全流程和装备研发、制造、推广链条,支持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农机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领域企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延伸发展,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升级改造。强化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关键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培育现代化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强链壮群”。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强供应链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响应速度。注重跨区域协作,构建更加高效、安全的供应链体系,优化物流配送中心,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提高效率,降低供应链服务成本。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已成为加快龙江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应利用我省在数据中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潜力,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能效率和创新能力。实施“数字资产”新基建专项支持政策,加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5G网络和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数字经济和产业智能化提供强有力支撑。支持数字企业平台创建,聚焦数字经济重点领域细分方向,创建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打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创新生态。支持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促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政策扶持和创新驱动,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形成强劲、持久的数字化生产力。

以创新为主导持续激发产业活力

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中心、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有效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基地,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等,丰富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众创空间等高水平创业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水平,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成果迅速转化快车道。推广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使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主体、产业链、供应链等有效对接。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的带动作用,力争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聚焦提升研发能力,通过政府支持、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创新主体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资本进入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和绿色投资,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吸引资本参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助力产业体系优化。实施区域战略合作,利用好龙江地理优势,以持续优化的开放环境拓展市场。

注重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坚持夯实人才政策基础,持续落实好“人才振兴60条”,优化实施省级人才支持计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加快建立市场化技术转移人才考核激励机制,推动龙江科技英才头雁、春雁支持计划向产业振兴聚焦。引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匹配的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团队,补全人才链。扎实开展“技能龙江行动”,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让人才“软实力”成为振兴发展的“强动力”。

龙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发挥其自身优势,注重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积极融入国内外市场和技术创新体系,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的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要依据合理的产业体系,充分降低生产要素成本,维持生产要素市场的有效供给,协调保障原材料和基础配件供需均衡,推动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