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受灾地区全面开展卫生防疫消杀工作:打好健康保卫战 确保灾后无大疫

2024-06-22 15:08:27 - 政府网站

转自:梅州发布

据市疾控中心科普,洪水易导致周边环境、水体、食物等受到污染,蚊虫大量繁殖。因此洪灾过后,受灾地区发生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虫媒、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风险将有所增加。

为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连日来,我市有关部门和受灾严重的平远、蕉岭、大埔、梅县等地迅速行动,积极组织人员全面开展卫生防疫消杀工作,打好“健康保卫战”,确保灾后无大疫。

干群齐动手

清淤清理促恢复

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灾地区干部群众采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作业模式,昼夜奋战、加班加点,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先铲除淤泥并清运垃圾,再手持扫帚或使用高压水枪、水管冲刷路面,大型铲车和洒水车也一齐“上阵”,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系统的清洁。

梅州市受灾地区全面开展卫生防疫消杀工作:打好健康保卫战 确保灾后无大疫

6月20日上午,记者在梅县区松源镇圩镇看到,由梅县区疾控中心专家、松源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第三方消杀公司等组成的消杀工作组,正在为刚刚清理完淤泥的街道进行防疫消杀。

6月18日,洪水刚刚退去,大埔县高陂镇便迅速组织镇村干部、环卫工人、党员志愿者投入灾后恢复工作,累计出动300多人次,出动工程机械110余次。目前已完成15条街道的清理工作,清运垃圾3500吨,道路恢复了畅通,水电供应得到了保障,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高陂圩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景象。“垃圾很多,泥浆很厚。他们从晚上一直干到凌晨4点,多亏了大家连夜忙碌,我们才能那么快完成清理工作,顺利恢复生产生活。”高陂镇河唇街居民梁女士说。

梅州市受灾地区全面开展卫生防疫消杀工作:打好健康保卫战 确保灾后无大疫

平远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对大新村村委会办公场所及周边住户房屋进行消杀。

在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墙上的水位线仍然清晰可见,被洪水冲坏浸坏的家具已经被搬到屋外,一些房屋内还积有淤泥,村民正在加紧收拾。差干镇党委副书记凌浩告诉记者,湍溪村道路损毁严重,交通复通较迟,考虑到近日气温升高、环境潮湿闷热,村里现采取“边清理边消杀”的方式,力争在6月22日前完成工作。

专业来支援

消杀防疫保健康

灾情发生后,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召集各科室专家研判工作,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县(市、区)疾控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准备。同时,成立了汛期及灾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联合市卫监所组成5个专家组,下沉到受灾地区进行公共卫生救援和调查,并开展传染病应急监测、冷链运行与免疫接种服务、饮用水安全调查、环境卫生整治与消毒、病媒生物调查与控制、采样检测等工作。

梅县区卫健局从疾控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和医疗机构抽调工作人员组成4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分为疫情监测队、水质监测队、环境消杀队、心理疏导队4个队,到灾区指导消杀防疫工作、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灾区重点急性传染病疫情、病媒生物和食源性疾病防制,加强饮用水安全监测,进行卫生宣教、心理疏导等。“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到哪里,我们的消杀就到哪里。”梅县区疾控中心主管医师张鹏辉说。

截至6月21日12时,蕉岭县受灾乡镇已基本完成镇主街道、菜市场、广场等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行政村消杀已推进近六成,教育部门也正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的全覆盖消杀和水质监测。饮水安全方面,该县恢复供水的5家水厂已落实2轮出厂水检测,其中对县供水服务中心出厂水进行了4轮检测;摸排检测乡镇取水点79个,61个理化指标合格,微生物检验结果待出。

差干镇在组织清理消杀的同时,还在湍溪村临时物资堆放点放置了消毒物资,有序派发给村民,并向他们讲解调制、喷洒、擦拭的要点,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镇村干部一户户上门发放。“我们还将对村医、村干部开展消杀培训,让大家掌握专业知识,能够现场指导村民规范消杀。”平远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饶良宏告诉记者,水源方面,相关部门正在陆续进行水质检测,对水源定期消毒,确保灾区水质安全。

来源:梅州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