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盛夏农忙时 看粮食生产新方式都有啥

2022-07-22 09:37:16 - 央视

在我国,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5%以上。目前,除了部分双季晚稻和晚秋粮作物以外,秋粮面积大头已经落地。据初步预计,今年秋粮面积有望超过13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秋粮的1/3以上,今年东北大部雨水好、墒情足,目前水稻正在孕穗,春玉米、春大豆处于开花吐丝期,玉米、水稻、大豆一二类苗比例超过95%,长势好于常年。

吉林:卫星看耕地变化

吉林省今年秋粮生产的一大亮点就是体现出一个“增”字。全省分解下达粮食播种面积8800万亩,超过国家下达任务218万亩,创历史新高。那么除了现有耕地实现应种尽种之外,多出来的种植面积增在了哪些地方?我们一起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看看耕地的变化↓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盛夏农忙时 看粮食生产新方式都有啥

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吉林西部地区,盐碱地分布较多。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盛夏农忙时 看粮食生产新方式都有啥

这张卫星照片拍摄于2020年7月,显示的是吉林省大安市互助村的一片土地。通过亚米级的分辨率可以看到,这片白花花的土地已经严重盐碱化,不但无法耕种粮食,还有逐年扩散的危险,威胁着附近的庄稼地,

吉林省大安市自然资源局整理中心主任王长志:当地老百姓流传着一句话:“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没几棵,秋后不收啥。”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盛夏农忙时 看粮食生产新方式都有啥

今年6月“吉林一号”再次拍摄了卫星图片,今年这片盐碱地已经种满了庄稼。为了提升盐碱地治理质量和效率,今年初,当地把这里选做“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把盐碱地变成了“擂台”,引进11家盐碱地改良技术单位进行试验种植,每个单位承包一块地,用最后的产量决定技术推广花落谁家。

吉林省大安市自然资源局整理中心主任王长志: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规模0.52万亩,新增耕地0.42万亩,为我省千亿斤粮食工程提供有益探索和可靠保障。

盐碱地改良增面积稻谷飘香

我们通过卫星看到了吉林大安盐碱地改良的最新变化,现在,这里的秋粮也进入了田间管理关键期。盐碱地上的作物长势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盛夏农忙时 看粮食生产新方式都有啥

在吉林省大安市长和村,集中连片的水稻长势良好,已经进入了分蘖后期,可就在今年春耕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吉林省大安市中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孟宪东:以前这里都是荒甸子,基本寸草不生,长的只是碱蓬草。

为了有效改良盐碱地,孟宪东所在的合作社采用物理、生物等多种方式,对土壤添加改良剂、增施有机肥,再通过以水洗碱的办法,让盐碱地里长出了粮食。

吉林省大安市中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孟宪东:作为第一年(改良的)盐碱地,没有缺苗、断苗现象就很难得了,这样的田地到秋天我们预计(产量)能达到每亩大概800斤左右。

大安市的盐碱地在全市18个乡镇中均有分布,一度卡住了当地的农业发展。2021年起,中科院在大安市建立了一个盐碱地改良万亩示范区,创新和示范“以养改地、先养后种、种养结合”的盐碱地水田高效改良利用技术,实现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双提升。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助理研究员刘宏远:原来土壤pH酸碱度达到10.5,但是我们进行以养促改以后,第二年再测的时候,土壤pH酸碱度就已经达到了9.8,应用了稻蟹综合种养以后,水稻的产量一般可以达到10%左右增产。

推广“坡改梯”

向低产田要产量

吉林省通过改良盐碱地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而在辽宁,今年持续推广坡地改梯田,向低产田要产量,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盛夏农忙时 看粮食生产新方式都有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有坡耕地270万亩,占到耕地总面积的近一半,是山区丘陵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用地,由于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粮食收成并不高。今年,当地持续推进将坡耕地修建成水平梯田,让低产田变良田。

如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已经累计完成坡改梯面积15.05万亩。通过多项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坡耕地黑土层逐年变薄、土壤有机质流失严重的现象得以扭转。

今年辽宁省在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重点提升低产田产能的基础上,还通过落实藏粮于技,积极推动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创新生产模式,提升单产水平。今年新增落实了5个全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创建。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副处长白晨辉:在每个县落实一个百亩的攻关实验区,重点开展一些前沿技术和瓶颈技术的攻关实验。中期管理阶段,我们先后组织了省市县总共168个专家团队,深入各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田间“农管家”

助农在一线

夏管是秋粮生产中的关键一环,管得好才能产量高。在粮食生产大省黑龙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了田间管理服务队,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行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指导田间管理。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盛夏农忙时 看粮食生产新方式都有啥

在黑龙江垦区军川农场的万亩稻田里,田管服务小队会查看水稻长势和病虫害防治情况。

谭江是军川农场田间“农管家”队伍当中的一员,自6月初水稻返青后,他便以每天巡查1000亩,每9天巡一轮的方式,对作物长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查看。

军川农场种植户白胜文:有了农场技术服务队的帮助,解决了我们种得好、管不好的问题,尤其到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药,每亩用量多少,都有精准的把控。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副总经理杨荣军:今夏我们共组织成立田间服务队350支,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依托固定翼飞机、大型机械和数字诊断系统,构建起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立体夏管防护网,全面做到农业夏管不落一处、齐抓共管。

(总台央视记者张勤梁丽娟陈博李卉乔一茗张昊裴奔张旭成赵文彬刘悦欣徐洋刘诗然裴洋齐莉莉李承泽刘纵雷王海樵邵冲吉林台黑龙江台辽宁台)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