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 沉睡的 ”耕地资源

2024-07-22 03:07:19 - 媒体滚动

转自:学习时报

唤醒“ 沉睡的 ”耕地资源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同种植户、农技专家亲切交流,在这片麦田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同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再次强调,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要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河北省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自古以来淡水资源匮乏,土壤较为贫瘠,粮食产量较低。这里的400多万亩盐碱地,曾是全市粮食种植、增产的难题。然而沧州人没有因此退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突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对这个难题不断有了新认识、新方法。新时代以来,沧州人坚持“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等多种方法降低土壤盐碱含量、选育耐盐碱的良种,结合实际探索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在盐碱地上增“粮”的重要成果。

治疗土地的“绝症”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一提起盐碱地,人们总会想起干硬土地上泛着白花花的盐渍。这类土地含盐量高,不仅很难种庄稼,甚至连草和树也是“一年蔫,两年黄,三年进了灶火堂”,所以被人们称作土地的“绝症”。可在沧州,这样的盐碱地非常常见。

面对大面积的盐碱地,要如何治理?最传统的办法就是用强灌强排的方式把土壤中的盐碱洗掉。这种办法在东北、山东地区都比较有效,但是沧州的盐碱地有所不同,因为沧州缺乏淡水,而且经常春旱——春季需要水来压碱的时候干旱最为严重。基于这样的条件,这里的盐碱地治理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

旧城镇仙庄片区村民许云龙回忆道:“过去种麦子,情况非常不好,只能靠天吃饭。尤其是雨水少的时候,麦子播种下去是一整片,最后长出来都是稀稀拉拉、一块一块的,一亩地大概只能剩下一半,最终能成活收上来的更少。”他口中过去小麦长得“稀 稀拉拉”的情况,和眼前成片的绿色麦田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年来,沧州人如何治疗土地的“绝症”?有老办法,也有新技术。在旧城镇仙庄片区的麦田里,随处可见大概半米深的沟,后仙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亮介绍道,这个方法叫挖沟排盐,就是在地边挖沟,当地底下的咸水往上返的时候,咸水就会流到沟里排走。2017年左右,村里集中进行农田建设,重新给土地挖了沟,大沟小沟相连,更加科学的规划设计让这种传统的办法在降低土壤盐碱度方面发挥了更明显的作用。除此之外,村民们还使用秸秆还田的办法,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也能够降低盐碱度。

随着技术的更新发展,沧州人不断创新盐碱地治理方法。比如,使用一些有机肥料代替秸秆还田的作用以及通过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来改善土壤盐碱度;再比如,使用咸水结冰灌溉技术——利用咸水和淡水融点不同的特点,在冬季抽取地下咸水浇地,让土壤结冰,等到春天冰融化的时候,高浓度咸水融点低先融化,带走部分盐分;随后低浓度咸水融化带走大部分盐分;最后淡水融化再带走剩下的盐分。在沧州的小山乡试验基地,使用了这种技术的土壤从原本2%的含盐量降到了0.3%到0.5%。这种盐碱程度的土壤,已经能够种植包括棉花、油葵、甜高粱、枸杞在内的很多经济作物。

“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

农民有句老话:“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做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不仅要改善土壤以做到“以地适种”,还必须在“以种适地”上下功夫。而“以种适地”对于沧州人来说,就是选育耐盐碱植物。

我们在麦田里看到的小麦叫做“黄骅旱碱麦”,在沧州的土地上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史。坐落在沧州的中捷农科所从1975年成立至今一直在进行旱碱麦研究。起初,农科所引进了一批优质小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但是“外来品种”在沧州水土不服。为了寻找真正能够在盐碱地上实现丰收的小麦,只能自己选育。经过7年时间,科研人员选育出了“冀麦32”。这个品种耐盐碱,亩产能达到150公斤。但是由于“冀麦32”是“细条高个”,难以经受大风“摧残”,容易倒伏,产量不稳定。针对这个问题,科研人员在其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变异单穗进行种植,再选择、再播种,一年一年反复试验,优中选优。一直到天气最热的麦收时节,科研人员一直都得待在试验田里,一个穗一个穗地去收割、去记录。终于,他们选育出了更抗倒伏的品种——“捷麦19”,后来接着研发了“捷麦20”。在旧城镇仙庄片区的麦田里,如今就生长着这两个品种。

除了沧州本地的农科所,关于旱碱麦的育种工作,“国家队”也在发力。2013年,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环渤海河北、山东、辽宁、天津4省(市)启动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针对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重点突破“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坐落在沧州市南皮县的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就是“渤海粮仓”工程核心技术发源地之一,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试验站选育出了一批优秀的旱碱麦品种,如“小偃60”“小偃155”等。现在,在试验站150亩的试验田里,依然进行着近百种小麦种子的实验。试验站站长孙宏勇研究员为我们介绍了一些正在进行定位试验的项目,他说:“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技术更需要时间,一个成熟的品种选育出来最少需要八到十年,成功的情况比失败的少太多了。”正是在试验站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旱碱麦的品种日益优化。孙宏勇说,“小偃”系列的一些品种目前亩产能达到500公斤,产量十分可观。

2020年,中捷农科所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手里拿着“捷麦19”的种子包装袋前来问询是不是农科所研发的品种。这些人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援疆指挥部,他们援助新疆巴州和硕县建设,机缘巧合地在当地的盐碱地里试种了“捷麦19”,结果表现特别优异。盐碱地的缘分,让两个相距3000公里的地方联系在了一起。目前,像“捷麦”“小偃”系列的旱碱麦种子很多已经走出了沧州,在天津南部、山东北部、新疆等其他地区的盐碱地上蓬勃生长起来。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除了沿海地区,东北松嫩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地区等,都有大片盐碱地。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盐碱地上虽然不易生长作物,但其土壤矿物质含量高,一旦作物能长出来,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以旱碱麦为例,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小麦试验站原站长赵松山研究员谈到了它的特色:一方面,旱碱麦品质优,富含钙、钾、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国标;另一方面,风味独特,加工出来的面食麦香浓郁、软绵筋道。在2020年成立的河北银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黄骅旱碱麦加工厂,总经理王文达就对旱碱麦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进行了介绍。他们的工厂生产着包括黄骅“面花”、挂面在内的大量旱碱麦加工产品,其中印刻着吉祥图案的黄骅“面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制作“面花”模具的这项手工技艺,也被列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销售产品,他们除了和线下的超市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王文达说:“去年的一次和头部主播的合作,单场就直接卖出了2万单产品。”

这些年,黄骅“面花”被端上了京津冀消费者的餐桌,而用旱碱麦面粉加工的果蔬面、蝴蝶面等形态多样的面食产品,也深受消费者青睐。2023年12月,沧州20余家旱碱麦龙头企业与北京新发地100多家经销商对接洽谈,累计签约额达1亿元。目前,沧州旱碱麦专业加工的年加工能力已经达到2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2023年,“黄骅旱碱麦”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进一步走向了全国市场。

除了旱碱麦,在旧城镇仙庄片区麦田旁,有一种深绿色的植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王志亮介绍道,这是一般用作奶牛饲料的苜蓿,也在盐碱地上大面积种植。轮作像苜蓿一样的耐盐碱植物和粮食作物,也是盐碱地治理的一个好办法,因为苜蓿不仅耐盐碱,种植后对土壤也能起到降低盐碱度的作用。

在旧城镇有一个纳茉农场,占地大概7000多亩,其中就有3000多亩地进行苜蓿和旱碱麦轮作,种一年苜蓿再种一年旱碱麦,苜蓿一般一年能收四五茬。场长刘德成向我们介绍道:苜蓿是优质饲料,“不愁卖”,“我们现在最远能销售到江苏”。他正说着话,就有一辆红色的大卡车从背后驶过,他回头指着这辆车说:“这就是来收苜蓿的,前面那一片地里的苜蓿已经售出了,我们晾晒完打包好,直接就从田里拉走了。”他还补充说,“这还是个小车,还有比这辆更大的呢”。据了解,一亩地苜蓿的纯收入一般能达到2000元左右,而且比起种植其他作物,苜蓿生长需要的人力、物力很少,基本不用施肥。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牧草业研究所所长徐玉鹏说,目前我国每年仍从国外大量进口苜蓿,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因此沧州种植苜蓿的经济效益依然很高。

现在,沧州已经拥有“黄骅旱碱麦”“黄骅苜蓿”“南齐茴香”“碱地梨”“冀星冬枣”等多个与盐碱地息息相关的特色农业品牌,盐碱地农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35亿元,围绕盐碱地的特色农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若说现在旧城镇仙庄片区的麦田和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有什么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在麦田中间多了一座农业四情监测站。据黄骅农业农村发展局技术站站长于荣艳介绍,这片麦田现在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这座监测站也属于建设的一部分,主要起到灾情预警作用。与此同时,“浇灌、排涝、拉沟、修道也是建设的重点”。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目前,沧州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余万亩。对沧州来说,盐碱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水,有了高标准农田,依托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就能通过各种浇灌技术完成机械化作业,解决水浇不上的难题,从而大大保证粮食产量。

河北省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宸是沧州推广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的一个代表,“90”后的她2013年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在她的合作社里,超过100台农机都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播种、收割、平整地块、植保等环节全部实现了无人化和自动化,她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北斗女孩”。张宸说,她们和农户合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土地流转,即从农户手中收购土地经营权;另一个是土地托管,即为农民提供生产环节服务,风险共担。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07万亩,托管土地7.3万亩,辐射带动5000多户农户,2023年旱碱麦产量达到3620吨。

在沧州市,像张宸这样为农业贡献力量的“新农人”也改变了沧州人对农业的传统观念。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下,农民压力小了、更省心了,收入却提高了。大家都更加积极地把土地流转、托管出去,让手中的土地更高效地利用起来,享受着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便利,生活也变得更富裕、更幸福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方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底我国盐碱地共1.15亿亩,如果能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无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沧州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向盐碱地要产量、向特色农业要效益,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为全国盐碱地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沧州的实践启示我们,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充分利用这一后备耕地资源,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优化布局、压实责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河北省沧州市委党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