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2024-07-22 12:03:38 - 媒体滚动

转自:前线理论圈

摘要

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数实融合发展路径,为社会舆论的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新条件、带来了新工具,也为我们掌握舆论主导权、凝聚社会共识打开了新空间、带来了新战场。面对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光芒和指导意义愈发熠熠生辉。主流媒体要积极运用信息科技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巩固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信息化时代的“时”与“势”,对如何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了深邃思考,深刻总结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规律,明确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路径。面对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浪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愈发深刻地体会到,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

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信息化进入新阶段为掌握舆论主导权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引发生产关系重大变革,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已成为全球共识。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推动信息化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作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决策,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推动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我国信息化已经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

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信息革命代表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成为重塑思想文化发展新格局的主导力量,同样也是重塑舆论生态、新闻形态的主导力量。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为社会舆论的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提供了新条件、带来了新工具,也为我们掌握舆论主导权、凝聚社会共识打开了新空间、带来了新战场。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成为新的重要创新引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态势愈发明显,为我们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带来重大机遇。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以信息技术生态优势、数字化转型势能、数据治理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焦点,全球信息化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前所未有,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

从国内看,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培育以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艰巨繁重,数字化生产力释放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突破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能力不足等突出短板,制约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水平。这些都提醒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充分认识今天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共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特征,成为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凝聚社会共识的根本遵循。

高度重视掌握互联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网信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全球信息化竞争激烈、网络权力利益斗争加剧,越来越证明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网络强国的极端重要性。

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时度效,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面对信息化条件下舆论生成传播模式的剧烈嬗变,网络舆论乱象丛生、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带来的挑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要坚守初心使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当今,互联网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信息化进入新阶段不可避免会引发网络传播规律的新变化,我们要进一步准确把握网上舆情生成演化机理,不断推进工作理念、方法手段、载体渠道、制度机制创新,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在互联网时代,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做好群众工作的环境、形势、要求都在发生变化,党和政府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今天的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应用工具和场景,更加方便党员干部深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让互联网更好地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近年来,从“相加”迈向“相融”,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全方位、深层次的媒体融合态势已经初步显现,主流媒体正在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又带来了全新的考验,全面把握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加快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成为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网络已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必须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善于运用信息时代的科学理念、先进技术武装自己,同时坚决守住网络安全底线,才能更好掌握住舆论主导权,把握住时代主动权。

在深度融合发展中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主流媒体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立足党报党刊功能定位,履行职责使命任务,与时俱进把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的新变化,积极运用信息科技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向纵深发展。着力增强宣传文化工作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巩固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摆在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时代命题。

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

进一步精准功能定位。集中资源放大党报党刊内容品牌特色亮点,努力打造成为创新理论武装的核心阵地、引导思想舆论的枢纽平台、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载体、创制文化精品的重要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的高效渠道,认真履行好“意识形态、舆论引导、核心价值、中心工作”的功能作用。要把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作为首要任务,把党的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紧紧围绕进一步唱响自信自强、团结奋斗的时代主旋律,充分记录和讲述人民群众的故事、变化和精神,用“理论评论、时政报道、主题宣传、舆论监督”的精品力作来暖人心、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推动主力军全面进入主战场,提升采编体系的全媒体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做好内容生产建设,做强自有平台建设,做优技术系统建设,做细规范管理建设,做实内部创新孵化建设,让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力、信息聚合力、技术引领力强起来。不断提高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本领,使自有平台和新媒体矩阵成为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新空间。加强对网络舆论生成传播规律的把握和运用,对由互联网普及应用带来的“后真相”时代、“弱传播”现象、“回音壁”效应等新特点,对前沿技术给宣传引导带来的新挑战,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并自觉运用到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践之中。进一步提升用户意识。深入研究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以用户关注和需求为中心增强融合黏性、加快融合转化,“新闻+政务”“新闻+商务”“新闻+服务”都要认真把握目标用户高频、刚需及痛点,提升为各类用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把服务用户与引导受众结合起来,把新闻产品做得更生动、更鲜活、更有针对性、更有穿透力,把党报党刊的内容优势转化为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始终保持对先进技术的敏感,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探索沉浸式、交互式等新闻产品,打造智能化、生态化的全媒体一体化采编平台,让技术赋能与创新创意更好地结合,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服务读者用户。

进一步确保底线安全。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办新媒体,树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政治能力建设成果充分体现在每一条稿件、每一块版面、每一个端口平台上。把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清醒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和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全方位守好安全防线,特别是要进一步形成“把关能力是主流媒体的核心能力”的共识,不断完善全员、全时、全程、全域把关体系,打造首都传媒铁军。

作者:毛晓刚,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

文章来源:《前线》杂志2024年第7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蔡庆悦

网络编辑:崔天琪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