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2024年年会在京召开

2024-07-22 16:47:59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马爱平

7月20日至22日,由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承办的“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2024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涉农高校的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植物保护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主任和课程责任教授等110多位专家参会。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2024年年会在京召开

在开幕式上,北京农学院院长段留生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一所具有都市农林特色的北京市属高等农业院校,近年来,北京农学院成立了植物健康研究院和古树修复等专业,培养植保专业人才,他们扎根基层、踏实勤勉,成为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如今,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融合,对传统植保专业既是冲击,也是机遇。此次论坛旨在促进植物保护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希望各院校加强科研合作,教学共享,不断完善研推产教融合,构建植物保护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强大的植保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表示,如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植物保护的发展也要融入其中,让植保专业焕发新活力。在未来的植物保护专业教学中,各兄弟院校要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对教学质量标准进行进一步规范,逐步完善教学体系。新农科建设要重视学科融合,要加强相关学科专业之间的合作,整合提升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探索高校协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途径,形成长效机制,推动高校课程建设质量上新台阶。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陈剑平在题为“关于高质量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思考”的报告中强调,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精细化管理与防控正逐步成为发展趋势,未来20年内,植物保护专业的发展方向将聚焦于合理利用监测预警、人工智能以及基因调控等先进手段,以实现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及低风险化的目标。

会上,康振生作题为“小麦条锈病与粮食安全”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彩万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黄丽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琦和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徐秉良等19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植物保护专业学科文化、教师队伍、科教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等内容为主题分别作报告。专家指出,植物保护是实践性强的农科专业,在专业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基地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2024年年会在京召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