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手机化”的儿童智能手表,别跑偏了

2024-07-22 18:28:10 - 民生周刊

双摄像头可拍照可视频,还可以发布朋友圈动态,可以加好友刷短视频,还能玩游戏……这么多功能,都可以在只有一个按键的儿童智能手表上实现。

因为绝大部分手表内置开放系统,手表除了通信、定位等基础功能,游戏、短视频、美颜相机等非必要功能都可以通过安装第三方软件实现。

随着儿童智能手表逐渐“手机化”,功能越来越多,带给儿童丰富体验的同时,也受到了部分家长的诟病。

大约每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有智能手表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市场。

我国5岁至12岁的儿童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大约每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有智能手表。

儿童智能手表的黄金期,从十年前开始起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可穿戴设备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125.8亿元,增速高达471.8%。儿童可穿戴设备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方向,发展势头迅猛。

2015年,儿童安全智能手表迎来了“井喷式”爆发。这一年,“儿童电话手表”的概念开始出现,同时加入了微聊等社交功能。 

今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一季度出货量910万台,同比增长54.1%。其中,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404万台,同比增长44.4%。

儿童智能手表为何越来越像手机?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在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次产品迭代。

儿童App应用市场呈上涨趋势,儿童手表的功能从打电话、定位,增加到视频通话、社交、运动计步等,慢慢趋向娱乐和健康,可以下载的App多达几十款甚至更多。

最开始的儿童智能手表主要采取GPS定位技术,以实现对儿童的实时定位,同时还有通话、短信等功能。

4G时代来临之后,儿童智能手表加入了视频通话等功能,还加入了心率监测、睡眠监测等功能,同时有了更多的游戏和学习内容。

当下的儿童智能手表支持更多的应用和服务,比如在线教育等,有的还能实现人脸识别、指纹解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认为,虽然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化趋势目前存在较大争议,但从技术发展势头看,传感器、电池技术和屏幕显示的进步使得更小的设备可以实现更多功能,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化将是必然趋势。

但近些年来,整个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技术创新不再明显,且同质化严重。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品牌厂家试图通过越来越多的功能吸引孩子。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发现,那些售价在两三百元的产品往往会强调“功能强大”,这些小厂商不是什么知名品牌,往往还会用“天才小子”“小大才”这种打擦边球的称呼销往下沉市场,“孩子甚至可能用这些手表打王者荣耀”。

投诉超2600条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2018—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基本达到饱和状态。

正在使用智能手表、智能台灯、词典笔、智能屏等新型智能设备的未成年网民均超过20%。

与此同时,儿童智能手表发展中带来的隐患备受关注,功能冗余、诱导消费、隐私侵犯等问题屡禁不止。

不少网友表示,儿童智能手表主要依靠硬件来赚取利润,但在软件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这门生意很容易跑偏。

在某投诉平台进行搜索发现,关于儿童手表的投诉超过2600条,主要集中在质量参差不齐、涉嫌虚假宣传、信息安全隐患、手表应用诱导儿童消费等问题。

一位家长投诉称,电商平台购买的糖猫儿童定位电话手表,只偶尔使用,平时也保养完好。然而品牌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停止服务,手表突然无法进入系统,也无法拨打电话和定位。

还有家长投诉称某款手表上的一些应用,存在诱导儿童进行消费和充值会员的现象,比如听故事,听了一会就会有二维码出现让人扫描付钱,否则不能继续听故事。

另外,有网友表示某儿童手表预装软件中的广告数量过多,担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潜在的危害。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儿童智能手表功能不断延伸,具备拍照搜题、社交互动、购物游戏等功能,其中一些广告推送及内置游戏内容暗含不良价值引导不利于儿童心智健康。儿童学习平板、电子手表内置APP游戏化严重,支付软件诱导消费问题多发,个人信息安全也存在隐患。

儿童智能手表功能应重“适”不重“多”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鹏认为,一方面应该意识到儿童智能手表逐渐“手机化”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种策略,要求企业产品水平停留在数年前儿童手表刚起步、还没达到智能化的水平是不现实的;但另一方面,企业不应该为了产品竞争而失去底线,将无益于儿童成长的功能加入手表中。

“儿童智能手表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适合的才是好的。”刘鹏说。

202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儿童手表》针对儿童智能手表的静态定位、通话、电磁辐射、信息安全、电池安全、充电安全、佩戴安全温度等提出了要求。

今年3月,《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正式实施。指南提出儿童手表制造者需要考虑在监护人控制应用程序中设置足够的功能,以确保监护人能够对儿童智能手表的特定操作进行适当控制,如交友功能、应用内付费、内容发送等操作。

“若儿童智能手表设置过多功能却没有相应的保护机制,就可能导致网络沉迷、带来安全隐患,也可能在无形中弱化孩子的现实社交能力、主动思考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刘鹏建议,企业应自觉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模式在各种终端落实到位,建立有效的防沉迷系统,“谨慎添加附加功能,实施严格的应用规范,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同时要为家长把关提供支持,在家长端进行精细优化,协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法治周末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