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本报专访北京师范大学路春艳:如何通过电影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2022-08-22 19:17:43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国家电影局近日发布通知,为促进电影消费、加快电影市场恢复,2022年电影惠民消费季计划于8月—10月展开。截至8月19日,2022年暑期档票房突破80亿元,已超过去年暑期档73.81亿的总票房。为期8天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日前圆满落幕,也让电影文化气氛日益浓厚。

生态环保电影《等儿的湿地》8月19日在全国院线上映,引起观众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随着电影市场复苏升温,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生态文化与电影文化将有更多的关联和互动。电影是如何呈现和探讨生态话题的?如何通过传播电影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就相关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路春艳。

独家!本报专访北京师范大学路春艳:如何通过电影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路春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影文化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项目、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项目等,著有《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等著作,在《当代电影》、《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目前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类型电影研究”。

电影不仅生动展示了“人类如何挽救自身”的过程,也让人类在面对其他生物与自然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中国环境报:我们注意到,随着生态环境影响和气候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关联越来越密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题材也进入到国内外电影人的创作视域中。据您研究,生态环境的变化给电影创作带来哪些灵感?相关题材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路春艳: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影视创作带来的灵感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真实事件为原型进行的改编,例如具有传奇色彩的追诉电力公司污染水源事件的《永不妥协》(美国,2000),还原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的《深海浩劫》(美国,2016),改编自杜邦公司化学污染案的《黑水》(美国,2019),以及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为原型的《切尔诺贝利:深渊》(俄罗斯,2021)。这类影片是“艺术源于现实”的生动写照,灵感均源自已发生的“大案要案”。虽然这些事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已成定局,但电影的作用不仅是带领观众了解事件原委,更是一种对这些事件带来惨痛代价的铭记。

二是对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多元想象,多集中在灾难片、科幻片中。如地球变成一片汪洋的《未来水世界》(美国,1995),展现人类未来丧失生育能力的《人类之子》(美国/英国/日本,2006),地面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的《流浪地球》(中国,2018)等,这些影片以现实中的冰川融化、气候变化、水源与大气污染等问题为灵感,并将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推向极致。可以说,这些想象是极具预见性与警示性的,镌刻着人类的危机意识。

三是如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激起人们对以往美好生态环境的怀恋之情,诸多电影以引人入胜的田园故事展现自然之美,唤起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待与向往。如动画电影《龙猫》(日本,1988)以清新温情的奇幻故事唤醒人们对传统家园和美好自然的怀恋,呼吁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一点就到家》(中国,2020)展示了绿水青山、风景秀丽的云南古寨,区别于忙碌都市,有着荡涤人心的作用。

中国环境报:电影对人与自然关系是怎样表达和反思的?

路春艳:电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与反思往往以“危机”为纽带,这些危机可以是火灾海难、天崩地陷、高温严寒、毒气污染、病毒肆虐、异族入侵,对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威胁。电影在惊险慌乱、九死一生的紧张节奏中展现了生态灾难之可怖,引发观众对生存现状的关注和思考;以万物凋敝、废墟遍野的末世景观呈现了未来世界之绝望,警示人类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以异族群来势汹汹的气势扑灭人类狂妄自大的情绪,并以异族群的发声控诉人类肆意掠夺自然的丑陋行径。

在人类与危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以挽救自身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揭示出来,即需要人类保护的并非自然,而是人类自身;是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依赖、占有和开掘让我们产生“地球本该如此”和“地球理所应当作为我们栖身之所”的幻觉,这些危机的出现给沉醉于此种幻觉的人类带来沉重一击。部分电影也对这些危机为何会发生进行了询问,追本溯源下会发现,绝大多数祸端就是人类自己。由此,电影不仅生动展示了“人类如何挽救自身”的过程,也让人类在面对其他生物与自然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银幕中的生态表达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认知,更为我们了解自身,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通道。

中国环境报: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电影创作和相关研究现状如何?

路春艳:近些年,中国电影的创作者表现出较为成熟的理论认知和电影人的使命担当,诸多文本既关注个体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生态,也记录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影像风格也新意纷呈,随着中国电影类型化风格的成熟,类型电影创作中生态意识的表达成为一个显性的现象,类型化的影像风格与现实的生态议题相交融,为观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审美体验,进而为电影生态意识的表达与呈现提供了丰富、充分的美学支持。

从现实层面来说,在视觉文化空前繁荣的当代,电影作为最为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不仅凭借其不断更新的视听特效构筑了诸多精美绝伦的奇观盛景,更将镜头对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记录千变万化的地理地貌和人文景致,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有形的、三维的、共享的”文化文本。银幕中的生态表达不仅影响和塑造着人们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认知,更为我们了解自身,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通道。尤其在全球疫情肆虐、气象灾难频发的现状下,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具有跨越种族和文化的“共同体”性质。

从理论层面来说,国外已有诸多研究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好莱坞主流商业片做出不同的分析与阐释。国内近些年对“生态与电影”领域的研究也开始多了起来,但在借鉴生态学、文化学、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同时考察电影创作与社会语境之间的互动与对话的系统性研究,仍有可待深入发掘的空间。

中国环境报:近年来,通过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电影研究,您感受到生态环境有怎样的变化?

路春艳:关于生态环境变化,一方面,在国际关注、国家倡导、媒体宣传的合力下,环境与生态问题的紧迫性与严峻性已经家喻户晓,这对个人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增强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肯定是有潜移默化的正向作用。此外,有关部门加强对污染的监管与治理、垃圾分类、大力开发清洁能源,这些具体的举措也让很多地区重现了绿水、青山与蓝天,生态环境可以说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改善。

另一方面,物种灭绝、冰川融化仍在发生,频发的极端天气与灾难仍不断袭击着世界各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仿佛又是势不可挡的。其实,这就好比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踩下刹车并不能让汽车立刻停下。同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与采取的各项措施显然起到了刹车作用,但并不能立刻遏制住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恶果。

电影中生态意识的表达与呈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趣味,并通过观影、电影节等方式影响和塑造着都市文化。

中国环境报:怎样通过传播电影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路春艳: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家国情怀,电影中生态意识的表达与呈现明晰而具体,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趣味,并通过观影、电影节等方式影响和塑造着都市文化。

首先,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讲,观众的审美趣味至少涉及观念传播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影像语言是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精良的影像质地可以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艺术认知。中国电影的生态叙事不断成熟,最初关注的是自然景观及其隐喻深意,之后聚焦于现实问题,诉说人文关怀。一方面,着力于题材现实性的力度和深度,使得生态发展成为与个体生存休戚相关的议题。另一方面,生态影像基于对中国文化中美学传统的观照,其影像品质为观众提供了极佳的审美体验,是生态理念传播的重要助力。

其次,日常观影以及电影节展等方式都是观众与创作者展开对话的方式之一,观众的审美诉求和实际行动久而久之也影响与塑造着都市文化。城市经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优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议题。观影活动是大众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观众的沉浸体验、共情能力、认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累积;电影节展作为一种周期性的活动,是公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举办地周边的文化氛围以及居民的情感联结,进而强化个体对群体以及一座城市的认同感;另一方面,电影节展覆盖的空间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是一种景观营造,其中的展示性、宣传性为电影教育的普及性和艺术审美的日常化提供了契机。当公众自觉地参与到电影节展中来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投身于城市文化的建设中了。城市建设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文化生态,以北京来讲,北京市相继出台了“绿色北京战略”“博物馆之城”“北京样板”等系列方案。中国电影人理应成为这个历史阶段的记录者、参与者、传播者,为城市的生态格局和实践路径贡献影像力量。

第三,电影所携带的文化基因凝结着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记忆和哲理思考。解读中国电影是透析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集聚着古人在生产实践中体悟、总结出的自然规律和天人关系,其中就包蕴着素朴的生态理念,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底。对于中国电影而言,电影文化的传播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是同行并进的。从深层主旨来讲,二者最终观照的都是“人”,人的生存现状、价值立场、精神面向等。从表达方式来讲,不管电影文化还是生态理念,其有效传播都要基于影像的言之有物及其美学质地。进一步讲,电影文化承载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基因,生态理念也由历史而当下,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二者都有着传统基因与现代色彩。

总之,通过电影文化传播生态理念,还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析出生态因素,为生态理念的传播找到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很重要的是保证影像语言的精准与细微,以影像品质强化生态意识。否则影像空洞无物或华而不实,只会成为理念的图解,无法实现有效的传播。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