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青藏高原“暖、湿、绿”变化

2024-08-22 07:56:24 - 环球时报

如何看待青藏高原“暖、湿、绿”变化

贾卫列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更是国际社会“数十亿人面临的紧迫且现实的危险”。要实现将温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左右的目标,各国必须在全球气候行动“关键十年”中进一步增强雄心、积极行动。在这一大背景下,日前我国发布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引起各国高度关注。

科考成果显示,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流域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总水量超10万亿立方米,发源于此的十多条江河为全球超过1/4的人口提供水资源。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呈现整体趋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提升,优良等级草地和森林面积比例分别提高了6%和12%,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功能分别提升了1%、2%和70%,每年碳盈余超过6500万吨……种种迹象表明,与传统印象中的寒冷、干燥、荒凉不同,变暖、变湿、变绿将是青藏高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演变过程。

在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现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经历过早期炎热干旱的低海拔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但春秋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再到现代季风气候控制的高原,气候的周期性变化造就了青藏高原今天的总体生态。此外,青藏高原的地质演变也在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系统,让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从长的地质周期来看,冰川的形成与融化、海平面的升与降、气候的严寒与高温等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及与太阳系、最近星系乃至银河质心的相对位置影响。因此,人类必须跳出视野的局限,从更宏观的层面看待、理解气候与生态变化的进程。

在自然之外,人类的积极保护也是青藏高原“暖、湿、绿”变化的因素之一。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一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的不断推进,促进了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稳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得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西藏生态功能区建设正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当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功能较强的地类增加到108.11万平方公里,高原生物多样性逐渐提升。同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总结了当地几十年来生态保护的成功经验,实施近一年来卓有成效,也为青藏高原制度化保护奠定了基础。

在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变绿的同时,不少隐忧也值得重视。首先,气候暖湿化会导致“亚洲水塔”失衡。有研究预计,到本世纪末部分地区的冰川物质损失将超过一半,而整体供水能力增强的同时也会影响有效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其次,冰川加速退缩和小型冰川消失会引发区域生态环境的巨变,并最终造成沿海海平面上升,使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造成的危害增大。最后,永久冻土层的融化将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计和基础设施,并释放出冰封的很多远古细菌与病毒,可能引发区域乃至全球性的生物安全问题。未来,我们应继续坚持建设生态文明的治理理念,从青藏高原的生态现状出发,持续加大植被管理的力度、减少水土流失,以系统治理将各种隐患与风险降到最低。

放眼全球,不少国家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集中在碳排放领域,但过于关注“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是否是在走向传统发展观的另一个极端需要我们深思。青藏高原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是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国际社会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研究力量,深入探索自然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各国都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内寻求有效路径,合理利用现代技术,严格落实国家自主贡献,制订应对气候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详细计划并切实行动。

我国正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在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引导下,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通过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能源、交通运输等绿色低碳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同时,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在发展模式上实现全面绿色转型。从国内看,这是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根本之策;从国际看,这是我国贯彻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倡议、参与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的负责之举,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世界各国共建美丽地球家园。(作者是湖州师范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教授、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