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业务投资失败,徐州这家农药企业7500万元收购款“打水漂”

2024-08-22 21:59:17 - 华夏时报

尼龙业务投资失败,徐州这家农药企业7500万元收购款“打水漂”

本报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郑旭入主1年后,蓝丰生化(002513.SZ)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8月21日,蓝丰生化发布“关于签署终止协议的公告”,历经3年,这项原计划耗资近3亿元收购江西德施普、进军锦纶纤维领域的投资宣告失败。而各方都已经在这场交易中涉入过深,其中蓝丰生化付出了7500万元股权转让款,还要承担与江西德施普有关的1800万元诉讼债务。根据和解方案,蓝丰生化无偿退还江西德施普股权,不仅之前投入的股权转让款“打了水漂”,还要继续承担江西德施普近1800万元的债务责任。

蓝丰生化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告已经说明,终止锦纶投资的相应损失已经在2023年计提,公司现在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光伏和农化业务都在正常运转。

近10年来,主营农药化工的蓝丰生化曾几度尝试通过拓展其他业务来改变命运,如2015年收购方舟制药,但5年后不得不折价卖出。2023年6月,蓝丰生化迎来“白衣骑士”郑旭,郑旭带来了新能源业务,试图以光伏这颗“明珠”挽救蓝丰生化于危难之间。然而,正当2023年11月其N型TOPCon电池片投产之际,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正急剧下滑,步入行业低谷。另外,蓝丰生化刚开展光伏业务不久的子公司旭合科技还差点被扬州协鑫“坑了”,后者从旭合科技处购买组件后不给钱,涉案金额达3742.83万元。

不甘于农药

蓝丰生化是土生土长的徐州新沂企业,其在上世纪70年代成立时就以农药为主营业务,一直延续至今。“蓝丰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农业杀虫、杀菌剂曾颇受市场欢迎,但自2010年上市后,蓝丰生化便不再满足于这项主营业务,而是不断尝试新领域。

上述终止协议,涉及蓝丰生化2021年计划进军锦纶纤维的投资事项。当时,蓝丰生化计划以30,240万元购买香港柏德持有的江西德施普100%股权并对其进行增资至3亿元人民币,增资完成后,江西德施普拟以2.7亿元购买浙江德施普所持有的锦纶纤维业务相关生产设备。

事实上,江西德施普在当时只是一个“壳”,尚未开展实际业务,而它的任务就是收购浙江德施普锦纶纤维业务。

香港柏德、浙江德施普的实际控制人都是金国军。三方给出业绩承诺: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6,000万元、6,000万元,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7亿元。

蓝丰生化曾对江西德施普寄予厚望,在它的设想中,“通过收购江西德施普,公司将快速获得锦纶6及锦纶66的生产工艺技术及市场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公司向新材料产业的转型步伐,打造公司在锦纶高端材料中的竞争优势和产能优势。”

锦纶也被称为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强度和弹性,所谓锦纶6及锦纶66是其两个主要品种。

2022年4月12日,蓝丰生化支付了第一笔股权转让款共4700万元,然后又向浙江德施普租赁厂房,约定一年租期3000万元,并约定购买浙江德施普存货7950万元,又给江西德施普借钱2680万元用于购买浙江德施普的存货。

2022年年底蓝丰生化共支付了7500万元后,便遇到资金问题,无法继续支付剩余的股权款了。而一系列的问题也从这时开始出现。

屡次转型失败

浙江德施普在第一时间发现情况不妙,便于2023年5月收回江西德施普的管理权,并将锦纶业务转回浙江德施普运营,此后江西德施普处于实质停产状态。此时江西德施普已经采购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却无法生产,更无法销售,江西德施普无法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因而被起诉。与此同时,蓝丰生化作为江西德施普唯一股东被要求承担连带责任,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随后,蓝丰生化要求金国军一方退还此前支付的股权款,金国军一方却要求蓝丰生化继续支付剩余款项,浙江德施普则要求江西德施普支付厂房租金。各方起诉你来我往,让本次合作走进了“死胡同”。

如今蓝丰生化终于不再“硬撑”,与金国军一方达成和解:起诉就此休止,各方互不扯皮。这也意味着,蓝丰生化此前支付的7500万元股权转让款再也收不回来,还要为江西德施普近1800万元的债务买单。

对于蓝丰生化来说,失败的投资远不止于这一次。此前公司曾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收购方舟制药,将战略方向由农药化工转变为“医药健康+农药化工”,后者主要经营抗老年痴呆、抗肿瘤、抗感染等类中成药、化学药、原料药等。但方舟制药原股东王宇没有完成业绩承诺,也没有进行业绩补偿,而且蓝丰生化发现王宇控制的方舟置业等公司大量占用了方舟制药的资金。当情况越来越无法掌控时,蓝丰生化只好折价卖掉方舟制药。

两次转型都碰壁,蓝丰生化元气大伤。近6年来,其扣非后净利润均为负,2018年甚至亏损8.76亿元。

光伏不是救星

无奈之下,蓝丰生化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向股东借钱。一是拆借资金,二是增发股票。

蓝丰生化账上长期保持着较高的其他应付款,2024年6月底,该科目已达到约8.18亿元,占其总资产的23.8%,主要是向其原控股股东苏化集团借款所致。2021年蓝丰生化拟向其原控股股东锦穗国际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38,259.71万元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对于该次募资的目的,蓝丰生化直言是因为“公司盈利状况不佳,流动资金短缺”,并称“目前企业债务负担较重,融资能力受限,内源性资金无法满足日常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主营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

而在原控股股东锦穗国际还没有认购时,“白衣骑士”来了。

2023年6月,郑旭从苏化集团、格林投资手中买下蓝丰生化18.04%股权,郑旭又通过旗下公司认购蓝丰生化定增股票,接替锦穗国际成为实际控制人。

郑旭带来的光伏业务,使蓝丰生化从此开启了“农化+新能源”双主业运行的发展格局。然而,时逢行业低谷期,光伏不仅没能挽救蓝丰生化的财务窘况,而且进一步“拖了后腿”。

根据蓝丰生化近期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由于光伏业务的加入,其营业收入实现8.49亿元,同比增长61.26%,净利润依然亏损1.39亿元,同比下滑52.05%。分业务来看,其传统的农药化工业务尚且能够保住正毛利率,但光伏业务毛利率却低至-4.52%,支出高于收入。

蓝丰生化的光伏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旭合科技来经营,后者既生产电池片,也生产组件,没有落后产能,都是目前主流的N型TOPCON。但其2023年11月才实现部分产线投产,而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硅料、电池片、组件价格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对此,蓝丰生化方面表示,今年整体的行情都不太好,而公司管理层的未来计划,也不能轻易承诺。

责任编辑:张蓓主编:张豫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