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东1月策略:港股曙光再现 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2022-01-01 17:43:48 - 市场资讯

来源:张忆东策略世界

—●●●●—

投资要点

—●●●●—

1、12月观点及行情回顾

1.1、观点回顾:12月策略《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

7月15日《科创长牛起步阶段的颠簸》、8月初报告《短期的风雨,长期的机遇》提醒:进入化解存量风险攻坚期,短期惊魂未定。

8月28日《港股进入底部区域,逆境孕育机遇》、8月31日报告《“磨底”阶段,回归投资本质》强调港股进入底部区域,但并非V型反转,而是不断“磨底”,提醒三季度后期信用风险或有波折。

10月1日策略报告《港股底部区域的反击》、10月14日深度报告《防守反击,投资时钟从“类滞胀”转向“衰退”》提出,港股处于底部区域,反复“磨底”、熬炼人心,其中,10月至11月中旬是好的反弹窗口,但反弹以后,不排除到年底港股会面临动荡。

11月1日报告《行情磨“底部”更磨人心》指出:港股仍将在底部区域反复“磨底”,10月份反弹以后,港股四季度持续反弹的动能较弱。

12月1日报告《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指出:恒指在反复确认底部、港股悲观情绪集中释放后,港股有望迎来反弹。要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精选并耐心布局长线优质股票。

1.2、12月行情回顾:港股在底部区域反复拉锯。12月,港股主要指数均下跌,恒生指数跌0.0%,恒生国指跌1.6%,恒生综指跌3.0%;行业上,能源业、综合业和金融业领涨,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和资讯科技业领跌。

1.3、2021年行情回顾:牛头、熊身。1季度港股是典型的牛市,气势如虹,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最高点上涨31.34%;2季度是震荡市;下半年受到中、美两国超预期政策利空的冲击,港股呈现系统性风险,熊市特征明显。

2、展望:2022年1月港股曙光再现,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2.1、国内稳经济政策发力,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工作,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稳增长的意愿提升。

2022年货币政策需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与推进,在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的同时,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值得期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定调下,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1季度受房地产债务风险、疫情及经济高基数的影响,稳增长任务重,财政发力有望加码。

货币政策方面,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新增具体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2)2021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22年,货币政策将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信贷总量要稳定增长、金融结构要稳步优化、综合融资成本要稳中有降。”

2.2、海外因素对1月份港股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大,不是关键影响变量。首先,虽然海外Omicron疫情的影响在1月份不一定能明显改善,但是,市场已经pricein这个因素,而且不排除治疗性药物的进展超预期。其次,1月份美国刺激政策退场按部就班,2021年12月月底美国长债利率快速上行的势头在2022年1月份可能有所缓解,美国低利率环境窗口期维持。2021年最后一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1.5%关口,源于短期“技术性”因素——短期财政部大量发债而联储暂停购债。

2.3、内地政策环境变化对港股的影响可能在边际改善,至少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1月份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有望成为港股相关行业反弹的主线。1)建筑、建材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景气改善,低估值港股央企价值重估;2)风光核氢新能源、电网等“新基建”类股票高景气持续,行情分化;3)内地券商受益于“衰退性宽松”下的资本市场活跃,相关港股的价值有望重估。

1月份房地产行业“危局”有望逐步迎来“转机”,内房股和内银股中的“不死鸟”有望筑底甚至震荡反弹。伴随着1季度房地产债务到期高潮的来临,房地产相关政策有望出现进一步改善,减轻地产违约风险的冲击,稳定地产有利于稳经济。近日央行、银保监会出台《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银行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

1月份相比较稳经济而言,互联网监管可能不会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再加上,长线外资对于人民币中长期升值的预期升温,增持中国资产(包括国债以及外资熟悉的优质股票)的意愿提升,从而,有利于互联网龙头阶段性筑底反弹。2022年互联网政策导向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转向“在规范中发展”,互联网公司将逐步适应价值股的新角色。

2.4、港股处于底部区域,回购大增预示阶段性底部。2021年二季度开始,港股回购活动明显升温,特别是下半年随着港股大幅度下跌而进入高潮,不到半年时间回购力度已经超过200亿港元,超过以往历史任何一个半年度数据。而从历史数据来看,2008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2.5、AH股溢价再度回到高位,吸引南向资金流入。以史为鉴,滞后于AH溢价指数高点2-3个月,南向资金往往会出现净流入的阶段性高潮。而截至2021年12月28日,AH溢价指数为147.3,位于2015年以来的98.3%分位数水平,接近历史高点;南向资金也呈现出加速流入的态势,12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407.52亿元人民币,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大值。

3、投资建议:围绕政策春风,布局“均值回归”

投资方向一:中短期聚焦“均值回归”行情,1)围绕1季度中国“宽货币、宽信用”及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布局,关注建筑、建材、券商以及部分“类债券”高息股的价值重估行情;2)受益于欧美加息预期的香港本地金融股,价值重估将继续,如果1月份超预期宣布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通关”,则将是锦上添花;3)1月份,基于人民币升值和监管政策如果不进一步加码,港股互联网龙头有望跟随美股反弹。但是,考虑到互联网的大逻辑已经被颠覆,真正容易操作的机会反而是等待反弹到估值有分歧之时再做空。

投资方向二:中长期,立足本轮朱格拉周期,淘金具有特色的港股科创公司、先进制造业龙头。1)新能源车产业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整车及优势零配件。2)“双碳”时代,能源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是,风光核氢等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运营商、电力设备等。3)港股TMT龙头,淘金受益于国内“万物智联”及美股需求的优质港股科技股,特别是消费电子。

投资方向三:立足长期中国共同富裕和“双循环”发展战略,逢低增持消费龙头。1)出口欧美的家电及电器工具等领域的绩优股。2022年1季度美国地产景气仍将延续,经济经济数据尚好,受疫情的冲击将减弱,社交性经济需求将增加。2)食品饮料:布局受益于行业消费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提价的啤酒、乳制品龙头,关注受益于2022年猪周期见底启动的农业股。

风险提示: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

—●●●●—

报告正文

—●●●●—

1、12月观点及行情回顾

1.1、观点回顾:12月策略《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

7月15日《科创长牛起步阶段的颠簸》明确提醒:“月度的行情震荡,7月15日之后,特别是8月进入业绩期,出现长远理想与短期业绩现实交汇时的震荡调整。进入化解存量风险攻坚期。建议等待震荡再布局”。

8月初报告《短期的风雨,长期的机遇》展望“8月港股市场仍受风险压制,部分长线优质资产将率先筑底。短期惊魂未定,长期机遇初现”。首先,8月份信用风险加速释放;其次,教育、互联网等产业监管政策风险,对港股的负面影响依然是惊弓之鸟、惊魂未定;第三,美债收益率反弹压力以及变种病毒致疫情再起,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加速市场担忧。但是,长期而言,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港股市场的地位将不断巩固和提升,而不必过度担心内、外资短期撤离避险行为。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立足长期大机遇,短期卧倒装死、优化持仓、逢低布局“不死鸟”。

8月28日报告《港股进入底部区域,逆境孕育机遇》判断,港股进入底部区域。港股行情在7月教育“双减”政策之后呈现系统性风险冲击,经历了杀估值、释放风险。8月31日报告《“磨底”阶段,回归投资本质》再次强调港股进入底部区域,但并非V型反转,而是不断“磨底”,提醒三季度后期信用风险或有波折、9月下旬美债收益率或有上行压力。

10月1日月初策略报告《港股底部区域的反击》指出:港股市场已经处于长期估值底部区域,港股三季度呈现系统性风险冲击,全面大跌之后,风险已经比较充分释放。事实上,10月份港股三大主要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综指、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上涨了3.3%、2.3%、2.7%。

10月14日深度报告《防守反击,投资时钟从“类滞胀”转向“衰退”》提出,今年四季度,中国投资时钟下一步更大概率的场景是衰退,10月份正从“类滞胀”转向衰退;四季度欧美仍有滞胀压力,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反弹带来短期惊扰。1)A股:四季度上证指数有望区间波动,“螺蛳壳里做道场”结构性行情,防守反击。2)港股:底部区域,反复“磨底”、熬炼人心,其中,10月至11月中旬是好的反弹窗口,但反弹以后,不排除到年底的时候港股会面临动荡。

11月1日报告《行情磨“底部”更磨人心》指出:港股仍将在底部区域反复“磨底”,结构性行情仍将跟随A股。11月行情展望——10月份反弹以后,港股四季度持续反弹的动能较弱,更大概率是在底部区域“反弹-震荡-调整-再反弹”反复拉锯,基本面和政策利多仍需要持续蓄势。这种阶段不必在意指数,而应该重视结构性行情,寻找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个股。

12月1日报告《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指出:恒指在反复确认底部、港股悲观情绪集中释放后,港股有望迎来反弹。要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精选并耐心布局长线优质股票。

1.2、12月行情回顾:港股在底部区域反复拉锯

12月,港股主要指数均下跌,恒生指数跌0.0%,恒生国指跌1.6%,恒生综指跌3.0%;恒生大型股(跌2.7%)表现好于中型股(跌3.7%)和小型股(跌5.7%)。行业上,恒生能源业(涨7.3%)、综合业(涨4.4%)和金融业(涨3.7%)领涨,医疗保健业(跌15.3%)、原材料业(跌9.2%)和资讯科技业(跌8.0%)领跌。

张忆东1月策略:港股曙光再现 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1.3、2021年行情回顾:牛头、熊身

1季度港股是典型的牛市,气势如虹,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最高点上涨31.34%;2季度是震荡市;下半年受到中、美两国超预期政策利空的冲击,港股呈现系统性风险,熊市特征明显。

2021年年初南下资金大幅流入,指数上行,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2月最高点上涨31.34%。此后,美国长端利率大幅提升,大宗商品快速上涨“一花独放百花残”,市场“杀估值式”整体回调。

2月下旬-5月上旬,恒指进入震荡调整阶段。美债长端利率上行、通胀、美元反弹以及美联储措辞调整等因素对股市行情带来短期扰动。

5月下旬至6月底,港股迎来反弹期。美国宽松继续以及中国百年大庆,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港股“黄金坑”之后迎来反弹。

三季度,互联网、教育、医疗等行业监管政策收紧,地产信用风险释放,使得港股再度进入下行通道。

10月份,美团处罚落地释放悲观情绪,互联网产业政策边际改善,股价反弹带动恒指上行。10月5日至10月25日,恒指上涨8.7%。

10月中旬之后,港股行情快速调整,主要是受地产信用风险持续、Omicron疫情、互联网公司业绩不及预期、中概股退市风险等的影响。

张忆东1月策略:港股曙光再现 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2、展望:2022年1月港股曙光再现,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2.1、国内稳经济政策发力,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工作,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稳增长的意愿提升,“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2022年货币政策需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与推进,在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的同时,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值得期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定调下,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1季度受房地产债务风险、疫情及经济高基数的影响,稳增长任务重,财政发力有望加码。

货币政策方面,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新增具体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2)2021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接受央视专访时候表示:“2022年,货币政策将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信贷总量要稳定增长、金融结构要稳步优化、综合融资成本要稳中有降。”

2.2、海外因素对1月份港股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大,不是关键影响变量

首先,虽然海外Omicron疫情的影响在1月份不一定能明显改善,但是,市场已经pricein这个因素,而且不排除治疗性药物的进展超预期。12月29日,美国当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高达48.6万例,新增病例7天移动平均为31.6万例,均为疫情以来的最高值。

其次,1月份美国刺激政策退场按部就班,2021年12月月底美国长债利率快速上行的势头在2022年1月份可能有所缓解,美国低利率环境窗口期维持。2021年最后一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1.5%关口,源于短期“技术性”因素——短期财政部大量发债而联储暂停购债。2021年12月2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前交易日收盘的1.49%快速上行至1.55%,源于美债市场的供需不匹配——2021年12月29日美国财政部发行了560亿美元的7年期债券,同时,作为美债市场的最大购买方美联储在12月最后一个星期暂停购债。而联储将在1月3日恢复购债,届时将平抑美债波动。

张忆东1月策略:港股曙光再现 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2.3、内地政策环境变化对港股的影响可能在边际改善,至少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1月份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有望成为港股相关行业反弹的主线。1)建筑、建材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景气改善,低估值港股央企价值重估;2)风光核氢新能源、电网等“新基建”类股票高景气持续,行情分化;3)内地券商受益于“衰退性宽松”下的资本市场活跃,相关港股的价值有望重估。

1月份房地产行业“危局”有望逐步迎来“转机”,内房股和内银股中的“不死鸟”有望筑底甚至震荡反弹。伴随着1季度房地产债务到期高潮的来临,房地产相关政策有望出现进一步改善,减轻地产违约风险的冲击,稳定地产有利于稳经济。近日央行、银保监会出台《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银行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于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其中关于地产的表述为,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月份相比较稳经济而言,互联网监管可能不会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再加上,长线外资对于人民币中长期升值的预期升温,增持中国资产(包括国债以及他们熟悉的优质股票)的意愿提升,从而,有利于互联网龙头阶段性筑底反弹。2022年互联网政策导向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转向“在规范中发展”,互联网公司将逐步适应价值股的新角色。

张忆东1月策略:港股曙光再现 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2.4、港股处于底部区域,回购大增预示阶段性底部

2021年二季度开始,港股回购活动明显升温,特别是下半年随着港股大幅度下跌而进入高潮,不到半年时间回购力度已经超过200亿港元,超过以往历史任何一个半年度数据。而从历史数据来看,2008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张忆东1月策略:港股曙光再现 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张忆东1月策略:港股曙光再现 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2.5、AH股溢价再度回到高位,吸引南向资金流入

AH溢价指数处于历史高位,有望吸引南向资金加快流入。以史为鉴,滞后于AH溢价指数高点2-3个月,南向资金往往会出现净流入的阶段性高潮。截止2021年12月28日,AH溢价指数为147.3,位于2015年以来的98.3%分位数水平,接近历史高点;南向资金也呈现出加速流入的态势,12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407.52亿元人民币,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大值。

张忆东1月策略:港股曙光再现 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反弹的时间窗口

3、投资建议:围绕政策春风,布局“均值回归”

投资方向一:中短期聚焦“均值回归”行情

围绕1季度中国“宽货币、宽信用”及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布局,关注建筑、建材、券商以及部分“类债券”高息股的价值重估行情。

受益于欧美加息预期的香港本地金融股,价值重估将继续,如果1月份超预期宣布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通关”,则将是锦上添花。

1月份,基于人民币升值和监管政策如果不进一步加码,港股互联网龙头有望跟随美股反弹。但是,考虑到互联网的大逻辑已经被颠覆,真正容易操作的机会反而是等待反弹到估值有分歧之时再做空。

投资方向二:中长期,立足本轮朱格拉周期,淘金具有特色的港股科创公司、先进制造业龙头

1)新能源车产业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整车及优势零配件。2)“双碳”时代,能源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主战场在A股,而港股具有特色的是,风光核氢等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运营商、电力设备等。3)港股TMT龙头,淘金受益于国内“万物智联”及美股需求的优质港股科技股,特别是消费电子。

投资方向三:立足长期中国共同富裕和“双循环”发展战略,逢低增持消费龙头

1)出口欧美的家电及电器工具等领域的绩优股。2022年1季度美国地产景气仍将延续,经济经济数据尚好,受疫情的冲击将减弱,社交性经济需求将增加。2)食品饮料:布局受益于行业消费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提价的啤酒、乳制品龙头,关注受益于2022年猪周期见底启动的农业股。

4、风险提示

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

寻找自信的力量,港股回购历史新高

2022年海外流动性环境如何演绎?——写在12月FOMC会后

外资2022年投资中国会关心什么?——外资跟踪系列之五

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兴证海外2021年12月港股策略

找寻自信的力量——2022年中国权益市场(A+港股)年度投资策略

行情磨“底部”更磨人心——兴证海外2021年11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MSCI中国A50股指期货上线,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开放迈出重要一步

防守反击,投资时钟从“类滞胀”转向“衰退”

港股底部区域的反击——兴证海外2021年10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外资如何看待恒大事件第二辑——外资跟踪系列之四

从“限电”看双碳时代的趋势性机会

外资如何看待恒大事件?——外资跟踪系列之三

港股业绩靓丽,高景气方向有哪些?——2021H1港股中报总结

香港MSCI A50指数期货将吹响新征程的号角

2021年港股如何获得超额收益——兴证海外团队月度金股组合回顾

“磨底”阶段,回归投资本质

港股进入底部区域,逆境孕育机遇

外资如何看待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第二辑

短期太拥挤,科创长牛洗洗更健康

外资如何看待中国产业政策调整?

美长端利率大幅下行是MMT的折射

恒生指数2021年预测EPS增速低吗?

科创长牛起步阶段的颠簸

穿越风险的迷雾,拥抱高性价比的成长 ——兴证海外2021年7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Taper难改低利率,科创长牛刚起步

拥抱未来的核心资产——中国权益资产(A股+港股)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

6月做多不停歇 ——兴证海外2021年6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汇率双边波动是常态,单向思维不可取

黄金坑后行情献礼百年庆,科创板引领“未来核心资产”长牛

今年二季度是黄金的做多窗口期

五月不穷,逢低做多 ——兴证海外2021年5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政策支持职业教育,民办高教成长和确定性兼具

制造业减税再加码,寻找阿尔法 ——财政部制造业减税降费新举措点评深度价值和超预期成长的哑铃式配置 ——兴证海外2021年4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美债之谜、抱团博弈及核心资产的价值真谛(缩减版)初生牛犊遇到虎,倒春寒后换风格 ——兴证海外2021年3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炒作风歇,震荡不改港股牛市,趁机布局高性价比优质资产 ——港股上调印花税点评趁海外震荡上车港股,战略成长+周期价值“震”后加仓港股,风格聚焦盈利大风起兮,港股稳行才能致远钱潮向哪里“抱团”?不断追逐性价比更好的核心资产

“旧经济”价值重估和“新经济”成长阿尔法 ——兴业证券海外研究2021年度荐股思路

外部事件有惊无险,布局港股明年更好

做多中国,港股牛市——2021年度全球策略报告(简版)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港股曙光再现——兴证海外2022年1月港股策略》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1月1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FCHK执业证书编号:BIS749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