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 | 常州用了什么办法?学生干饭能力提了14%

2023-01-03 16:34:35 - 扬子晚报

每天清晨6点多,常州市第一中学食堂灯火通明,来这里吃热腾腾早饭的不仅有500多名寄宿生,还有近200名走读生。同样的景象还出现在朝阳中学食堂的营养特色套餐窗口,每天供应不同的美食,黄焖鸡盖浇饭、羊汤等美食轮番上阵。因为菜肴受到了学生欢迎,有些学校大米使用量增长达到了14%。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是食堂经营模式的变化:常州市32所局属学校全部实行“1+1+1”食堂管理模式,即外聘1个食堂劳务管理团队、筛选1批优质食材供应商、开发1个一体化网络监管平台,将食材、劳务和资金分开实施闭环运行。这一转变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吃得好了,供应商赚得少了。

全面提升! 中学食堂办成了“主题餐厅”

紫牛新闻记者走进常州一中的食堂,映入眼帘的不仅有传统的4人桌,还有2人桌、6人桌和适合独自吃饭的长条桌。原木色餐桌搭配淡绿色、湖蓝色餐椅,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就餐氛围,堪比市面上的主题餐厅。该校食堂共有3层楼,设有28个取餐窗口,配有自动人脸识别刷卡机,窗口上方对其售卖的餐食明码标价。据副校长吴伟国介绍,该校食堂使用了“1+1+1”模式,“同时有两家服务公司作为劳务供应商,这样他们能够形成竞争,学生可以用钱包投票,哪一家做得好,就去哪里吃。”该校主要负责人与中层干部成立管理团队,对食材供应商、劳务供应商进行直接管理:从食材验货、入库、出库,到清洗、切配、烹饪,有专人进行全过程监管。高中生的午餐和晚餐都是在学校吃,过去,走读生的早餐大多是在家里吃。“原先我们的食堂只是给寄宿生供应早饭,现在有近200名走读生也跑来学校吃早饭了。”吴伟国副校长表示,这一现象直观地反映出食堂品质的提升。

议事苑 | 常州用了什么办法?学生干饭能力提了14%

中午11点10分,虽然还没到饭点,但是丽华中学食堂已忙得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的饭菜新鲜出炉了,打菜操作间浓香四溢。一个大荤、两个小荤、一份蔬菜组成了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饭,食堂阿姨熟络地将饭菜分餐、装盒、密封,再放进保温箱中。据副校长孙劼介绍,该校1200名学生中,两个年级在食堂用餐,另一个年级的饭菜则用保温箱转运到教室里吃。

与初中生的套餐不同,记者在常州市第三中学食堂看到,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单点。“阿姨,来一只汉堡和一个寿司!”该校高二女生许欣冉和同伴在食堂一角的西点区里点餐。“我一周一般会来一两次,这里的汉堡、蛋挞、蛋糕都是学校自己做的,放心又好吃。”记者在该校的西点区看到,这里专门配备了高脚凳、长条桌,学生在用餐时可以临窗而坐,十分惬意。

常州三中的副校长江军向记者透露,该校是首批实行“1+1+1”食堂自营模式的高中之一,学校严控食品安全关,组织校方、服务单位、食材配送单位三方每天每天及时规范验收食材,从原材料粗加工、烧制、备餐、售卖以及餐厨垃圾的处置,后勤干部付凯每天每餐进行过程监管。学校还聘请了2位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指导专家,确保菜品安全、营养、健康。每班都有两名家长代表加入学校膳委会,加强对食堂的监督和检查。

数据作证:  食堂大米使用量增加14%

晚饭时分,朝阳中学食堂里的4号营养特色套餐窗口最受欢迎。“风味特色餐每天不重样,今天晚上有我最喜欢吃的黄焖鸡盖浇饭,还配了蔬菜和牛奶。”八(1)班的周若芸享受美食的同时,为“朝阳味”点赞。学校食堂严格按照中小学膳食指南要求,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菜谱搭配,确保午餐、晚餐不重样,每半月食谱不重样,同时还会根据不同季节进行适当调整。椒盐仔排、蒜蓉基围虾、手工狮子头等学生的“心头好”会时不时出现在食谱里,冬天增加牛、羊肉等热量大脂肪少的食物。遇上传统节日,学生餐桌上又会翻花样,端午节有软糯可口的粽子,腊八节有香味浓郁的腊八粥,都是免费供应。课后服务实施后,学生希望晚餐品种更丰富些,从11月起,每周二、周四晚上,食堂推出营养特色套餐,盖浇饭、炸酱面应有尽有,还有牛奶水果。虽然成本提高了,但依旧是12元的标餐价。特色餐备有多畅销?不仅晚餐泔水各班基本为零,连大米的使用量都增加了14%。

议事苑 | 常州用了什么办法?学生干饭能力提了14%

本学期开始,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1+1+1”食堂自营模式,大半个学期运营下来,师生满意度逐步提高。如今菜品有18个大类,单品多达250多种,着实让不少学生犯起了选择困难症。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开放各类渠道,欢迎师生员工、家长与学校一道监督食堂运行,积极参与食堂验菜等各环节。食堂每张餐桌及每一个送餐保温盒上都张贴有食堂监管二维码,师生们可以扫码进入食堂监管群,提出各类意见和建议,每条意见都必有回复。例如,一些学生反映的打饭阿姨“手抖”或大意算错钱等情况,后勤部门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及时敦促服务商给出解决方案,同时进一步要求服务商加强员工培训,尽可能杜绝此类错误。

“1+1+1”模式  为供应商戴上“紧箍咒”

过去,因为专业知识、用工制度、风险管理等方面因素的支援,学校大多数选择委托专业机构负责运行,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现了在人员短缺时期学校食堂的正常运行。

“食堂外包减轻了学校管理负担,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日益增高,食堂往往成了学校的短板。”采访中常州市教育基本建设与装备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费云舟表示,委托经营模式下,相关企业负责买菜、做菜以及日常管理诸多环节。“对经营者来说,省下的钱就是利润。”费云舟表示,“1+1+1”模式改革的最直接结果就是通过制度保障,让学生伙食费最大限度地吃到嘴里。

据介绍,和传统模式不同,“1+1+1”食堂管理新模式中,“做菜烧饭”交给了通过公开招标产生的劳务供应商。“劳务供应商只负责食材加工、烹饪,食堂收入按照固定的比例计提给供应商的费用。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给具体的工作人员设置一些考核和奖励,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据介绍,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得劳务供应商将全部精力放在食材的检查、制作上。“现在如果食材供应商送来的原料不行,劳务供应商也不答应。毕竟做出来的东西不好吃,销售额下降,直接影响了劳务供应商的利益。”

议事苑 | 常州用了什么办法?学生干饭能力提了14%

那么食材又从哪里来呢?据介绍,“1+1+1”模式专门甄选一批食材供应商。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一批有资质的供应商进行食材供应,食材供应商必须具备4方面共18项条件方可入围,入围后服务周期为一年。“服务周期虽然是一年,但是食材招标每两周举行一次,也就是说,有可能上半月是A公司在送菜,下半月的供应商就换成了B公司。”据介绍,每天送来的食材都要通过智能磅秤过磅、登记、上传到省平台,如果品牌、规格等信息与中标的不同,就无法上传。

值得一提的是,“1+1+1”模式中的最后一个“1”是“一个资金监管平台”。常州市教育局在银行开设学校食堂资金管理专户,专户下为各校设立子账户,用于各校食堂资金的归集与核算。学生伙食费全部存入专户,所有资金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安全和支出合理合规,对学校伙食费进行全过程监管。

不难发现,对于供应商来说,“1+1+1”模式堪比紧箍咒。校方会在配送时效、食材验收、服务质量、师生反馈等方面,对照多达51项考核指标对劳务供应商和食材供应商进行每日考核。只要供应商的服务或配送的食材不符合考核要求,学校便会依据考核标准对其进行扣分处理。当扣分因累积达到一定数量时,学校和监管机构就会启动暂停服务、扣除费用、约谈直至强制退出等措施。

议事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