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2023-11-03 20:53:46 - 政府网站

转自:防城港发布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防城港市

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防城港市地处祖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与越南水陆相连,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既沿海又沿边,地理位置特殊。从秦朝统一岭南,市境纳入中国一统政区版图开始,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比较纷杂。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今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属交趾郡西于县。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析西于县置封溪、望海2县。今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属交趾郡封溪县。封溪县辖及时休、时罗、贴浪、古森、澌凛、丫葛、罗浮、思勒、如昔9峒。东汉建安八年(203年),今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属交州交趾郡封溪县。封溪县辖地不变。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

析封溪县地置黄州,同时置辖宁海郡,宁海郡置辖安平、海平、玉山3个县。安平县辖今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地域。

隋至唐代,安平县先后更名为海安县、安海县、宁海县,先后隶属峰州、玉州(陆州)、宁越郡。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今上思县辖地开设瀼州,下辖瀼江、波零、鹄山、弘远4个县。天宝元年(742年),瀼州改为临潭郡,始置羁縻上思州。乾元元年(758年)撤销临潭郡,复称瀼州,仍辖4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

宋建隆元年(960年)撤销瀼州,并入羁縻上思州。开宝五年(972年),撤销宁海县,其辖地并入钦州安京县。时休峒并入时罗峒。开宝七年(974年),安京县设时罗(今防城城区)、贴浪(今大菉、扶隆)、如昔(今江平)三都,辖今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地域。端拱元年(988年),广南路析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防城港市境属广南西路。景德三年(1006年),安京县改名为安远县,今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属广南西路钦州安远县。嘉祐年间(1049—1054年),羁縻上思州西部置迁隆土州。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至元十五年(1278年)

钦州改称钦州路安抚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钦州路安抚司改称钦州路总管府,今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属湖广行中书省海北海南道钦州总管府安远县。同年,羁縻上思州改为上思州。上思州和迁隆土州属湖广行中书省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左江思明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

钦州路改为钦州府,设如昔巡检司,辖时罗、贴浪、古森、斯凛、丫葛、罗浮、思勒、如昔8峒。防城改土归流。同年,迁隆土州降为迁隆峒。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安远县,以其地直属钦州。洪武九年(1376年)四月,廉州府降为廉州、钦州降为钦县,今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属广东布政使司雷州府廉州钦县。洪武十四年(1381年),廉州复升廉州府、钦县复升钦州,今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属廉州府钦州。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思州改土归流。迁隆峒归上思承审。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清康熙至道光年间(1662—1850年)

上思州设东南西北4个乡、20个堡,下设203村4圩。迁隆峒分上、中、下3段,领33村1圩。清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户部议准广东总督孔毓奏请:广东廉州府钦州西北地名“三不要地”,即不属钦州、上思州管辖,也不属安南地界,由钦州就近抚绥,设汛派兵驻守。此地今属防城区峒中镇北仑、北基(鸡)等地。同年,防城县境设三司管辖区:江平巡检司管辖西南区,如昔巡检司管辖东北区,防城县典史管辖东南区。乾隆四年(1739年),防城县境为如昔、防城两巡检司分治之地,隶属钦州。光绪十三年(1887年),上思州改隶太平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置防城县。县境为典史、县丞、如昔巡检司分治之地,隶属钦州。典史属地设25团,领村131个。县丞属地设7峒,19团,领村(含甲)278个。如昔巡检司领村89个。光绪十八年(1892年),上思州改为上思厅,直隶广西行省。仍旧承审迁隆峒土司。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民国元年(1912年)

上思直隶厅升为上思府。民国2年(1913年),撤上思府置上思县,隶属邕南道。上思县划分为4厢20团又两个半团。迁隆峒分为6个团。民国3年(1914年),防城县设17个区。次年裁并为8个区。民国9年(1920年),上思县改团为堡,堡名与团名相同,所辖范围不变。迁隆峒仍保留团建制。民国13年(1924年)3月,防城县增北仑为第九区;12月,增峒中为第十区。民国16年(1927年),迁隆峒土司改流,并入上思县。民国17年(1928年)上思县改堡为区,全县划为7个区。民国23年(1934年),广西推行民团制,实行区、乡、村、甲制度,上思县不够设区条件,全县划为14个乡、139个村、1423甲。民国36年(1947年),防城县设23个乡镇。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民国末年(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止)5月,防城县设东、西、南、北4个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月10日

今防城港市全境解放

1950年1月

上思县划分为东、西2个区,分辖14个乡。防城县设7个区。1950年6月,上思县迁隆乡划入思乐县(今崇左市宁明县)。上思县划为5个区,下设14个乡,瑶族地区的南屏乡直属县人民政府。同年9月增设第六区。

1952年至1956年

防城县设11个区、132个乡镇。1954年7月,上思县增设第七区。

1957年3月

防城县分为防城县、十万山僮族瑶族自治县,把大直区、滩营区的西显乡划给钦北僮族自治县(今钦州市钦北区)。冬,撤区并乡,防城县设14个乡镇,十万山僮族瑶族自治县设13个乡镇。

1958年5月1日

十万山僮族瑶族自治县更名为东兴各族自治县。1958年9月撤销区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1958年11月,扶绥县的星七、米含、六包、汪蒙、渠罗等5个自然村划归上思县。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1958年12月

防城县并入东兴各族自治县,县治东兴镇。1959年6月,东兴各族自治县设14个人民公社。

1966至1984年

上思县行政区域设有7个公社、1个镇,即思阳公社、叫安公社、南屏公社、平福公社、在妙公社、那琴公社、公正公社、思阳镇。

1977年12月1日

设防城港镇,防城公社的白沙澫、渔洲坪两个大队划归防城港镇管辖。

1978年12月25日

东兴各族自治县改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县治从东兴镇迁至防城镇。防城各族自治县设19个公社:东兴、江平、江山、防城、茅岭、企沙、光坡、滩营、平旺、大菉、那勤、扶隆、那梭、华石、马路、那良、滩散、板八、峒中,3个镇:防城镇、东兴镇、防城港镇。

1984年冬

市境各公社改为乡(镇),行政区域不变。1985年3月,设立地级建制防城港区,辖防城港镇。1987年8月,上思县在妙乡分为在妙乡、七门乡,平福乡分为平福乡、华兰乡,公正乡分为公正乡、东屏乡。

1993年5月

设立地级防城港市,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由防城港市直接领导。港口区辖防城港镇、企沙镇、光坡乡以及附城乡的白沙、公车、湴港、冲孔4个村。防城区辖附城、茅岭、滩营、江山、扶隆、那勤、平旺、板八、那垌等9个乡和防城、大菉、那良、华石、那梭、峒中、东兴、江平、马路等9个镇;上思县辖思阳、叫安、华兰、南屏瑶族乡、平福、在妙、七门、那琴、东屏、公正等10个乡和思阳镇;东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驻东兴镇。1993年8月9日设公车镇,辖附城乡的白沙、公车、湴港、冲孔和港口区光坡乡沙港村。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1994年10月

撤销防城港镇,设立渔洲坪、白沙澫2个街道。

1996年4月

设立县级东兴市,辖东兴、江平、马路等3个镇。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2002年8月

防城区撤销附城乡并入防城镇,上思县撤销思阳乡并入思阳镇。2005年7月,防城区撤销那垌乡并入那良镇、撤销板八乡并入峒中镇、撤销那勤乡并入扶隆乡、撤销平旺乡并入滩营乡;上思县撤销东屏乡并入公正乡、撤销七门乡并入在妙镇。

2013年1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调整大菉镇行政区划,在广西国有十万山华侨林场管理范围设立防城区十万山瑶族乡,辖沙坪、垌平、那稔、四方岭、木排等5个村及波茶社区。2014年1月,撤销防城镇,在其行政区域设立珠河、水营、文昌等3个街道。2015年11月,撤销公车镇,在其行政区域设立沙潭江、王府等2个街道。至2023年10月,防城港市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4个县级行政区域,分辖6个乡、17个镇、7个街道,设278个村,60个社区。行政区域总面积为6242平方公里。

志说防城港 第32期: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历史划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