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22-02-03 14:35:40 - 北京晚报

原标题: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报讯(记者王笑笑)说到五棵松体育中心,“冰篮转换”是该场馆亮点之一。而作为本届冬奥会冰球项目比赛场馆,该馆在媒体运行环节还实现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混合采访区和新闻发布厅的转换。

混采区,是运动员走下赛场即时接受采访的地方。去年4月测试赛后,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向国际奥委会(IOC)提出:出于防疫考虑,混采区的电视广播区域需要更大空间,建议扩大混采区。但场馆内已经没有更多位置用于新闻采访,IOC便向场馆方面提出在室外设置采访空间。

“不能让媒体人员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工作。”场馆运行团队新闻运行经理龙培培提出,可以尝试将混采区和新闻发布厅转换使用,但IOC的新闻运行专家不相信场馆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转换:“如果转换时间接近半小时,运动员走过混采区回到更衣室后,要在里面待很久才能参加发布会,这不合理。”

龙培培和团队小伙伴们决定试一试。大家根据混采区和发布厅的规格要求以及功能特点仔细测量、研究,制定了转换方案。“比如混采区的隔板,从长度、重量到拼接方式,都充分考虑了移动需求。”发布会的主席台,也是拼装式的,桌套同样可拆卸,“场地作为混采区时,主席台要拆掉,以免运动员通过时发生磕碰。发布会用的各种音视频设备则提前走线,固定好,转换时直接摆出来。”

目前,场馆媒体团队已进行了数次“混发转换”的演练。大家明确分工,拆、运隔板、装主席台、摆椅子、调设备……流程清晰紧凑。经测算,转换在5至8分钟内就能完成,远高于IOC的要求。“其实我们场馆只有两场发布会,但就是为了这两场发布会,值得这样努力。”龙培培说,赛时团队还会再进行一次演习,熟悉分工站位,“力争通过综合利用空间,给媒体和运动员提供最安全、舒适、便捷的采访环境。”

在混采区,由于运动员与记者之间有两米的防疫距离,团队特意在“两米区”摆放了小桌子和托盘放置录音设备,还准备了30根经过消杀的自拍杆,并由志愿者引导运动员选择最佳站位,隔板的高度、与墙壁之间的距离、防疫提示地贴等,都充分考虑了便利性和安全性。“世界各地的媒体来报道北京冬奥会,作为东道主,我们理应提供最优质的媒体服务。”龙培培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