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文化和历史,才能报道好真实立体的中国

2024-02-03 07:35:22 - 北京日报

了解文化和历史,才能报道好真实立体的中国

了解文化和历史,才能报道好真实立体的中国

昨天,数百名外国驻华记者欢聚北京城市副中心,参加“2024年外国驻华记者新年招待会”,畅叙友情,体验民俗,共迎新春。本报记者柳爽摄

本报记者吴娜

昨天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小年,数百名外国驻华记者欢聚北京城市副中心,参加“2024年外国驻华记者新年招待会”,畅叙友情,体验民俗,共迎新春。新年招待会开始前,外交部新闻司、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还组织记者们参访了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留下深刻印象。

时下在城市副中心,最热门的“打卡地”当属三大文化建筑。去年年末才刚开放,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达到2万人次。绝大多数的外国记者是第一次前来参访,但很多人已经对这三个重要的文化地标耳熟能详了,他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捕捉下这些建筑的每一个细节,试图将其中的美与独特之处展现给世界观众。

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印度尼西亚国家通讯社记者莉迪亚找寻各种拍摄视频的场景和角度,她希望向海外观众展示图书馆“跳跃性”的特色外观、“太阳系般”宽阔的内部空间以及种类丰富的藏书。在她看来,图书馆和中国的其他建筑一样,非常现代化,待一整天也不会觉得枯燥。

法国新闻社摄影记者佩德罗尤其专注,他的目光穿过镜头,捕捉着这个充满知识与文化气息的地方的每一个细节。他的镜头下,是那些静静阅读的人们,是那些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籍,是那些充满艺术感的建筑结构。他希望通过他的镜头,将这里的宁静、知识与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图书馆。我对中国的尖端技术印象深刻。令人惊讶的是,打造这个建筑花费巨大,但从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的角度看,这十分有意义。”日本电视网中国总局总局长柳沢高志关注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但北京的文化和历史更吸引他。

北京城市图书馆已让外国记者们大开眼界,随后参访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更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厚重与丰富。在景德镇窑青花御窑厂图圆瓷板、清明上河图前,聚集着不少抻着脖子想要一睹文物风采的记者。通过参观,莉迪亚想要好好学习中文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

北京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也是一扇窗口。很多外国朋友就是从北京开始了解中国、探知中国的历史、当下与未来。

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坦言,了解中国,要先从文化和历史出发,这样才能更理解中国、更懂得中国人的热情,才能报道最好的中国。作为一名在北京生活了12年的外国人,方浩明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早已对这个城市埋下了深深的感情。“在北京生活,会给你带来一种优越感,像在家乡一样,而不是出国了。”能在北京当一名驻华记者,他“特别羡慕自己”,因为采访时,每个地方的工作人员都会给予最方便的条件。

俄罗斯记者安娜刚来北京6个月,正充满期待地想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北京真的很大,有时候我会为如何度过周末犯愁,因为在这里有很多事情可做。”她非常喜欢北京,觉得这里对外国人来说很舒服,地铁便捷,城市交通发达,还可以到公园亲近自然。“我觉得北京是一个很适合居住的城市。”

还有一周就是中国农历春节了,节日期间,北京准备了近万场文化活动,既有充满浓浓京味年味的庙会灯会,也有尽显时尚活力的冰雪运动和文艺演出。外国记者们也跃跃欲试等待体验和报道。

安娜说,中国春节是现在国际媒体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她策划了很多视频报道。例如,人们如何到达北京与他们的家人一起过春节。对她自己而言,这是第一个真正在中国度过的春节,她希望与丈夫到最受欢迎的景点逛一逛,品尝本地食物,感受中国文化。

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北京与中国,正等待外国记者们亲身体验与记录,让世界更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