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骏、沈洁谈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脉络与议题

2023-12-03 14:22:00 - 澎湃新闻

瞿骏、沈洁谈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脉络与议题

近代中国两极相逢,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深度交缠在一起,是为“眼前推倒三千年”。在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向何处去,非常自然地成为近代思想文化的最基本议题,由此催生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继先秦之后又一个“群星璀璨的时刻”。如何理解19世纪以降的思想冲突,探求现代中国发生、发展的逻辑和线索,是百年来学人思考的重要话题。

2023年11月24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瞿骏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沈洁研究员做客山东大学,围绕“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脉络与议题”展开分享交流。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家峰教授主持活动。

瞿骏以中国革命的情感史为例,阐发对该主题的理解。他指出,情感史是目前中国史学界较为新颖时髦的论题,但它并非源于欧美学界的提倡和实践,而是因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对象和主体是人。这使得情感史有可能成为主干性的“基本议题”,帮助我们深化历史认知。

瞿骏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表述问题。他分析了既有研究在展示、传递情感上的滞碍及其原因,提醒研究者可以遵循诗性逻辑,呈现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特点。诗性逻辑在利用原始资料、与历史中人实现“对话”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海量新材料,未必需要一昧寄望于新的处理工具和处理方法,反而需要补充一些更返璞归真的思路。对此,重新考索原料的形成过程可以作为一种补救,但更多的填补和了解需要同历史中人实现“对话”,通往历史中人的内心。这必要经由文字、图像、录音等媒介来神游过去,移情古人,培植历史感和发展基于历史感的想象力。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无需喋喋不休,读者亦能深度感受和认知历史。研究者要呈现历史复杂性,需要远离条条框框,避免几何定理式的论证,从而激发大历史的内在力量。

其次,“革命者”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的浮现。一个个具体的革命者,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部分,但要让他们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真正浮现却并不容易。这在于革命者情感表达的复杂状况。并且,革命者为具体的一场革命做出了贡献,但就其一生,他又不是专属于那一场革命。这种因长程“大革命”而出现的长程问题,如何在具体分段的思想文化史中把握和呈现,显然也有相当难度。

在把握革命者的情感方面,瞿骏认为并不能将一般人的常情与革命者的常情简单等同,他们既有不可割裂的交融汇合之处,亦有彼此冲突、充满张力之处。这种紧张,一方面是造就“职业革命者”的起点,但另一方面,想要将这种精神世界和心理品质在当下的“日常政治”中重现,就需要从基本人伦关系重新理解革命,尤其是中共革命的一些特性。

之后,瞿骏将视线转回现有的情感史研究,指出理解革命者、理解革命,正是情感史可以大展身手之处。目前,情感、心态等“无形因素”的重要性在目前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仍未受到足够关注。因此,将情感史研究置于真正的中国史研究的脉络之中尤为重要,进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瞿骏、沈洁谈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脉络与议题

沈洁着重介绍了研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路径与心得。她首先指出,从甲午战争到北伐战争三十余年的时段,是政治上乱局丛生,文化上众生喧哗的时代。正因如此特殊,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回看现代中国在诸多可能性中是如何发展、确立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理解中国的现代性。

沈洁分享的第一个主题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常识和整体感。她分析道,“近代”的概念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连续生发的。但目前学界的许多研究和论述,仍然是笼罩在西方学界影响下的解释框架,不仅是东方主义的,更是自我东方主义的,即放在被侵略、被殖民的视角下阐述近现代中国。这种路径,无法解决中国面临的复杂问题,无法将丰富的思想资源完全纳入其中。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她给出的答案是“要在中国发现历史”。但这一路径并不是柯文式的取向,而是真正把中国当做研究主题,去回溯历史现场,打通中国与近代,构建有常识的、整体感的研究。

沈洁讨论的第二个主题是怎样建构自己的问题意识。她指出,需要通过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怎么样,来回归大的历史脉络,剖析问题意识的思考价值。她以晚清有关“富强”和“商战”概念的应用、争议与流传,分析这些观念的由来与脉络演进,认为通过不断追问,能够对耳熟能详的议题进行质疑,往往就呈现出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就史料状况而言,沈洁指出,中国近代史研究即便面临着海量史料,目前也仍然需要大量的细节将历史脉络支撑和呈现出来。史学不止肩负知识论的使命,还要去勾勒一个时代的风貌,传递人事和人情价值。这就需要研究者去贴近历史现场,加深对时代的理解,勾勒思想的路径源流,去发掘何种因素养成、塑造和影响了思想的走向,观念究竟处在怎样的变动之中,从而还原整体的现场感,展现具有整体感的历史。

沈洁还结合自身的学思经历,指出既往学术研究强调“如何破除宏大叙事”,而今往往探讨“如何破除碎片化”的问题。但无论何种取向,史学的魅力都在于它的具体而微,是带着问题思考进入一个议题并提供答案的。史学研究具体而微、充满变化的特点,使它具有反理论、反结构的特点,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按照海登·怀特的提法,“史学家是赋予故事以情节的人”。史学家的写作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安排情节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故事和片段的史料中建立自己的提问机制。

瞿骏、沈洁谈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脉络与议题

在交流互动环节,瞿骏和沈洁回答了听众提问。关于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史料辨析问题。瞿骏认为,要回溯史料的形成过程,如找到材料形成过程中的诸多版本,有助于在史料的形成和变动中找到新意。沈洁指出,要思考史料是如何扩展的,其中提到的人、事、物,发生的关系与故事都要条分缕析,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地扩展与思考。关于传统观念如何影响对“富强”概念的吸收。沈洁认为,近代人物在推崇变革时多援引王安石等古代改革家的变法,因此要追问古人的思想资源是如何在不同时期被援引、被改造的。瞿骏分析道,既要关注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援引,也要关注当时对西方思想资源的参考,特别要注意其中的限度问题。同时,以王安石变法的“正风俗”为例,涉及家与国、平民与士大夫等诸多层面,这就需要研究者特别考虑中国传统的复杂性。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开军,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孔勇、助理研究员宋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裘陈江等学者,围绕两位教授的最新思考和治学特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的史料分析、问题意识等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刘家峰教授总结指出,此次瞿骏教授、沈洁研究员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脉络与议题”为主题,分别从中国革命的情感史、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常识和整体感等角度切入,回顾了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未来可开拓的方向,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义和指导性价值。大数据时代,中国近代史研究可以凭借的档案史料已是足够丰富,如何处理好“泛览”和“精读”、“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不断开掘具有创新性的论题,仍然是学人必须面对且努力解决的时代课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