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殡殓人故事丨昆明遗体接运师杨余

2024-04-03 11:48:33 - 都市时报

有这样一群人,每天他们一睁开眼,面对的就是“死亡”。有人称他们为“接尸人”,他们却习惯称自己为“摆渡人”。每当有生命逝去,他们是第一时间接触遗体、告慰家属的人,他们的每一次出发和到达,都会伴随着不同家庭的聚散分离。他们是生死“摆渡人”——遗体接运师。

38岁的杨余是昆明市殡仪馆的一名遗体接运师,今年是他与遗体打交道的第四个年头。和老职工比起来,杨余进入殡葬行业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已接运过3000位逝者,行驶里程15万公里。

清明·殡殓人故事丨昆明遗体接运师杨余

从恐惧到适应

他花了一年时间

2020年12月,杨余从部队转业到昆明市殡仪馆,开始从事一线遗体接运工作,目前主要承担着昆明市主城区的遗体接运以及少数城际和国际遗体接运任务。

接运师,顾名思义是最早接触遗体的殡葬工作者。在众人看来,接运师常常因“阴气太重”充满着晦气,大多数人不愿应聘这个工作。和他们一样,杨余起初选择这份职业时,也有顾虑和担忧,之后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清明·殡殓人故事丨昆明遗体接运师杨余

“当我进入单位开始工作后,看到了很多年轻小姑娘在从事遗体整容工作,她们彻底改变了我之前的刻板印象,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我当时在心里盘问自己:‘为什么他们可以我就不可以?更何况我曾是一名军人?’”杨余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干好,任何行业都需要有人去做,别人能胜任的工作他一样可以,更何况有家庭的大力支持。退伍不褪色,为民服务是他永远不变的底色。

上班第三天,杨余接到了第一个任务——到官渡区人民医院太平间接运一名60岁的死者。一路上杨余内心害怕又紧张,当时带他的老师傅看到后,不断安抚他,对他说:“死亡并不可怕,我们是他们最后的陪伴者。”到达医院太平间后,看到逝者安详离开的面容,杨余心理恐惧慢慢消散。按照接运流程开始了工作,确认死者信息、核对死亡证明、检查遗体、接运、装车、遗体告别……那天,他见证生离死别,亲手接触尸体,晚上久久不能入睡。

“刚进来工作那会儿,接运完遗体在回宿舍的路上很害怕,感觉脊背都是凉飕飕的,晚上更是不敢睡。”回想起刚开始接运遗体时的恐惧心情,杨余不禁感慨。除了恐惧还有悲伤,接运遗体面对的还有逝者家属,逝者刚离世家属都处于极度悲伤的情绪中。“很难不与他们共情,工作第一年我几乎每天都在流泪。”后来,他接触到的遗体越来越多,一年后,慢慢战胜了恐惧,开始适应了这份工作。

生命的降临与逝去往往都在夜深人静时,接运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分昼夜24小时待命,随叫随走。4年来,杨余穿梭在昆明市,无论是意外、车祸、溺水、凶杀和病逝,又或是婴儿、少年、壮年和老年,小到两三个月大到上百岁,他都遇到过,每趟接运,他都安安稳稳把他们接回殡仪馆,做好人生最后一程的护航者。

清明·殡殓人故事丨昆明遗体接运师杨余

有的小区不允许使用电梯

他们走楼梯抬了20多层

每天上午,杨余都会提前到达殡仪馆,检查车辆状况,确保一切设备正常运行,然后等待接收任务。一旦接到任务,他就立即出发,无论天气如何,目的地在哪里,驾驶殡葬车将逝者的遗体从医院、家中或者事故现场运送到殡仪馆。

遗体接运车辆一般配备两个人员,一名驾驶员、一名接运师,常常两人的工作交替进行。杨余说:“我们这工作看似简单,但要求驾驶员非常细心,出发前需要和家属确认棺型、车型,提醒家属准备好逝者的死亡证明、身份证等,核对台账信息,这些都是不可少的工作。”

“做这行,时间观念很重要,每次接运我们只会提前到达,坚决不能延后。”杨余说,遗体接运回殡仪馆后,工作并没有结束,完成消毒、清洁后,还需要做下次接运的提前准备工作。“消毒液、防护衣、防护手套、防护鞋套、消毒液、尸棺、尸袋……这些东西一样都不能少,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接运任务才能顺利完成。”这是一份需要极大勇气和爱心的工作,杨余始终坚持着,用他的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然而,不是每一次生命的结束都那么体面,遗体接运需要体力、胆量,更需要责任与温度。在一起工厂机械事故的接运任务过程中,杨余赶到现场后,看到机械事故的厂房内,死者遗体被机械打落得四分五裂,散落在现场每个角落,场面让人不寒而栗。杨余直面恐惧,恪守殡葬人的职责,穿上防护衣、裤,戴上乳胶手套,认真负责地把死者尸体尽量拼合完整,包扎装袋,将遗体完整地运回了殡仪馆。

面对不同的情况和风俗,他们需要“入乡随俗”做好服务礼仪,把逝者的“家务事”妥善处理好。有的老小区不配备电梯或有的新小区不允许他们使用电梯运送遗体,他们只能走楼梯接运。“每次接运的环境我们都无法预测,最高遇到住20多层的,也没有办法,只有慢慢地一层层地把遗体抬下来。”杨余说。

有一次,杨余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他要将一位逝者的遗体送往殡仪馆,而这名逝者是一名遭遇意外离开的小孩。“接到这个任务,我心里很不舒服,想为逝者的家人做点什么。”在到达逝者家中时,逝者的家人都非常悲伤和无助,杨余首先考虑的是安抚逝者家人情绪。他走上前去,轻轻地拍了拍逝者的父亲的肩膀,安抚他说:“先生,我知道您现在非常难过,但请相信,逝者已经离开了痛苦和烦恼,我希望您能够坚强起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我始终认为,做这份工作不仅要有责任心和耐心,有牺牲和奉献精神,更需要温度。”在杨余看来,既然从事这份工作,自己有使命把他做好、做暖,他们不求什么回报,家属一句“谢谢,您辛苦了”或是一瓶水都能让他们倍感温暖。

清明·殡殓人故事丨昆明遗体接运师杨余

杨余接运过的逝者,有的是刚出生不久被疾病夺去生命的婴儿;有的是发生交通、突发事故的;有的是孤寡老人,走的时候无儿无女;还有去世十几天才被发现,遗体已经高度腐坏的;……面对不同的逝者,他克服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难关,对逝者满怀尊重之心,让丧属悲痛的内心得到最大慰藉。

敬畏生命

生活才能充满无限生机

从业4年来,杨余看过了许多痛心的事故,经历过无数次亲人间阴阳两隔的悲伤。

“从业到现在,我看到过太多人情世故和人生的悲欢离合,但我的内心从未冷漠,我们比许多人更懂得珍惜生命和亲人。”杨余说。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甚至要“隐姓埋名”。对陌生人,他们从来不提及自己的职业,也不会主动找人交流。渐渐地朋友圈小了,即便和朋友聊天,也避开一些忌讳的话语。几年来,杨余已经养成一种生活模式——从不主动抱其他小孩,也不参与亲戚朋友的喜宴。

虽然干的活又苦又累,杨余从来没有抱怨过,家人对他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是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敬畏生命”是他职业过程中一直坚守的信念,也因这份坚守,得到了单位的肯定与认可,收获了喜悦。入职以来,杨余先后荣获“昆明市2023年最美殡葬人”、2022年及2023年“昆明市殡仪馆先进个人”等称号。

“作为一名遗体接运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每一次任务,我都希望能够为逝者和家属带去一丝安慰和温暖。”杨余说。这份职业是伟大的,他会一直坚持下去,用心护航生命的终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