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稳步转型提质

2024-06-03 05:44:35 - 市场资讯

经济日报

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3年四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3.92万亿元,较9月末增加1.2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9万亿元。2022年二季度以来,信托资产规模企稳回升,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到2023年末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行业调整的压力,信托业积极响应宏观调控政策,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任务,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业务创新,实现了行业的健康稳定增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2023年四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延续了持续回升的发展趋势,且增速有逐步加快的趋势,反映了信托业转型工作已取得明显的成效。

业务规模增速加快

近年来,信托行业转型持续深入,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回升,产品结构优化,信托业资本实力也在持续增强。

2023年,信托业资本实力持续增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信托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达到7485.15亿元,较三季度增加23.38亿元,环比增速0.3%。与2022年四季度相比,增加306.49亿元,增速4.27%。2023年信托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资本补充,增强了行业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共有12家信托公司宣布通过利润转增和定向增发等方式来补充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信托业经营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止跌回升,整体经营业绩逐步企稳。在52家披露信息的信托公司中,2023年有28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占比为53.85%;其中25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为48.08%。2023年,信托业经营收入为863.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82亿元,同比增速为2.96%;净利润为423.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1.3亿元,剔除特殊情况(如因信托公司股权转让产生的一次性收入和利润等),2023年信托公司整体利润较上年小幅增长约2.29%。

“信托行业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平衡,通过业务创新、服务升级、风险控制和监管适应等多维度的努力,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随着信托业务转型的不断深入,信托行业有望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曾刚说。

资产配置能力增强

信托业务新格局正逐步成型。2023年3月,《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发布,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未来,证券投资、股权投资、财富管理等回归信托本源的业务将逐渐成为行业发展主流方向。

“资管新规实施以来,信托公司发展标品信托,培育金融市场投资能力,信托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培育专业化的资产管理能力,大力开拓资产管理信托业务。”曾刚说。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资金信托总规模达到17.38万亿元,较三季度末增加约9300亿元,环比增速5.66%;较2022年同期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59%。从资金信托投向结构来看,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规模合计为6.6万亿元,较三季度末增加8536亿元,环比增速14.85%,合计占比38%,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与2022年四季度末相比,规模增长2.25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1.52%,占比则提升近10个百分点。

2023年四季度末,信托资产投向金融机构的规模为2.37万亿元,较三季度末增加约1331亿元,环比增速为5.95%,占比13.64%,与三季度末基本持平。与2022年同期相比,规模增加约3575亿元,同比快速增长17.76%,占比小幅提升约0.2个百分点。

从证券投资信托的配置类型来看,2023年四季度末,组合投资占比为71.62%,较三季度末上升2.08个百分点。总体上看,信托公司专业化的资产配置能力逐步增强。

目前信托公司服务和融入大资管的合作生态获得进一步培育。从信托的合作方式来看,银信合作是信托公司开展外部合作最重要的渠道。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瑞丰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针对高净值客户,积极引入代销产品,目前已与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代理资管业务,累计销售金额达101.86亿元,余额41.28亿元,产品超过50款,满足了金融消费者多元化的财富需求。

“随着各家信托公司业务配套资源的逐步完善,家庭服务信托和家族信托的覆盖面预计将持续提高,会有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信托制度带来的益处。”中国信托登记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铁峰介绍,2023年6月至12月,共有54家信托公司开展了2798笔家族信托业务,成立规模为466.1亿元。全行业共有38家信托公司开展了2077笔家庭服务信托业务,成立规模为37.8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金信托融合了信托和保险的特点,在养老规划、财富传承、风险隔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也兼具普惠金融的特性,成为行业展业的重点方向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6月至12月,全行业共有39家信托公司开展了10764笔保险金信托业务,成立规模为683.81亿元。其成立笔数是所有25个业务品种中最多的,占全部新成立信托产品总笔数的35.39%。

高效服务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求,是信托业转型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信托业稳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着重引导资金进入工商企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规模为1.52万亿元,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规模为3.89万亿元。专家表示,信托业需要围绕“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强化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支持,在有效盘活存量和稳健促进增量的平衡中,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和服务模式创新。

“2024年,信托业将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推进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信托业的高质量发展。”曾刚表示,当前,信托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要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方面,信托业可以借助科技力量,提升业务效率、优化服务体验;绿色金融方面,信托业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信托业可推出有针对性的普惠金融产品,帮助低收入人群提高生活水平;养老金融方面,信托业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养老金融服务;数字金融方面,信托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经营和管理水平。

中国外贸信托董事会秘书屈鹏介绍,在普惠金融领域,外贸信托聚焦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为中小微企业主、“三农”等提供高适配性的信托产品与服务。中国外贸信托2016年开始探索拓展农业普惠金融、农村基础设施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模式,打造特色化的信托“三农”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已累计投放资金近230亿元,支持“耕、种、管、收”全流程,覆盖20多个省份的1000多万亩土地。

“信托公司将加快丰富信托本源的业务供给,更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刘铁峰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