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综合施策打造产业强市主战场

2024-06-03 06:04:45 - 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视察2023年“昆明市园区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询问”问题整改落实和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记者获悉,昆明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发挥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主引擎、项目建设主阵地、区域发展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支持力度,打造产业强市主战场。

强化产业互补和联动发展

市政府针对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对昆明市园区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印发实施《昆明市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2023-2025年》,充分发挥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主引擎、项目建设主阵地、区域发展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联动发展,印发昆明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办法(试行)》,围绕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对应划定五华、安宁、七甸产业园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作为联动发展区,呈贡大学城作为联动发展辐射点,充分利用国家级高新区在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势,与各分园区共享创新服务资源,强化产业互补和联动发展。高标准编制昆明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方案,规划滇中新区片区、昆明经开片区、昆明高新片区、安宁片区、晋宁片区“一园五片”空间布局,明确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能源、轻工产品制造、总部经济、金融服务8个承接产业方向,结合各片区发展优势,针对性划定2—3个重点承接产业类别和若干细分领域,为各片区协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构建“错位布局、资源共享、链式发展”的协调联动发展格局。

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

全市聚焦重点区域,完善政策保障,强化对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支持力度,现中老双方围网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初步具备“两国一园”封关运营硬件基础。昆明强化昆明经开区、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综保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联动发展,发挥政策叠加、功能联动和产业互补优势,充分利用中老铁路“黄金大动脉”,拓展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培育的空间,实现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

昆明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全市累计创建15个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累计建成10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昆明经开区先进装备、安宁产业园区绿色化工等4个集群获评省级先进制造业优胜(成长型)产业集群,占全省获评数量的40%。同时,昆明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服务力度,不断壮大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构建“顶天立地、铺天盖地”的发展生态。

强化园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

昆明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大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立足“8+N”产业链,采取“链主企业+市级部门+县区”招商模式,由市领导率队赴京津冀、长三角、香港、重庆、海南等地开展多次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全市先后举办百家商会助力昆明“六个春城”建设恳谈会、开放民企培训班暨东西部产业协作投资考察活动、千名香港企业家云南行、深化昆台产业合作推介会等重点招商活动。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党政“一把手”外出招商次数同比增长24.44%;实际利用外资1354万美元,同比增长22.87%。

全市强化要素保障,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补齐短板,支持各园区构建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持续增强园区活力,因地制宜、稳妥有序推进政企分离、管运分开,探索实行“管委会+事业单位+公司”或“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在园区成立1个或多个实体化运营公司,实行党委领导、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机制。目前,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安宁高新区已开展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已与省外先进地区专业化招商和运营公司签订协议,为强化园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提升市场化招商引资和运营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此同时,按照“能放尽放、分类赋权”和“适用实用、能接尽接”的原则,立足开发区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通过“部门同意赋权、开发区自主选取”双向选择的方式,依法依规赋予各开发区部分市级职权以及市、县一体赋权事项,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为激发市场活力和开发区发展潜力提供必要条件。

积极探索“飞地引才”新模式

下一步,昆明市将多措并举创新机制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用好统筹跨区域协调发展“1+2”制度,有效破除行政壁垒,统筹调配全市要素资源,引导招商项目有序流转,结合产业布局定向落地、高效产出。建立完善园区引才育才和产学研用协同机制,重点推进“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外国专家专项选拔,着力在园区引进一批海内外科技创新“头雁”人才。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飞地引才”新模式,赋予各园区内国家级创新平台、云南实验室、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企业人才自主评价权,增强本土人才“造血”功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针对重大项目审批建立绿色通道、快速通道,积极开展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全程代办业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力争做到“拿地即开工”,形成项目落地建设“开发区速度”。记者杜仲莹报道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