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健康|6岁孩子打“增高针”后频繁生病,生长激素究竟能用吗?

2024-06-03 09:04:48 - 中工网

原标题:乐健康|6岁孩子打“增高针”后频繁生病,生长激素究竟能用吗?

乐健康|6岁孩子打“增高针”后频繁生病,生长激素究竟能用吗?

近日,“6岁孩子打激素长高后频繁生病”的话题引起关注。这几年,为了让孩子长高,家长带孩子打生长激素的报道屡见不鲜。不少专业人士提醒,滥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但仍有家长趋之若鹜。

家长对孩子的身高焦虑

“孩子5岁了,还没有1米,怎么办”“孩子刚12周岁,身高才1.55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长高”“不想让孩子因为身高自卑”……社交平台上,很多家长表达了对孩子的身高焦虑。

有的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广告宣称:“孩子出现低于同龄儿童身高,是矮小的前兆!不可忽视,家长要注意,如果孩子不长个就要及时带去检查,明确原因,防止过早停止生长……”这些话术进一步增加了家长的焦虑情绪。

种种原因,让一些家长盯上了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增高神药”吗

人体中的生长激素是大脑垂体前叶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质,是肽类激素的一种,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刺激骨骼生长。

注射生长激素,又被称为“增高针”,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处方药物,这种生长激素可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出生后持续生长迟缓、短肠综合征等病症。

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利用家长想让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将生长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药”。其实,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的儿童是不能注射的,否则容易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问题。

滥用生长激素有健康风险

孩子6岁,身高只有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属于“矮小”范围。心慌意乱之下,广东深圳市民何丽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

注射之后,效果显而易见。孩子的身高从109厘米长至120厘米,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孩子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却找不到病因。停止注射生长激素后,孩子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正常。

有医生表示,目前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内分泌紊乱、肱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儿童注射生长激素需要指征,不能单纯依据儿童身高判断是否需要注射,要不要注射生长激素,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做严格的评估。

或影响身体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

即使经医生评估身体状况可以打生长激素,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表示,频繁感冒、发烧并非临床注射生长激素的普遍现象,但注射生长激素会加速糖皮质激素等人体激素的代谢,如果糖皮质激素水平因此减少,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使个体更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从而导致感冒和发烧的频率增加。

至于头晕呕吐等症状,则需要高度关注。首先需要考虑患儿是否存在颅内肿瘤,具体来说是通过检查肿瘤标志物,或进行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确定。不过,更常见的原因是生长激素的使用有关。如果患儿使用的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在医学上被称为良性颅内压增高。

伍学焱表示,这种头疼并非由颅内肿瘤引起,而是生长激素过量使用所致,这种情况下,临床医生应该建议减少生长激素的剂量,或者调整治疗方案进行观察。

另外,生长激素在肌肉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肌肉合成和增强肌肉力量,孩子可能会变得更加活跃,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但过度活动有时会导致肌肉酸痛,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活动量,确保他们在运动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肌肉损伤。

规范使用生长激素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介绍,孩子的身高取决于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70%是遗传因素,30%是后天因素。所以对于生长激素的运用,一定要到医院去经过医生专业诊治,该用的才能用,不该用的千万不要用。

生长激素用不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如形成骨骺过早闭合、性早熟,反而影响身高,还会带来其他生长发育问题。

有专业人士建议,规范生长激素的使用,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监管,医生要严格遵守相关儿童诊治指南,谨防临床上生长激素滥用、超范围使用。对于受利益驱动诱导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的违规行为,卫生、药监、公安等部门应该形成合力,严厉查处。

理性帮助孩子长高

倪鑫也呼吁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身高问题。希望家长在“30%的后天因素”里共同努力,从孩子的营养、运动、睡眠、环境等几个因素,帮孩子健康成长。要做到:

1.在不同年龄段把营养保障好;

2.保证运动,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3.保障睡眠,睡眠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影响儿童身高,尤为重要;

4.孩子整体生长的环境,包括孩子自身、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对于孩子的生长环境应给予高度关注,让孩子每天都能以一个愉快的心情去生活学习。

聚焦1: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开启

今年6月2日~7日是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在数字时代,应该如何保护好眼睛?

遵守“20-20-20”法则:学界一般认为,观看电子屏幕的最佳习惯是看屏幕20分钟后,抬头眺望6米外(20英尺)远处至少20秒。

善用智能手机的护眼功能:大家可利用手机自带的“勿扰模式”“屏幕使用时长统计”等功能,监控和分析自己使用手机的情况。

此外,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保护眼睛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聚焦2:心理医生建议的高考心态

面对高考,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象成功或者失败的场景,内心产生巨大的压力与焦虑感。怎么调整心态,从容面对?

心理医生提示,如果我们能够接纳各种可能性,作出正常而非极端化的假设,内心的焦虑也会有所减轻。首先,可以向家人、朋友、老师寻求情感支持,缓解焦虑和无助感。其次,活在当下,把握住此时此刻,把过度忧思、处理情绪的能量投注到当下的复习和考试中。最后,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放松或者过度紧张。

高考并非“战场”,只不过是一场考试。它很重要,但却并不能决定你的人生和你未来的轨迹,有时候有些东西看得太重反而更容易错过。所以不要过度紧张,考前保证好充足的休息、放松的心态才更容易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聚焦3:天一热人没精神,可能是缺钾了

天气越来越热,气温高、人体出汗量大,钾元素随汗液流失又得不到及时补充,身体含钾量告急,很多人会出现“夏季倦怠”的症状,容易疲劳和困倦。

想摄入充足的钾,营养专家推荐这样搭配:每天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尽可能包含一两种高钾蔬菜,常吃钾营养素密度较高的水果;每天至少喝300克纯牛奶或酸奶,每天摄入50~100克薯类;主食的1/3~1/2用豆类和全谷物代替,每天摄入量最好达到50~150克;各种肉类轮换着吃,每天摄入70~150克,每天吃一个鸡蛋。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以及杂粮的摄入量,将普通盐换成低钠高钾盐。

(综合来源:法治日报、长江日报、新闻晨报、每日经济新闻、健康中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生命时报微博等)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485期

原标题:乐健康|6岁孩子打“增高针”后频繁生病,生长激素究竟能用吗?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