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受到威胁!中国灵长类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024-06-03 20:38:16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近日,在重庆市忠县黄金镇绍溪村,一只野生猕猴下山觅食,被村民发现后立马爬到了树枝上,或坐或站,憨态可掬。不一会儿,便跑进了山林之中。

无独有偶,重庆市潼南区林业局日前成功救助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这是当地首次发现野生猕猴。据介绍,5月中旬以来,这只猕猴在潼南航电枢纽已出现多次,还跑进办公场所乱窜翻找,直至被成功救助。

野生猕猴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长期从事灵长类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李文博博士。

记者:您目前研究的灵长类的现状如何?反映出哪些问题?

李文博:中国现存的灵长类物种中有80%受到威胁,92%的种类种群数量正在减少,15—18个物种的种群规模不足3000只,而白掌长臂猿(Hylobateslar)和北白颊长臂猿(Nomascusleucgenys)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野外都没有监测到。

结果表明,保护区(PA)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灵长类动物的分布均具有积极影响,即灵长类的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度高和保护区的核心(0.1km—0.5km)及周边(2.7km—4.5km)区域。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的生态脆弱区将对灵长类的保护起到关键作用。温度和降水是影响中国灵长类适宜栖息地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在未来30年—50年,中国灵长类动物的适宜栖息地将持续减少,并且将局限在一定的狭小范围内(中国西南部)。在当前气候情境下,98.74%的中国灵长类的适宜栖息地均为中等或低适宜栖息地。同时,模型结果显示,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灵长类多样性高的区域(云南、广东、广西和西藏)预计将可能丢失3—7个物种。因此,中国灵长类正面临严重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记者:中国灵长类目前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李文博:目前,中国非人灵长类主要受到森林破碎化(植被归一化指数)、保护区覆盖面积(保护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活动(GDP)的影响。

例如,藏酋猴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我国的13个省份,全国种群数量为20000只左右。栖息地大多集中于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环境,主要栖息于温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区域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这些区域常被平原、河流、居民区所分割,呈现“岛屿状”分布特征,从而导致藏酋猴生境的破碎化。

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藏酋猴栖息的部分原始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使藏酋猴的栖息地兼有原始林和次生林两种生境类型,次生林生境以矮灌木林为主。科研人员最近的调查显示,藏酋猴的栖息地有向低海拔地区扩散的趋势,有人猴冲突、破坏农作物等潜在影响,同时也会逐渐走出保护区管辖范围。

藏酋猴生存影响主要受到盗猎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藏酋猴被认为是农林害兽,各地组织专业捕猴队大量捕捉出口。藏酋猴地栖性较强,容易陷于地陷阱、地套等,易于被捕猎,这导致藏酋猴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其次是栖息地破碎化:藏酋猴“岛屿状”分布自然形成破碎化的生境,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等,这种自然形成的生境破碎化特征会更加突出。还有就是人猴冲突:藏酋猴呈现出往低海拔区域扩散的趋势,常常出现在乡村的边缘区域,导致人猴冲突不断加剧,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等。

再以川金丝猴举例来说,当前主要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受地形、地质、水源、气象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川西山地的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极大地破坏了金丝猴栖息地。应加强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切实做到防护技术措施。

其次,栖息地破碎化。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地的利用和森林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迅速增加,毁林开荒、薪材采集、商业性采伐以及大型工程建设等,加剧川金丝猴栖息地的破坏。

第三,种群间隔离。由于灌木林、农田、河流、公路和开发矿业等,将连续分布的森林切割成斑块状林地,川金丝猴很难超越这些障碍,只能在斑块状林地间活动,许多曾经互有交流的种群目前已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

第四,生态旅游业冲击。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山地林区观光,包括川金丝猴在内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来势如潮的旅游业为当地经济注入了资金活力,扩建道路、新建楼堂馆所的情况越来越多,此外,不少游客冒险闯入人迹罕至的、但却是野生动物的保护区核心腹地,随意丢弃垃圾,严重干扰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脆弱的生态系统。

记者:气候变化对这些灵长类有什么影响?有没有发生因此而迁移的现象?

李文博:气候变化对中国灵长类适宜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气候变暖,中国灵长类的高适宜栖息地将不断减少,50%的灵长类分布将受到消极影响。例如,西白眉长臂猿(Hoolockhoolock),在未来气候影响下,将可能丧失18.4%的适宜栖息地面积,海南长臂猿(Nomascushainanus)将可能丧失14.21%的适宜栖息地面积。

结果表明,未来灵长类动物的适宜栖息地将分布在西南(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广西南部)、南部(海南岛)、东部(台湾、安徽南部)和中部(陕西、重庆)的小而分散的区域。未来部分区域将丧失3—7种灵长类物种。

记者:未来,您认为哪些举措可以保护到这些灵长类动物?

李文博:开展灵长类的专项调查。目前,多个灵长类物种野外物种数据缺乏,物种种群数量与分布不详实,没有比较准确的种群数量与分布的数据,因而做不到精准保护及制定科学措施。因此,急需开展灵长类物种专项调查,建立全国灵长类动物动态监测网络,科学掌握灵长类动物的种群数量与分布变化,为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加强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我国应加强灵长类动物破碎化栖息地的修复,加快推进廊道建设,为灵长类提供充足活动空间,保证灵长类动物迁移生境通道和栖息地完整性。同时,由于一些濒危灵长类动物分布在保护区之外,未来我国还需加强保护地规划,将濒危物种更多地纳入保护区范围,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其次,在边境地区的一些保护区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偷猎、盗伐活动,应当作重点进行治理。

加强跨省保护促进区域合作。灵长类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有些物种分布在省与省交界处,应积极开展联合保护与合作研究,建立科学调查研究数据共享的平台。

加强灵长类基础生态学研究。截至目前,大部分中国灵长类动物的濒危机制、致危因素、濒危过程不清,多数灵长类动物还没有较为翔实的种群数量与分布调查数据,缺乏较为系统的调查、监测与研究,保护生物学研究工作推动不够深入。因此,还需要对灵长类物种的行为生态、种群生态、繁殖生态、社会行为、保护遗传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中国灵长类动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广泛开展生态旅游的科学评价。中国灵长类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我国,如何开展生态旅游仍处于探索期,缺乏指导性的科学规范。目前,生态旅游市场良莠不齐,存在设计不合理、规划不科学、管理混乱等现象,严重影响生态旅游业形象,危及灵长类的生存繁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态旅游评价体系,积极引导生态旅游更好发展。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野生动物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要积极利用传统媒介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向社会大力传播保护理念和知识,不断提升公众爱护野生动物、抵制非法交易、坚决摈弃陋习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志愿者、公益组织和民间团体的优势,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让宣传活动走向社会、进入校园、深入基层,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新格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