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这么低,意外险赔付数据显示…

2024-06-03 21:23:00 - 媒体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航空意外险、旅行意外险、少儿意外险、老年人意外险……意外险保障范围灵活、种类多样,也被很多消费者在有意或无意间加入“购物车”。按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应每年公开披露其上一年度个人意外险业务经营情况。6月3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126家保险公司公布了2023年个人意外险业务经营情况。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公司在保单件数、保费收入、赔付支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险企的意外险业务未成规模。并且,整体赔付率并不高。

竟然这么低,意外险赔付数据显示…

不同险企保费、赔付差距大

由于社会需求广泛,客户数量众多,意外险被称为“人人买得起用得上的保险”。

根据《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保险公司需公开披露其上一年度个人意外险业务经营情况。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126家险企公布了2023年度个人意外险业务经营情况,涉及保单件数、保费收入、赔付支出、典型赔付案例等不同指标。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由于低门槛、低保费、高频率、高保额等特点,并且意外险种类繁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场景,均能找到相对应的意外险,保险公司在意外险发展方面也有不同的策略。透过各家公司披露的保费收入等指标来看,一些头部保险公司2023年个人意外险保费收入能达到几十亿元、上百亿元规模,也有部分险企个人意外险收入仅有几百元、几万元,意外险业务难成规模。

赔付支出方面,由于意外险低费率高杠杆,各公司赔付表现也大不相同。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包括前海财险、珠峰财险、复星联合健康、长生人寿等10余家公司2023年个人意外险赔付支出超过保费收入,出现“赔穿”情况。此外,部分公司也表现出赔付支出远超保费的情况。如和泰人寿2023年个人意外险保费收入为0,但赔付支出为16.31万元,大家养老2023年个人意外险保费收入仅有0.08万元,赔付支出高达533.54万元。

竟然这么低,意外险赔付数据显示…

和泰人寿对此解释称,2023年度公司经营的个人意外险除一款产品外均为赠险,正价销售产品未发生赔付,赠险产品公司均按照条款赔付。大家养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公司业务策略调整,自2022年起公司聚焦商业养老年金保险领域,2023年新增短期意外险业务很少,理赔支出主要来自以往年度业务。

整体赔付率偏低

整体来看,当前各家险企个人意外险的赔付率并不高。

按照监管计算要求,意外险再保后综合赔付率的计算公式为:(再保后赔款支出+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再保后已赚保费)。由于各家险企目前仅披露了原保费收入,所以无法精确计算再保后综合赔付率指标,如果用赔付支出除以原保费收入进行简单计算,有63家险企该指标低于20%,98家险企该指标低于50%。也就是说,有一半保险公司的个人意外险赔付支出不足保费收入的五分之一。

对于意外险赔付率较低的情况,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很多保险公司的个人意外险为长期险业务,保费收入期和理赔发生期未必能完全对应。

除了赔付率低,个别企业的个人意外险赔付率指标表现为负数。如珠江人寿2023年个人意外险赔付支出为-100.05万元、交银人寿2023年个人意外险赔付支出为-334.44万元。交银人寿对此表示,赔款支出为再保后数据,再保摊回赔款包含之前年度的摊回,导致部分赔款支出为负值。北京商报记者也就相关问题致函珠江人寿进行采访,该公司并未回复。

需要关注的是,对于短期意外险的赔付率,监管有业务回溯相关要求,年度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连续三年超过500万元的保险期限一年及以下的意外险产品,如过往三年再保后综合赔付率的平均值低于50%,保险公司应及时将费率调整至合理水平,并按相关要求重新报送审批或备案。精算云笔记主笔、中国精算师Kenny表示,预计后续意外险赔付率随着市场逐渐规范、全面实施“报行合一”后有望明显提高。

购险无需过分关注赔付率

“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这是很多保险代理人在销售意外险时最常用的话术。

而“意外险买了没啥用”“这也不赔,那也不赔”是很多人购险前的顾虑。

那么,保险公司公布的意外险赔付情况,对于用户购险来说是否有指导意义?换言之,用户购买意外险要不要看赔付率?徐昱琛认为,消费者更应该关注意外险的性价比、保障内容和价格等因素,而保险公司赔多赔少,涉及更多专业问题。Kenny同样认为,现阶段用户购买意外险不用过分关注赔付率,应该结合自己需求挑选最合适的产品。因为保险公司公布的意外险赔付情况在时间上滞后,另外个别保险公司赔付波动率较大,参考意义有限。

竟然这么低,意外险赔付数据显示…

意外险是一种保费低廉、保障范围灵活、保障功能较强的险种,社会需求广泛,客户数量众多。Kenny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过往意外险市场乱象频出,普遍存在捆绑销售、高手续费恶性竞争、违背精算原理随意调整费率等乱象。这也是监管部门出台《办法》的市场背景,规范意外险赔付情况和费率有利于促进意外险高质量发展和良性竞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