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定格沈阳故宫的历史文脉&文化记忆

2024-07-03 05:25:10 - 媒体滚动

转自:沈阳晚报

20周年定格沈阳故宫的历史文脉&文化记忆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批准沈阳故宫、清盛京三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分别作为明清故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7月,在申遗成功20周年之际,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研究成果,推出首个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一宫三陵”绘画作品展等多项文化活动,突出沈阳故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围绕二十年来如何保护好、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展现沈阳故宫蕴含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记忆。

活动1

如何让文物“重获新生”?

沈阳故宫首个文保专题展让你长知识!

7月2日,“宫藏永续——沈阳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在銮驾库正式面向公众开放,50余件完成修复的院藏文物集中亮相,这也是沈阳故宫博物院首个文保专题展。展览通过“锦绣焕彩”“纸墨留香”“佳器重辉”“余韵清声”四个部分,以文物品类为脉络,从织绣、书画、金属、钟表四个方面系统梳理沈阳故宫博物院20年来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

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藏品数量丰富,而书画保护与修复技术相对成熟,书画类文物装裱修复工作已历经三代传承。“纸墨留香”单元展出了8件修复完成的院藏书画类文物,沈阳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张莹介绍称,书画文物修复工序繁多,图像录入、数据记录、清洗画心、揭褙纸、补残缺、贴折条、全色、接笔等,修复一件书画类文物需要十多道工序,“近年来,传统技艺与科技手段相融合的修复理念让沈阳故宫书画类文物保护与修复水平再上新台阶,将更多传世书画作品会以更好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文物保护和修复方面,沈阳故宫还与多家文博单位强强联合,共享专业平台。在纺织品文保方面,沈阳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等专业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在“锦绣焕彩”单元展出的“清蓝缎平金龙铜钉棉甲”“清茄紫色江绸暗团花镶缂丝边棉袍”等9件修复完成的院藏纺织品类文物,让观众眼前一亮。

金属类文物方面,沈阳故宫博物院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对出现一定程度病害的206件院藏金属类文物开展保护修复工作,“佳器重辉”单元展出的28件院藏金属类文物即此批完成保护修复的文物。

2020年,沈阳故宫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建立“古钟表联合修复室”,“余韵清声”单元展出的6件(套)完成保养与修复的古钟表即由“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出品。张莹表示科学的保护与修复让文物“穿越”千年,延续历史,“此次文保成果展,让观众走进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世界,感受文化传承之美。”

活动2

携手沈阳书画院

沈阳故宫举办 “一宫三陵”绘画作品展

为庆祝“一宫三陵”申遗成功20周年,7月2日,沈阳故宫博物院携手沈阳书画院共同举办“古韵葱茏——‘一宫三陵’绘画作品展”,展出的45幅作品皆出自沈阳籍艺术家之手,描绘出一幅幅雕梁画栋、朱墙绿瓦、古韵葱茏的历史痕迹。

雄伟庄严的大政殿、憨态可掬的石狮子、雪中的“文德坊”……沈阳书画院院长、沈阳美术馆馆长于晨介绍,这些绘画作品诠释了画家们对“一宫三陵”全方面、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也给观者带来重新解读“一宫三陵”的启示和探索所蕴藏的文化含量的新途径。

活动3

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研究成果

沈阳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永不停歇

7月1日,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以“纪念沈阳故宫、清盛京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古建筑文化遗产与价值、明清历史与文化等进行深入探讨,为沈阳故宫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天,沈阳故宫还发布了研究成果——《世界文化遗产地:清沈阳故宫·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建筑图集》。本书遴选了从清末到现在的建筑照片200余幅,展示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展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实施各项古建筑保护工程的成果。

申遗成功20年来,沈阳故宫保护文化遗产的脚步从未停歇。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护原则,沈阳故宫陆续实施多项建筑专项修缮工程,如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凤凰楼高台修缮等,使大清门、崇政殿、大政殿、太庙等古建筑再次焕发蓬勃朝气。同时,先后举办“古建筑油饰彩画地仗工序”等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让民众参与到遗产保护中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张宁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