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描绘未来产业发展蓝图 力争到2027年营收突破千亿

2024-07-03 08:35:21 -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刘倩雯

武汉划出13个细分赛道,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日前,《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到2035年,力争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万亿级。

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今年6月,湖北发布《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6大方向。

经过多次调研、座谈,武汉确定从这6大方向布局未来产业,选取13个细分领域绘出“武汉未来产业地图”。

围绕13个细分领域布局

《实施方案》明确13个细分领域,具体分类为未来制造(未来显示、人形机器人)、未来信息(元宇宙、未来网络、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未来材料(未来新材料)、未来能源(电磁能、新型储能)、未来空间(深地深海深空)、未来健康(生物制造、脑机接口)。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3个细分领域,既基于“国家所需”,也立足“武汉所能”,盘点了武汉的创新平台、产业主体、创新人才等既有优势。

比如发展“先进半导体”,一方面是直面国家“缺芯少魂”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武汉有对应的创新平台、头部企业和多位院士领军人才。今年,九峰山实验室研制下线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更坚定了武汉在这一领域攀峰的信心。

再比如发展“元宇宙”。武汉有软件支撑、算力超前,有泽塔云科技等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工业软件和泛娱乐领域有独到优势,且场景丰富,既可以发展工业元宇宙,将数字孪生技术“映射”在工厂里,也可以发展消费级元宇宙等。

力争打造市值超千亿头部企业

按照《实施方案》,武汉力争到2027年,全市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到2035年,力争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万亿级。

具体来看,到2027年,力争全市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未来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打造5个以上、力争10个以上100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重点依托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组建武汉未来产业研究院;技术创新能力持续突破,成立13个以上新型研发机构,突破30项以上关键未来技术,推动落地100个以上转化成果,申请500个以上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制定50项以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创新主体活力竞相迸发。

引育超万家未来产业企业、千家规上企业、百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上市企业、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产业发展生态不断完善。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项目,每年推出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完善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打造国际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和生活服务的国际社区。

到2035年,力争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万亿级,打造2到3个千亿级产业、若干个五百亿级产业,形成一批产值规模超100亿元、市值超1000亿元的头部企业。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远期目标来看,历经10余年培育的未来产业,要在未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力军,代表武汉参与全球竞争。

同时,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应充分体谅技术转化和应用场景的不确定性和允许“试错”。《实施方案》提到,将建立国有创投机构投向未来产业容错免责机制。

《实施方案》还提到,为了集聚产业创新人才和团队,推行创投机构“人才返投”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优质投资机构关注、投资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责编:ZB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