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灵魂里的女性》:女性命运的宝贵记录

2024-07-03 06:47:52 - 中国妇女报

《我灵魂里的女性》:女性命运的宝贵记录

    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宝贵记录,是对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女性的关怀与郑重提醒——不能忘却的,是不公正导致的痛楚,而给我们以力量的,是女性之间彼此的理解、支持与情谊。

    ■ 吴玫

    在1981年,智利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出版的长篇小说《幽灵之家》引起了极大反响。之所以能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是因为,小说以伴随了她生命中最重要阶段的外公为倾诉对象,映射了一段真实的乱云飞渡的智利历史;二是小说让当时的文学爱好者猛然醒悟:名满天下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绝非男性作家独领风骚的领地。

    爆得大名之后,伊莎贝尔·阿连德有没有想过以自己成功的故事来激励当时社会地位仍从属于男性的姐妹们?作为只能通过中译本阅读伊莎贝尔·阿连德作品的读者,无从得知。而译林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我灵魂里的女性》,让喜欢《幽灵之家》的读者了解到,作为女性,伊莎贝尔·阿连德跻身魔幻现实主义顶尖作家行列的一路上,曾经经历过什么。

    故事得从潘琦塔说起。

    潘琦塔是个绝世美人,成年后追求者众多也就成了意料中事。最后,潘琦塔嫁给了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兄弟,不久后女儿伊莎贝尔·阿连德降生。丈夫家虽为权贵,但不幸福的婚姻潘琦塔不要,就算智利法律不允许离婚,潘琦塔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个男人。女儿11岁那年,潘琦塔爱上了一个不能给她名分的男人、外交官拉蒙,便完全不在乎流言蜚语地与他共同生活了数十年,直到对方寿终正寝。离经叛道的一生中,潘琦塔始终通过绘画,给自己找寻精神上的慰藉。这就是被伊莎贝尔·阿连德零散地记录在《我灵魂里的女性》里的潘琦塔,也就是说,最先留驻在伊莎贝尔·阿连德灵魂里的女性就是她的妈妈,一个为活出自我敢于对抗世俗偏见的美丽妇人。

    虽然是在外婆外公身边长大的孩子,但妈妈的影响似乎深植在伊莎贝尔·阿连德的血液里。她像妈妈一样早早地为了爱情而结婚,并很快有了两个孩子。感觉婚姻枯萎以后,她也像妈妈一样,坚定地选择了真爱。

    临近80岁高龄时,伊莎贝尔·阿连德提笔追忆她的精彩人生,这就是《我灵魂里的女性》。这本汇集了她80篇长短文的散文集里,伊莎贝尔·阿连德不仅在回忆自己的情感与婚姻,更是在反思父权社会下对于女性的歧视乃至迫害。

    成为外交官的伴侣之后,潘琦塔与拉蒙去往任职国,他们把11岁的伊莎贝尔·阿连德带去了距离智利非常遥远的黎巴嫩。在那里,伊莎贝尔与一个名叫莎米拉的同龄人成为好友,她因此看到了莎米拉的生活状态——她“不能直视他人的眼睛,不可以孤身去任何地方,不能听音乐、阅读或是直接跟异性沟通……”而她失去莎米拉这个童年好友的原因竟然是,莎米拉的父亲把她嫁给了素未谋面且年长她30岁的一名商人,这让还是孩子的伊莎贝尔·阿连德情不自禁地观察起“莎米拉们”的命运,思考“这一现象(强制早婚)……给女孩带来生理和精神上的恶劣影响”。

    莎米拉的遭遇强烈地刺激了11岁的伊莎贝尔·阿连德,直到她长大成人做了杂志社的记者,闯入文坛成为智利著名作家,《幽灵之家》问世一炮走红成为世界级作家后,她都依然无法忘记她在黎巴嫩等国家和地区耳闻目睹的女性遭遇。不能忘却的记忆,经过岁月的积淀,成了她在80岁那年完成的散文集的重要内容: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家里的女仆们从早到晚地干活,她们很少出门,只能获得一份微薄的薪水,夜里睡在一间连窗户都没有的小房间里,一张简陋的床铺和一个破破烂烂的衣橱就是她们所有的家具。”

    “她(埃莲娜)来自洪都拉斯,每周来帮我打扫一次房间。她跟孩子们一起在美国生活了二十二年。她没有身份证件,几乎完全不会说英文,随时都有可能像她丈夫一样被遣送回国。为此她忧心忡忡,可她还得想方设法地养家糊口。”

    “(肯尼亚一群女子)她们中有寡妇,被抛弃的妻子,怀孕的少女,以及抚养着无父无母的孙儿或是曾孙的老人。我们还看到一个年迈的老人,她不知自己年岁几何,却还在给一个几个月的婴儿喂奶。”

    ……

    在80岁高龄记录下这些曾经所见所闻的悲催的女性往事,伊莎贝尔·阿连德当然是为了表达她对同为女性的读者们寄予的希望。看看被《我灵魂里的女性》收入的部分文章的标题吧:“生为女人对我来说是一件幸事”“我们相信自己一直能够独立自理”“女性受到的虐待表现在对其价值的贬低”“女性需要紧密团结”……仅从80个标题中选出4个,谁能成为住在伊莎贝尔·阿连德灵魂里的女性,已经昭然若揭。事实上,以母亲潘琦塔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出发点而展开的每一个围绕女性展开的话题讨论,由伊莎贝尔·阿连德用犀利的语言撰写成文,每一篇都堪称檄文,值得细读、深思、回味。

    不过,《我灵魂里的女性》最触动我的女性,还是作者伊莎贝尔·阿连德本人。已经实现自己梦想,且有机会踏足世界角角落落的伊莎贝尔,依然充满对女性命运的关怀,肯侧耳倾听那里的女性所遭遇的不公。她的这些宝贵的记录,让我由衷地感叹,以“女性需要紧密团结”为题的文章,是对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女性的关怀与郑重提醒——我们不能忘却的,是不公正导致的痛楚,而给我们以力量的,是女性之间彼此的理解、支持与情谊。正如文中,伊莎贝尔·阿连德这样写道:“女性的能量就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得要给它一次机会。”

原标题:《我灵魂里的女性》:女性命运的宝贵记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