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好的辽海古诗用彩笺墨笔保留下来

2024-07-03 06:35:07 - 媒体滚动

转自:辽宁日报

把最好的辽海古诗用彩笺墨笔保留下来

《鹤语龙吟》封面。

把最好的辽海古诗用彩笺墨笔保留下来

曹操诗《观沧海》,红字为批注。

把最好的辽海古诗用彩笺墨笔保留下来

砥柱出自明朝王致中诗《姜女坟》。

把最好的辽海古诗用彩笺墨笔保留下来

明朝孙承宗诗《前题之笔架山》,红字为笔架山简介。

把最好的辽海古诗用彩笺墨笔保留下来

受访者简介李仲元1933年生,著名书法家,长期从事沈阳地方考古和古代艺术、文物鉴定工作。沈阳故宫博物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2009年获“辽宁省文艺终身成就奖”。编著有《沈阳故宫明清绘画选辑》《明清楹联选》《纹饰典故》《缘斋存稿》《九畹书法作品集》《李仲元书法作品集》《缘斋书艺》《李仲元自书诗图集》等,发表《古候城考》《中国狮子造型源流》等论文数十篇。

本报记者 高爽 何书凝

核心提示

91岁高龄的著名学者、书法家李仲元历时3年完成的新作《鹤语龙吟——辽海古诗墨萃》,由沈阳出版社出版,今年与读者见面,在辽沈文化圈产生不小的反响。

此书有两个关注点:一是其学术性,广罗自汉迄清吟咏辽海的诗作,有源有流;二是其艺术性,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择优选出254首,以行书抄录,笔法精湛,功力深厚。此书堪称辽海诗史研究、名作展示与书法艺术汇为一体之作,正如已故著名学者王向峰在书序中所说:“这是一本品咏诗情、欣赏书艺、体味古老乡情的形式内容兼美的图籍。”

围绕本书的创作动机与创作过程,本报记者专访李仲元,回应读者关切。

一生从未离开过诗、书和文史

本报记者:我了解到,您的父亲是著名的考古学家、“东北考古第一人”李文信先生,母亲也是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影响的知识女性。可以说,您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深厚。

李仲元:我从三四岁开始,就背中国古典诗文,很早就接触西方的文学艺术,十岁时开始阅读成套的《世界美术史大系》了。这些为我一生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我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诗、书、文。

本报记者:由传统文化而进入对家乡历史的研究是很多学者的殊途同归。您对辽海历史文化的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李仲元:我的祖籍是辽宁复县,就是今天的瓦房店市,复县有一个建于明代的横山书院,我的祖父少时就曾经在那里读书。家乡悠久的历史令我感到自豪,也由此产生了家乡情结,并进入了辽海历史的研究。

据我考据,“辽海”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晋代。但古代的辽宁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是比较早的。秦朝实行郡县制时,就设有辽东郡和辽西郡,辽东郡的治所在今天的辽阳。汉承袭秦制,依旧保持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汉武帝时,为稳定疆域,曾在东北地区设置“汉四郡”,也叫“东方四郡”。我们在古诗中经常可以看到以“玄菟”代指辽海,就是由此而来。可以说,辽海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居之地,既有作为边域的特色,也有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特色。

本报记者:您对辽海的诗史研究也是在对辽海的历史研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吧?

李仲元:是的。大家都知道《诗经》中没有“辽海”。所以,我特别想知道,吟咏辽海的诗歌都有哪些,呈现了何种独特样貌。研究久了,心中存了宿见,就需要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本《鹤语龙吟》。

本报记者:这四个字怎么理解?

李仲元:都跟“辽海”有关。“鹤语”取自“丁令威化鹤”的传说。晋代《搜神后记》中载:“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这个传说本身就有一种诗意在,更有一种对家乡的眷恋。而“龙吟”则更好理解,从查海的堆塑龙到红山的玉猪龙,“龙出辽河源”嘛。

最早一首辽海诗为汉代《箜篌引》

本报记者:吟咏辽海的诗歌虽然并不算众多,但我们也能想到一些。可真正进入诗史的研究,那就不是个案的罗列,而是要有一个探源溯流的过程了。

李仲元:是的,当我把辽海诗史作为一个课题来聚焦时,才发现我必须找到一个源头——最早的辽海诗歌是哪一首?其后发展出哪些流派?必须把它搞清楚。我是在溯流而探源、探源而溯流之间反复走了几趟,才形成了这样一本辽海诗史。

本报记者:接下来,就要揭晓最重要的谜底了,根据您的研究,最早的辽海诗是哪一首?

李仲元:据我目前资料所及,能够确定的最早一首诗是汉代的《箜篌引》。此诗为汉代《相和歌辞》之一,作者为“霍里子高妻丽玉”。据《古今注》记载:霍里子高为“汉时东方某郡之津卒”,也就是看守渡口的一个小卒。“某晨,见一白发狂夫奔渡乱流,其妻追呼止之。不听,堕急流而死。其妻弹箜篌而哀歌之,亦投水自尽。子高归诉其妻丽玉,记传其词焉。”也就是说,这是丽玉记载下来的丈夫霍里子高讲述的一个亲眼看到的场景。这也是唯一有记载的与汉代东方四郡相关的古诗,全诗共计16个字:“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

本报记者:这么一首短诗,竟然讲述了一个悲伤而生动的故事。

李仲元:是的,非常生动。而我收录的第二首辽海诗同样出自汉代的东方四郡,是琉璃明王类利的《黄鸟歌》,此诗约作于汉成帝时期。类利是汉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部族第二代王。史载,类利纳雉姬为妃,雉姬因为不堪在后宫受众妃所辱而出走,类利追而挽留,雉姬拒而径去。类利惆怅而吟:“翩翩黄鸟,雌雄相依。念我之独,谁其与归。”

本报记者:这两首都是四言诗,颇有《诗经》的古风,可见当时辽海地区的文化已经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很大影响。

李仲元:是的。

吟咏辽海的诗歌多有浩然、临危不萎之气

本报记者:遍及唐诗宋词,我们会经常看到“辽海”“辽东”“辽西”这些词的出现,例如,“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珪”等,但它们通常只是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或者说是边塞、遥远的意象存在。是不是所有出现这些词语的诗歌都可以被纳入辽海诗史当中呢?您是如何整理和分类的?

李仲元:我取诗的首要一条原则是取之有据、出于经典,不是无稽可考之作,也不是游戏之作。

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征戍、巡狩、纪游、采风、酬答、个人抒怀、祭祀等。从作者上分,有帝王、臣属、地方名士;有不同朝代的各个民族,比如高句丽族、契丹、女真,等等。从写作动机上看,可以是辽海人写辽海事,也可以是外来人写辽海事,或者是寄辽海人、辽海人寄友人。当然,辽海诗歌作品数量众多,而我这本书的篇幅有限,只能选取其中的名家名作。

本报记者:我统计了一下,您的书中共收录了91位作者、254首诗。除了我们最为熟悉的《观沧海》,还有很多名人的作品。91位作者中,有大诗人,如陈子昂、骆宾王、崔颢、李白、欧阳修、苏辙、元好问、耶律楚材、徐渭、纳兰性德等;有历代帝王,如杨广、李世民、赵佶、耶律洪基、玄烨;当然,还有诸多历代名臣。我有这样一个体会,越往后代,辽海与外地的联系越紧密,也由此看出辽海地区的重要性来。

李仲元:是这样的。比如宋代,宋辽之间的交往就非常密切,欧阳修、苏辙、苏颂这些名臣都出使过辽。到了明代,辽海地区是明与后金之间争斗博弈的焦点地带,众多文臣武将踏足于此,留下诗作。高士奇、陈梦雷等名臣则是作为流人来到辽海的。这些特殊的经历,都留在了他们的诗作里,也把他们眼中的辽海风物留在了诗歌里。

本报记者:透过诗歌来观照辽海历史、看地域文化,会有独特的气象吧?

李仲元:是的,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言志,词缘情,文以载道。吟咏辽海的诗歌生动描摹了东北的山山水水以及东北的人文历史等。辽海文化的气质决定了辽海诗歌的气质,凡是写辽海的古诗,都有一种浩然、苍凉、临危不萎之气,在其他诗歌里常见的小儿女的忧愁、文人的落寞惆怅是没有的。

表达对正统书风的捍卫

本报记者:我们一直在谈这本书的内容,接下来就要说到同样重要的事了——书法。您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和书法创作,书法图籍也有不少,《鹤语龙吟》有何特别之处呢?

李仲元:这本书是我从88岁开始创作的,除了留下一部辽海诗史这个目的外,还有一个艺术上的追求,那就是留下一部代表我晚年书风的书法作品集。很多朋友看完这部书,都肯定了它的观赏性。

本报记者:的确如此。书里的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品,彩笺配上墨书,既灵动又力道十足,与诗作苍凉浩荡的气质融为一体,同时还有朱笔做的小字批注,既增加了信息量,又进一步提升了观赏性。

李仲元:是的,我就是要把最好的辽海诗歌用彩笺、墨笔、朱字批注保留下来。同时,这本书也是要表达我对正统书风的捍卫,让读者感受到什么是中国书法艺术灵动正大的气象,也是我对时下书法乱象的一种示范性的批判。现在的书法界有种不好的“时尚”,以丑书、怪书搏出位。我在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谨严、端庄、规矩,每一幅作品还有局部放大图,能够清晰地看到笔触。让读者认清什么是“正路”。

本报记者:现在还有另一种“时尚”——在很多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书法博主,他们写出来的字也是规规矩矩的,还总结了很多速成而有效的方法,粉丝颇多。但看得多了,感觉他们的字有些雷同,甚至千篇一律。

李仲元:这也是另一个误区,书法是艺术,不能以标准化、流水线的方式来学习,太标准了也就死板了、少了灵动,禁锢住了书法艺术。

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何书凝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