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沧州“菜园子”到京津“菜篮子”

2024-07-03 10:39:02 - 媒体滚动

转自:沧州发布

从沧州“菜园子”到京津“菜篮子”

——沧州推进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建设综述

盛夏时节,青县、肃宁、献县等地的大型蔬菜生产基地里,黄瓜、菜花、茄子等各类应季蔬菜喜获丰收。农民们正忙着采收、分拣和装箱,大批口感好、卖相佳的高品质蔬菜整装待发,准备从沧州“菜园”运往京津“餐桌”。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蔬菜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2023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86.8万亩、总产量383.2万吨;2024年上半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46.8万亩,总产量160万吨,已完成新建、改造蔬菜设施2.6万亩,年育苗能力达到10亿株以上。

立足于推进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建设,我市明确了“一园、三场、五基地”的发展重点。其中“一园”即中国(青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场”即北京新发地盐山市场、蓝田(青县)农副产品市场、杭州一鸿肃宁市场,“五基地”即京津冀蔬菜种苗供应基地、北方特色高品质蔬菜生产基地、京津雄净菜供应基地、北方蔬菜科研示范基地、京津雄休闲农业旅游基地。目前,青县已成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设施种植业)示范县创建县;北京新发地盐山市场二期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青县智慧农商城、杭州一鸿肃宁市场计划年内开工。

科技赋能做强种苗

记者在肃宁县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排排育苗盘摆放整齐,番茄、芹菜、尖椒等20多个品类的蔬菜种苗长势喜人。 

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新引进的穴盘育苗技术,采用精量播种,1穴1粒集中育苗,种子分播均匀,既减少了种苗间病虫害的传播,也能使根系充分发育,有效提高了成苗率,苗龄也比常规苗缩短了10至20天。

种苗是发展高品质蔬菜的基础。我市以河北大禹种业有限公司、肃宁县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蔬菜育苗基地和杂交菠菜育种基地。目前,总投资1.3亿元的肃宁绿苑蔬菜种苗繁育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年育苗能力10亿株,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育苗企业。

为了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我市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仅2024年上半年就邀请60多位国家级、省级蔬菜行业知名专家学者来沧指导培训。目前,全市引进蔬菜种植新技术20余项,30家蔬菜育种企业在农业农村部登记,并审定大白菜、辣椒等各类新品种83个。2023年以来,共打造精品果蔬驿站14个,引进蔬菜新品种233个。

有了好品种,更要保证种植效果。在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观赏南瓜、樱桃番茄等特色新品让人耳目一新,蔬菜的种植管理也尽显“科技范儿”。合作社理事长李志彬介绍,目前园区在中度盐碱地棚室种植了耐盐碱辣椒等蔬菜新品种,正在通过施用功能有机肥及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喷施海藻素促根壮秧,研发盐碱地棚室蔬菜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今年,我们还引进蔬菜种植机械设备。起垄机半个小时就能一次性完成棚内1.6亩土地的起垄、铺设滴灌管道和覆膜工作。起好垄后,自动移栽机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棚内菜苗移栽。”李志彬说。

为了提升蔬菜标准化种植水平,我市建立了质量监管体系,制定完成青县羊角脆、肃宁圆茄、献县甜瓜等5个单品高品质蔬菜指标体系、标准化管理技术模式图和生产工序;“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数量达到41个,发布省级蔬菜地方标准1项、市级地方标准36项,4个合作社成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化基地。

对接京津打造优质品牌

在肃宁县邵庄乡王家佐村的韭菜地里,农户们正忙着采收、打捆、包装。“我们种植的韭苔亩产达到四五千斤,每斤收购价3块到4块,收益很高。”肃宁县大众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志杰说。

近年来,肃宁县立足本地资源,抢抓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创建机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打造了“肃宁韭菜”“窝北圆茄”等品牌,蔬菜产业由传统种植业驶入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

在献县陌南镇宋房子村的大棚种植区,西红柿、甜瓜、芹菜、茄子等蔬菜绿意盎然。“我们的大棚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反季节种植的果蔬产品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如今种植户一年四季都有果蔬种植,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年多收’。”宋房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增说,这些果蔬产品通过采购商销售到京津及周边地区的各大菜市场、超市,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近年来,我市坚持规模扩大与单品品质提升统筹推进,以高品质特色单品形成沧州蔬菜影响力。青县的羊角脆、黄瓜、羊肚菌,肃宁的圆茄、韭菜,献县的甜瓜、口感番茄,盐山的银耳,海兴的多刀茴香等特色品种,颇受京津市场欢迎。

为了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我市将蔬菜产业招商引资列入市、县招商重点,分年度筛选一批支撑作用强、投资强度大、建设周期短的项目列入重点项目建设清单,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推动项目的落地落实。市、县相关部门围绕蔬菜产业对接上级部门,积极争取农业设施、现代农业园区、水利、科技、生态建设、批发市场、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项目落户沧州,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围绕蔬菜产业发展需要,全方位做好项目包装,充分利用各类博览会、贸易洽谈会等平台,全面推介产业项目,吸引头部企业到我市投资。

“去年以来,我们持续推动新发地市场及‘果蔬大王’来沧考察对接,助力青县与北京新发地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沧州时蔬’北京新发地直销中心完成新发地市场企业备案,即将开业。利用在第六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大会、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大会、河北品牌农产品‘六进行动’等平台,开展宣传推介招商活动14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清晨青县棚中菜,中午京津盘中餐。”在青县蔬菜市场,流行着这样一句话。6月3日,青县“河北净菜”进京暨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在北京新发地举行,“青县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

拇指黄瓜、迷你菜瓜、冰菜、芝麻菜……活动现场,百余种特色叶菜、果菜经过筛选、清洗,摆上餐桌,配备秘制的黄豆酱,备受嘉宾好评。

“河北净菜”进京,是我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净菜,就是经过切分、洗涤、消毒、真空包装等流程的蔬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这种经过初加工的蔬菜,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追捧。在“河北净菜”成为“北京好菜”的实践中,青县探索出了成功经验——聚焦蔬菜育种、蔬菜育苗、高品质瓜类生产、羊肚菌生产、高品质叶菜生产五大特色板块,优化全链条产业布局,提高“青县蔬菜”区域公用品牌专业化、标准化水平,目前与新发地、首农、物美、华联等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深入合作,供应高端果蔬品种30余个。2023年,青县蔬菜供应京津总量达到120万吨。

“打造‘青县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扩大净菜市场,有利于提升品牌效应,提高果蔬产品附加值。”青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不仅让京津居民餐桌上的蔬菜更加新鲜可口,还为本地农民增加了蔬菜销路,实现“两端”受益。

目前,全市共有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献县清新食用菌有限公司、肃宁县大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净菜生产企业。为了扩大净菜市场,我市还先后举办了黄骅旱碱麦·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产销对接会、青县甜瓜节等活动;充分利用北京南站候车室、公交站牌等媒介,宣传推介“沧州时蔬”区域公用品牌;在我市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立的沧州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沧州)研究院,科研人员积极开发蔬菜产后初加工技术,为推进净菜、预制菜等领域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从育苗到种植,再到加工、运输,一条完整的高品质蔬菜产业链条在我市与京津市场之间高速运转。这条产业链,连接着京津冀三地居民的民生幸福,也连接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来源:沧州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