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燥热,谨防多种诱因导致心梗!

2024-07-03 22:48:50 - 南宁晚报

进入夏季,不少市民总觉得很容易疲惫,有时还有心跳加速的现象。实际上,这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信号。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导致心肺负荷加重,进而促使心率加快。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班志红提醒,夏季比较燥热,多种诱因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夏季小心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俗称“心梗”,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从而引起心肌坏死心血管疾病,它严重威胁着人体的生命安全。

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粥样斑块破溃导致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阻断冠脉血流,导致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

全球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且以中老年人及患有心脏疾病、糖尿病及高血脂、高血压等高危人群较为常见。长期吸烟、饮酒、熬夜容易造成血管病变,最终导致血液黏稠,血管急性闭塞,从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此外,夏季的燥热天气还常常影响市民的睡眠质量,休息不足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群而言,由于他们的心血管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应该注意预防和保健。

过去,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好发于中老年人,因为血管硬化、钙化及斑块形成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然而,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年龄却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一现象多与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有关,如长期熬夜、通宵上网、频繁吃烧烤、过量饮用啤酒、贪吃冷饮等,这些行为都可能成为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导火索”。

“读懂”信号预防猝死

梁小姐是个很怕热的人,每年夏日,她总把房间和办公室的空调温度调至24摄氏度甚至更低。这几天,她感到心脏不适,总感觉心跳过快,有时甚至觉得心脏仿佛要跳出胸膛。

就此,班志红医师提醒,心源性猝死往往是有先兆症状的,“读懂”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心源性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典型症状是突然发作的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这种疼痛有时可能放射至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甚至上背部和左臂内侧。疼痛的性质多为压榨性、紧缩感或窒息感,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甚至濒死感。而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当出现心前区闷胀、疼痛,同时伴有心悸、气促、出冷汗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

“像梁小姐这样的情况,也属于心脏发出的一种信号。有些冠心病人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这个时候就要重视了,要去检查进行干预。”班志红医师表示,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梗。

如果平时空调温度调得非常低,或是突然从很热的外环境进入很冷的室内环境,剧烈的温度变化容易导致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肌梗死。

另外,夏季高温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如果水分补充不及时,会导致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从而诱发心肌梗死。因为人体大量出汗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危险信号,这些信号往往与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相关。所以,当我们感觉明显口渴、口干、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疲乏等“信号”时,就要“秒懂”并及时补水。

解锁运动后的“正确姿势”

每到夏季,冰淇淋、冰镇甜品和饮料等就成了不少市民的“心头好”,特别是运动过后的一瓶冰镇饮料,往往能带来即时的舒爽感。然而,近年来媒体上时有报道夏季运动后因喝冰水、冰饮料而突发猝死的不幸事件。这不禁让人思考,在夏天,运动后的“正确姿势”应该是怎样的?

班志红医师介绍,首先,应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适当进行热身运动,使心肺功能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运动强度。同时,运动后的过渡同样重要,不应立即停止活动,而应通过慢走或慢跑等小幅度运动帮助身体逐渐放松,直至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后再行休息。

剧烈运动后,尤其在高温天,人体因出汗而大量丢失体液和电解质(如钾、钠等),以及能量消耗增加的情况。“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班志红医师提醒道。

此外,班志红医师还指出,运动后迷走神经处于激活状态,有助于心率和血压的平稳下降。而大量饮用冰水对消化道的刺激则可能会过度强化迷走神经的张力,导致血压和心率骤降,从而诱发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即便是喜欢喝冰水的人,在运动后也应控制饮用量,采取小口慢饮的方式更为稳妥。

“黄金时间”内施救很关键

近年来,不时会看到有人在运动过程中心梗猝死的报道,抢救及时的经过治疗后挽回生命,也有人因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而失去生命。这些事件让越来越多的市民重视和学习急救技能,希望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夏季燥热,谨防多种诱因导致心梗!

班志红医师提醒,运动过程中可能遭遇心脏负荷过重、电解质失衡、脱水以及潜在心脏疾病诱发等风险,这些因素均有可能引发心跳骤停。在此情境下,第一目击者的及时识别与第一时间的有效施救显得尤为关键。

运动中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把握住“黄金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十分重要,因为6分钟后,大脑将面临不可逆的损伤,即便最终抢救成功,患者也可能陷入植物人状态。

近年来,班志红医师与同事经常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心肺复苏技能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课。“当发现有人倒地时,首先要看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可以轻拍患者双肩,大声在其两侧耳旁呼喊,如果无应答,判断意识丧失,应立即拨打120,请求旁人携带AED协助抢救。同时,检察患者颈动脉搏动以及胸廓起伏情况,评估时间为5至10秒。若未能触及颈动脉搏动且胸廓未见起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夏季燥热,谨防多种诱因导致心梗!

据悉,南宁市已在部分公共场所投放了应急救护设备,其中就包括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这种设备操作简便,只需按照说明书即可上手使用。班志红医师特别提醒,在紧急救援过程中,无论是正在进行胸外按压还是人工呼吸,一旦AED到达现场,应马上按照AED的提示操作。AED除颤后,再继续实施胸外按压,直至患者苏醒或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

■温馨提醒

要预防心梗猝死,平时注意做到以下这些:

1.日常定期去医院体检。

2.保持心情愉悦,释放压力,不要情绪激动,不要轻易动怒。

3.饮食注意均衡,烟酒饮料少碰点。少喝酒!少喝酒!少喝酒!

4.适当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5.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记者叶祯通讯员王煜霞(医院供图)

编辑|高纬

校对|卢小青

审核|姚晓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