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持,“桑蛾子”变成了“软黄金”

2023-08-03 16:33:22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王延斌通讯员程源

跟桑树打了三年交道之后,山东省临清市创业者王荣祥才知道原先乡亲们眼中的“桑蛾子”药用价值极高。在科技加持下,他将“桑蛾子”变成了价格翻几番的中药饮片、桑黄茶、桑黄粉、桑黄颗粒等50多种产品。

8月2日,在临清市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还记得将“桑蛾子”变成“软黄金”的故事。作为临清桑黄产业的“老熟人”,他是上述变化的推动者之一。

科技加持,“桑蛾子”变成了“软黄金”

资源变成资产,科技担当重任

桑黄,一种生长在桑树上的真菌,呈现金黄色、扇面状;作为传统中药,桑黄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药用历史,在李玉院士眼中,这种价值使其与冬虫夏草、人参鹿茸等名贵中药材齐名。

北到黑吉辽,南到云贵川,东到海之滨,有桑树存在的地方就有桑黄,但在出席大会的专家眼中,地处山东省西北部的临清桑黄不太一样。“临清是黄河故道,拥有独一无二的古桑树群资源,产业优势得天独厚。”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认为,这种优势使得临清桑黄与众不同。

据了解,临清地处黄河故道,现存大量古桑树群,桑树数量2万余株,最古老的桑树树龄达到1200年以上,入选了全国第七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临清已在沿黄故道建设6个种植基地,人工桑黄培植面积达1100余亩,具备年产桑黄菌包800万个、桑黄330吨的规模。”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忠伟透露:临清已研发了桑黄中药饮片、桑黄粉、桑黄茶、桑黄咖啡、桑黄酒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达1.8亿元。

看到了临清在桑黄产业链条上的布局和努力,李玉院士认为:“桑黄在黄河故道上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产业,标志着中国食药用菌产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在临清诞生。”

从表面上看,用网袋包装的桑黄茶掺入了枣片,一壶水泡下来,浓浓的香味沁入舌尖。

“不仅好喝,还活血护肝,降低血糖。”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源正本生物)总经理王荣祥向记者介绍,他们打造出桑黄产业链,推动桑黄茶、桑黄粉、桑黄咖啡、中药饮片等产品不断焕新。古老桑黄摇身变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生动演绎了“资源变资产”的理念。

资源变成资产,正在临清各个桑黄企业里发生,其中,科技扮演了重要角色。

院士深度介入,产业链条再度延长

“我们通过人工栽培桑黄菌工艺技术研究,确定了高效栽培的最佳工艺参数,进一步改良、优化人工栽培桑黄菌株,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桑黄菌种。”王荣祥告诉记者,通过内引外联、高端引智,他们建立了一支以院士、教授为主的科研团队,通过科技手段筛选出适合人工栽培的优良野生桑黄菌株,研究人工栽培桑黄菌工艺技术。

据介绍,临清黄河故道中有2000多亩平均树龄五六百岁的古桑树,年产野生桑黄1500公斤左右。但野生桑黄产量较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这使得人工栽培桑黄菌工艺技术研究有了现实必要性。

为了扩大桑黄规模,清源正本生物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友明教授签约,成立了黄河故道桑黄功能性食品科研基地;与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包海鹰签约,成立了黄河故道桑黄博士工作站。

在科技的介入下,临清正建设桑黄人工栽培及产品开发科研基地、恒温恒湿标准化大棚、桑黄菌丝培养库以及桑黄博物馆等,通过制作桑黄茶、桑黄粉、桑黄咖啡、中药饮片等产品,拉长了桑黄产业链条。

不过,对临清桑黄种植户来说,还有难题需要解决。

桑黄每年4月份种植,9月底前收获完,实行传统的“一种一收”种植模式,这就造成了10月至次年3月大棚土地闲置。

对此,清源正本科研人员组成羊肚菌种研制攻关小组,通过反复实验,掌握了羊肚菌的培养基制作、菌丝提炼、接种菌种、制作菌包以及人工栽培技术规范等,经大棚试种成功。

1亩左右的简易棚,每年可生产桑黄300公斤、羊肚菌500公斤。目前,临清市已经建成了6个基地,建设大棚216个,全部推广了桑黄与羊肚菌双菌轮作种植新模式,总面积突破1000亩,预计年产桑黄330吨,羊肚菌650吨,全产业链年增加值3.6亿元,种植户亩纯收入4万元以上。

随着更多人才和科技因素加入,目前临清桑黄人工栽培面积越来越大,桑黄“软黄金”绽放光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