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个方面看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8-03 09:09:52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从六个方面看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西湖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从六个方面看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近年来,重庆市把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速布局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图为长安汽车重庆两江工厂总装车间拍摄的智能化生产作业现场。新华社

本报记者 | 张守营

    近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实践要求与战略选择》图书发布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优势,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动体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大力推动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经济发展向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核心

    “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王昌林认为,从根本上讲,新质生产力的产生都是来源于科技创新,首先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其基本发展过程是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初创企业发展和企业家精神—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推动科技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原创性研究,弘扬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一是要切实加强基础研究。要顺应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和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研究前移的新趋势,把握科技发展规律和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四个面向”,优化完善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系统布局,持续稳步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加快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加大力度建设高层次、体系化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

    二是要推进技术革命性突破。适应中国科技创新由“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的发展阶段转变要求,着力加强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优势科创资源,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三是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包括强大的科学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发达的科技金融、宽容的创新文化、敢于冒险和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政府的政策支持等。这就好比一株幼苗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肥沃的土壤以及必要的水、阳光和空气一样,创新的种子要成长为新质生产力,也需要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国内外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是流动的,只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生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就会不停地冒出来。

主攻方向

    “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王昌林认为,技术革命性突破只有实现商业化应用,推进生产率的提高,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一是要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是凭空产生的,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目前,中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以及产业技术基础不强,造成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被“卡脖子”,成为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

    二是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一批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支撑作用,但与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必须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完善监管机制和产业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生态,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打造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未来产业主要是由重大科学革命引发技术革命,进而推动产业革命所形成的新产业,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在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鼓励自由探索,推动重点领域科学突破,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三是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当前,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不仅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而且通过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融合产生“乘数效应”,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战场。要充分发挥中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要加快推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共享和开发利用,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出台重要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实施细则,制定国家关键安全数据清单,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制度,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重要着力点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王昌林表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需要。中国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一是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具有优势的新能源为重点,加速推动太阳能、氢能、核聚变等绿色能源技术革命性颠覆性突破,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发展,推动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二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逐步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为环保技术发展带来广阔的应用场景,也将为生态环保产业带来新的机遇。要变压力为动力,加大环保装备技术创新,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快将环保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推进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深化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循环改造。加快绿色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完善循环经济体系和低碳能源改造,推动产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

重要保障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王昌林强调,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要求,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改革,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要素的主导作用,形成激励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制度和市场环境。

    一是要加快完善数据、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和监管等重要领域的关键体制机制。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要求,加快完善数据基础性制度。要根据人工智能等发展需求,完善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执行力度,提高执行率。加强人工智能、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等领域安全法规建设。加快建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审评审批机制,推进医疗产品和服务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和费用分担机制,激励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完善生物制造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准入机制,推动生物催化工艺路线替代化学催化过程、生物基材料替代石化基材料,提升传统生物发酵产业效率和绿色化水平。建立健全低空空域管理制度,推进无人机等在农业、物流、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

    二是要建立激励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基础研究稳定性、持续性支持经费的比例,营造安心研究的良好环境。推进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改革,突出质量导向,坚持分类评价,弘扬勇于探索、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激励更多科研人员自由探索、勇闯科研“无人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聚焦重点,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全生态链支持,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做好体系化布局,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歼灭战”。

    三是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目前,中国教育体制还不适应培养创新人才尤其是培养颠覆性技术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要依据时代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推动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同时,我们还需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创新链、产业链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

关键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石,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王昌林表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生态。

    一是大力培育科学家和发明家队伍。推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有一批顶尖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为此,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二是大力培育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技术革命的引领者,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组织者。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千千万万敢于冒险、敢于投资、敢于创新的企业家。当前,由于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民营企业家群体的预期转弱,致使以企业家精神为支撑的内在动力不足。对此,需要用更大的精力、更实的举措推进制度创新,营造一个可预期的一流企业家成长生态,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大力培育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以技术工人等为代表的广大产业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培育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人才到制造业企业工作,合理增加产业技术工人劳动报酬,加强产业技术工人保障房或长租房、子女教育、就医、养老等服务保障,畅通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路径,改善产业工人工作环境,关注产业工人心理健康,强化舆论引导,让产业技术工人有尊严、有奔头。与此同时,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向智能化转型的需要,推进教育和职业培训模式重塑,避免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阶段性、结构性失业问题。要鼓励非学校类机构开发新的平台和灵活培训渠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要改变教学和职业教育模式,提高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空间载体和重要支撑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彰显优势、协调互动的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格局,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载体和重要支撑。”王昌林认为,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坚持分类指导,加强规划引导和布局,促进各地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

    一是发挥经济大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等经济大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是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要支持经济大省发挥产业、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向高质量发展全面转型。

    二是促进区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不同。要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加大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的支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集聚,完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要围绕构建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产业链供应链,通过发展东数西算、支持西北地区发展大型新能源基地、加强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措施,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协同发展,形成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三是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区。通过建设高新区等方式,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中国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成功经验。要选择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加大科技创新条件和平台建设,支持这些地区在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数据流动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建立新型生产力关系,努力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策源地和排头兵。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