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祈雨 夸父逐日

2022-09-03 05:35:03 - 检察日报

桑林祈雨 夸父逐日

 著名版画家古元(1919-1996年)作品《战胜旱灾》

史载,从公元前206年到1936年的2142年中,中国共发生旱灾1035次,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时任平江主簿的江西人王梦雷,目睹湖南大旱写下了“散吏驰驱踏旱邱,沙尘泥土掩双眸。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下官虽有忧民泪,一担难肩万姓忧。”这首诗,为今人留下当时旱灾后的真实影像。

商朝开国之君汤开启了帝王祈雨的先河,《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记载,商汤灭夏得到天下后,遭遇持续大旱,五年没收成。商汤便在桑林中向神祈祷:“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商汤“剪其发、磨其手”,以身体作祭品,祈福于上天,“雨乃大至”。自此之后,祈雨活动便连绵不绝。

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转载“商汤桑林祈雨”时,发出疑问:“政不节欤?民失职欤?”他说祈雨虽充满迷信,但将水旱等天灾与治理天下的过失结合进行反思,而后实施一些仁政,也不失为废柴利用。

如果说大禹是史上最早的治水英雄,那么夸父则是妇孺皆知的抗旱标兵。《山海经·大荒北经》曰:“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古往今来的历史学家对“夸父逐日”的理解也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夸父生活的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野兽丛生,疾病肆虐,人的平均寿命非常短。于是,先民赋予夸父巨大的身形和力量,期望他能够带着大家突破时间束缚,达到不死的境地。可夸父终究没追上太阳,死在路上。

也有人认为,“夸父逐日”讲述的是一个寻找水源的故事。对以农业生产为根本的华夏民族来说,水是赖以生存的刚需。夸父或许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或许是一个生活在东部部落的代表,因干旱颗粒无收,受大家委托,夸父追逐太阳向西寻找,先找到黄河,担心水源不足,继续寻找“大泽”,结果渴死在寻找水源的路上。

自古崇尚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只有遭遇战乱、洪涝或干旱、瘟疫等天灾人祸时,才被迫选择背井离乡。史料记载了大量大规模的迁徙事件。因旱灾导致粮食紧张,隋唐两朝都被迫迁都。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二》说: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大旱,人多饥乏。到了这年八月,立都长安的隋文帝杨坚不得不带着一干王公大臣东移洛阳“就食”。

唐王朝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戴李显上位。为恢复李唐江山,李显于706年就迫不及待地还都长安。谁知回长安的第四年,关中地区因水旱灾害再次发生饥荒。当时,有大臣建议李显搬到洛阳“就食”。开元二年(714年),关中又遇大旱,唐玄宗只好搬到了洛阳……唐玄宗在位期间(712-756年),就曾五次被迫迁到洛阳“吃饭”。从隋文帝到唐玄宗的隋唐两代帝国多位帝王,为“吃饭”一直在长安和洛阳之间往返奔波。王侯将相、达官贵人来回折腾不愁本钱,但平民百姓要么客死异乡,要么流落他方。

在与干旱的长期抗争中,古人研发并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灾前预防、赈济救灾、移民搬迁、保护生态、兴修水利、改良品种等。其中,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并推广的“代田法”名垂青史。

《汉书·食货志》载:“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汉武帝晚年后悔征伐之事,于是,封丞相为富民侯,下令“方今之务,在于力农”。并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畮三甽,岁代处,故名代田,古法也。”所谓“代田法”,即在面积为一亩的长条形土地上,开三条宽、深为一尺的沟,“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与风旱”。将种子播种于沟中,等到苗发芽长叶后,在耕种除草的同时,将沟两边的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这样便能起到防风抗倒伏和抗旱的作用。

此“古法”源于“后稷”。所谓“后稷”,不是指被尊为农神的周先祖弃,而是指以“后稷”命名的农书,与《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所引《后稷》农书为一码事。《吕氏春秋·任地》阐述的以畎亩制为中心的农业技术,以“上田弃亩,下田弃圳”进行了概括。“代田”便由畎亩法发展而来,基本结构就是垄和沟组成。

赵过推广这种农业新技术时,先组织试验,取得增产效果后,再进行新农法和新农器知识培训,然后从三辅地区逐步向河东、弘农和西北边郡等地推广。此抗旱法对汉武帝晚年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代田法”所包含的农耕技术,一直影响着后世农业文明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尤其与“代田法”相辅而行的耦犁、耧车等新农具的推广运用,助推了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古代杰出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点赞:“赵过始为牛耕,实胜耒耜之利。”

始建于秦昭王时期,由我国古代著名水利专家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出色的水利设施之一,受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的地区达到了四十多个县区,也奠定了蜀地“天府之国”的水利基础。

旱灾之下,“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杜甫的这首诗充满了深深的无奈与悲叹。值得庆幸的是,那种饿殍千里、民不聊生的图景再也不可能在我们这片国土上重现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