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一个不该如此冷门的名字:王承书
奇女子·王承书
最近,
一条高赞微博把“王承书”带入我们视野。
你知道她吗?
《王承书这个名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01
据说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婉拒这个任务
国家决定交给你一项任务,
具体做什么高度保密,
现在真不能说,
极大可能你数十年都不能回家几次,
孩子再可爱再想你都不行,
更别谈什么逢年过节聚餐会友旅游。
待遇嘛,
挣不了什么钱,条件有点艰苦,
极大可能要放弃优渥生活,
到离“舒适圈”很远很远的地方,
但相对安全,也绝对不会饿着你。
还有,由于工作性质极其隐秘特殊,
如果你已经在自己的圈子小有所成,
抱歉了,也请尽快放下心头热爱,
摘下业已取得的一切光环,
做好隐姓埋名,坐冷板凳的准备。
而这一切,能肯定告诉你的唯有:
国家确实需要你。
你,愿意接受这项任务吗?
对了,就算这期间作了再大的贡献,
你的名字、你的成就
数十年内也不会为世人知晓,
你能接受吗?
这个在今天看来,
近乎苛刻甚至有点疯狂的“国家任务”,
在当年得到的回应,是她的三个字——
“我愿意”。
甘之如饴的。无怨无悔的。
也是在她隐姓埋名三十年之后,
我们才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还有一位女功臣,
她叫王承书。
王承书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
她首先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伟大。
02
王承书这个名字,还意味着:
一位女性的倔强
和她所能抵达的远方。
1912年6月26日,
王承书出生于上海一个富裕优渥的书香之家。
与当时名媛小姐不同,
因立志于改变中国物理学落后现状,
王承书果断报考燕京大学物理系。
网络传她是
“学神中的学神,天才中的天才”,
不算夸张,
她是以顶好的成绩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的,
当年物理系只招收13名学生,
她是唯一一个女生。
1934年毕业时,拿的也是全系第一的成绩。
两年后,修读完硕士,
“过于优秀”的王承书凭实力留校任教。
在现下,“女生不适合读理科”
的论断尚不绝于耳,
只能说,
这一记刻板印象,打破得相当漂亮。
1939年,
王承书与同校物理系教授张文裕结为夫妻。
战乱中,她随丈夫南下到了西南联大。
这期间得知美国密歇根大学
设立了一笔奖学金,
专门提供给亚洲有志留学的女青年,
但已婚妇女不能申请,
不服气的王承书立即去信,
坦陈了自己的情况,也表明了决心,
“女子能否干事业,
绝不能靠婚配与否来裁定”,
最终被破格录取。
有相熟的朋友打趣,
“王承书,张文裕又不是养不起你,
你怎么一个人跑到美国去?”
王承书气呼呼地回答:
“我为什么要他养?
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念书,自己工作?”
她去得坚决,
在美国的生活也苦得够呛:
遭遇过歧视,面临过拮据,
却从未弯过脊梁,落下过学问。
博士论文答辩时,
王承书提出了一个新观点,
导师认为不对,连说三次“No”。
王承书对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有信心,
也镇定地连答了三次“Yes”,
接着做了详细的阐述,最终得到导师赞同。
她与导师、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
还共同提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观点,
即以两人名字命名的
“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
这个在高空物理学
和气体动力学极有价值的公式,
至今仍被沿用。
有人说,如果王承书留在美国,
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
我们无法评价这是否过誉,
她被冠以“中国的居里夫人”,
可以确信:
她当年留在美国是有“光明未来”的。
而她当时的选择是:
不顾一切,回国。
她说,
我不能等人家把祖国建设好了再回去。
美方听说王承书要回国,
立即派特务监视行踪,还对她非法传讯。
她跟丈夫,一边打包书刊笔记悄悄寄回国,
一边锲而不舍地向美国政府递交回国申请。
驳回来,又递交上去;
再驳回来,再递交上去……
终于在1956年得到解禁放行。
这一路你也看到了,在王承书那里,
不可能完全等于“不,可能”!
44岁回到祖国的王承书,
开启了风风火火冷冷清清搞事业模式……
03
王承书这个名字,意味着:
国之脊梁,不负重托。
在当年,看到“王承书”这三个字
就万分安心万分有底气的人,
钱三强绝对算一个。
因为他向王承书发出了
三次解国家燃眉之急的邀请,
王承书的回答无一不是“我愿意”。
毫无条件的。
1958年,
我国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
聚变能被认为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也称“人造太阳”。
当时这一技术在国内一片空白,
对46岁专业已经定型的王承书而言,
也是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
接受钱三强邀请之后,
王承书马上就带领一些同志到苏联去学习。
她的学生诸葛福
分享了这样一件“学神”事迹:
学习结束,
在坐火车回国七天七夜的路途中,
她把带回的资料全部翻译成中文,
很快就出版了。
钻研了两年,
王承书成了中国热核聚变领域领军人物。
1961年3月,
钱三强的第二次邀请也来了,
他希望王承书负责
国家最高机密高浓铀的研制。
那时,原子弹的研制已进入攻坚期,
但核心燃料高浓铀研究却进展缓慢。
高浓铀有多重要?
如果将原子弹赋予生命,
高浓铀就是其体内流动的血液。
这是决定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改行比别人损失要小。
既然都是从头做起,我为什么不可以?”
不能告诉家人包括丈夫,
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
不能再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任何论文,
要放弃之前所有的功成名就,
为了保密,
王承书与她的名字,从这一年起销声匿迹。
这一年,王承书49岁。
1964年1月14日,
王承书带领团队比原计划提前
取得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
为原子弹爆炸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她那里,“我的承诺中,
除了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兑现外,
其他的都能兑现。”
钱三强第三次找到她,
希望她继续隐姓埋名从事核事业研究,
问她:
“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
“有什么话要带给先生和孩子?”
“也没有。”
“那你愿意继续在这工作吗?”
“我愿意。”
这一句“我愿意”的注脚,
是王承书此后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干得出勋绩。
04
王承书这个名字,更意味着:
甘居幽暗而努力不懈。
1992年,王承书的丈夫张文裕
因积劳成疾去世,
她将自己与丈夫一生积蓄捐给“希望工程”,
在西藏日喀则的萨迦县,
建起了一所“文裕小学”。
她很大方也很抠门,
晚年患白内障,医生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
当她听说每支药600元,
幽默地说,
“你看,我这双眼睛还值6000元吗?”
被挖苦“有福不会享,有钱不会花,
有权不会用”的,
是她。
80岁还拿着放大镜一篇篇看学生论文的,
是她。
不爱说漂亮话,做的永远比说的多的,
是她。
为了搞科研,常年住在集体宿舍,
顾不上丈夫幼子的,
是她。
一生以三次“我愿意”
回应时代召唤、至死方休的,
是她。
这样的她,留下了这样一纸遗嘱:
不要任何形式的丧事;
个人书籍笔记全部留给科研工作;
遗体不必火化,捐赠给医学研究或教学单位;
所余积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1994年6月18日,
王承书病逝,享年82岁。
读她的一生,不由自主会冒出一句:
“甘居幽暗而努力不懈”,
这是抗战时诗人冯至引里尔克的诗句,
来慰励国人的。冯至写道,
“我们应该相信在那些不显著的地方,
在不能蔽风雨的房屋里,还有青年,
用些简陋的仪器一天不放松地工作着;
在陋巷里还有中年人,
他们承袭着中国好的方面的传统,
在贫乏中每天都满足了社会对他提出的要求。
他们工作而忍耐……
真正为后来做积极准备的,
正是这些不顾时代的艰虞,
在幽暗处努力的人们。”
王承书这个名字,意味着:
沉寂了三十年,不该再被遗忘。
她的名字
与她甘居幽暗而努力不懈的生平,
今后值得被一遍遍提起——
去怀念那些赫赫无名的人,
去怀念一个峥嵘的时代和国之脊梁,
去怀念隐于时代的每一分贡献每一寸心血。
去鼓励被性别偏见束缚的你,
去鼓励尚在追问人生意义的你,
去鼓励此刻身处低谷却深信努力有意义的你。
参考资料丨央视新闻频道《王承书:一生的三次“我愿意”》
环球人物《有福不会享、有钱不会花、有权不会用,
她一生为国奉献却鲜为人知》中国妇女报、中核集团
监制丨徐冰
编辑丨王若璐